分享

【散文天地】 徐和生|岭上梅花迎岁早,村边百草报春来

 香落尘外 2020-03-19

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岭上梅花迎岁早

村边百草报春来

图、文:徐和生

版式设计:无兮

戊戌年惊蛰日,东隅雷鸣,潜蛰惊出,万物复苏,草木蓄发。游人开始步入山径田野,弄泉玩石,踏青写意。人们三五成群,或寻一农家小院,山泉煮香茗,把酒话桑麻,忘怀得失云天外,快意诗情山水间。人生最为惬意。

我们久居城市,犹如蛰伏在水泥森林中的生物,被惊蛰雷声惊醒,蠢蠢欲动,向往自然。适逢铅山县永平镇党委黄书记邀请上饶文学院作家前往永平采风,承蒙石红许院长赏识,邀我和《上饶文艺》编辑杨思山老师一同前往。此时春暖花开,大地开始多了些鲜艳的色彩,梅花还在争俏,玉兰已是花枝招展,油菜花更像是金黄色的地毯,把大地装扮得分外妖娆。尽管还有枯藤荒草在季节里挣扎,但因为生命一直在严寒里抗争,通往春天的路,在心里已经草木葱茏苍翠。狮子山下的王家岭,春意渐浓,岭上花开,渠水潺潺,青樟摇曳,翠竹临风。随着永平至河口的快速通道通车,昔日封闭寂静的王家岭开始撩开它美丽的面纱,迎接慕名而来的游人..。

王家岭是一个自然村,二十多户人家,依山傍水。背靠的狮子山,连绵十里,像一条龙脊横亘在永平的西南方向,抵挡着狂风肆虐,福泽一方;发源于武夷山脉的桐木江,从村子前静静流淌,记载着荣辱与沧桑,就像生命亦如这湾浅浅的河水,无尽地蔓延,福泽得越多,存在于世就显得更有意义。以前的王家岭因为交通闭塞,“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随着快速通道的开通,惊艳于世,游客纷至沓来。狮子山像一雄一雌两头狮子,目光如炬地注视着脚底下的桐木江,一副舍我其谁的王者风范,保护着这一方水土的安宁。雄狮嘴里含着一个圆形的石球,气吞山河,只是石球过于巨大,雄狮的下巴掉了下来,落在了桐木江里。我们在当地村干部的带领下,沿着山脚下的古驿道,拾级而上,爬上了雄狮的头顶。这是一处临江而立的峭壁,滔滔江水一路奔流不息,到狮子山跟前忽然拐了个弯,可能是被狮子的威风吓住了,石球挡住了江水,淤泥和流沙堆积成了一个小岛,岛上枯草零乱,几十棵绿树顽强地守着冬季以来的色彩,等着春暖花开,等着候鸟的归来。站在高处远望,河流、孤岛、田野组成了一个八卦图。一列红色的火车从永平方向开来,在广袤的田野上像一条爬动的虫子,一个四等小站孤零零地立在山脚下,荒废的站房守着旧时光的余辉,像一个上了年岁的老人,在等着远方游子凯旋而归。狮子山上还建有一座道观,当地人叫“仙姑庙”,传说很久以前,鹅湖一徐姓富翁嫁女至永平,择黄道吉日完婚,夫家八抬大轿迎娶,热闹排场。新娘拜别恩亲,上轿前往夫家,一路吹吹打打。天黑至,落轿却不见新娘。第二天,婆家前往县衙状告徐家诈婚骗财,徐家丢失爱女伤心痛哭之后也将婆家告下,两家交恶。县衙为秉公断案,派出三班捕头严查此事,均无功而返。一日有乡人在杨家桥王家岭半山腰的石岩上见一曼妙女子在梳理云髻,经辨认正是徐氏女子。徐父听闻大喜,赶紧前往相认,正待攀上石岩,却见那女子化作一朵云霞飞去。乡人为纪念徐女,在石岩上建了一座仙姑庙,此狮子山也被唤做仙姑山。至于该女子为何忽然失踪于轿内,显灵于王家岭,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虽然徐女化仙而去,但依然思亲念家,常常流泪哭泣,泪水化作泉水汩汩而流。今王家岭村内仍有仙姑泉。

走进王家岭村子里,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花径通幽。路面铺着柏油,十分干净。二十多栋房子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层次分明,透着一种清新、古雅又不失现代感的气息。临近黄昏时,春雨来袭,云烟缭绕,人在村中走,似在画中游。


村后有个矮山坡,村里人称为后龙山,山上古木参天,竹海掀浪,尤其是那些樟树,枝桠尽情伸展,或与另一棵树相互拥抱,或造型独特,似健美运动员卖弄自己的臂膀。山上有一条人工开挖的河流,像一条盘旋在山腰上的游龙。这条河是引水工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从永平镇的桐木江上游引水,依山势而来,蜿蜒十余公里,宽约六七米,深达三米左右,与村庄地面落差达五十米以上,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天河”,王家岭人叫它后龙河。河流在王家岭段有一公里多长,永平镇政府最近把渠坝打造成了自行车骑行驿道,路面铺设了红色沥青,起点在快速通道,有一道长坡,考验骑行者的耐力和体力,终点在仙姑广场,让骑行者可以绕王家岭一圈,体验在山中林荫道骑行的感觉。沿途还设计了骑行驿站,即可让骑手休息,又可领略村子的风光。午饭后,永平镇党委书记黄斌陪同我们一起采风,向我们详细介绍了王家岭的规划,利用村里有酿高粱酒的传统,准备在村里打造一个高粱酒酿造基地。黄书记还领我们参观了农民以前的酿酒坊,讲解了酿酒的工序。王家岭地形成半月状,村两边已种上了各种果树,着力打造百果之乡。后山坡上则准备种茶叶,我觉得这个想法不错,岭上雾气大,叶片水珠多,新芽发得快,茶叶香味醇厚绵长,游客还可以亲手采摘新鲜茶叶,体验劳动的乐趣,应该能够吸引游客的兴趣。我们沿着骑行驿道一路行走,岭上是青翠的樟树,几株玉兰和腊梅在争相怒放。河渠设计了漂流,漂流筏也已就位。黄书记问随行采风的各位艺术家,如何给王家岭一个文化定位?铅山县文联主席丁智说打造“世外桃源王家岭”,石红许院长不认同,他说既然村里已经打造了仙姑文化,再说王家岭是世外桃源就有点牵强了。我忽然想到,何不在后龙河两岸种上桃花,“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那时候两岸桃花夹不住,一叶扁舟乘水来。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我愿逆流而上,寻找她的芳香。想想那时桃花盛开的壮景,估计很多影视导演要慕名而来了。

不管把王家岭打造成一个什么样的村子,村里的原住民都应该安静地生活在这里,不被打扰。我们远离城市的喧嚣,欲寻一方庭院,读书烹茶,静茗慢时光,这同样也是坚守在农村的这些农民的追求。平淡的岁月,不管多少人来了又走,他们都守着自己的宁静和淡泊。就让我们陪着他们静静地守候着清风明月,在如水的时光里安然,许一径花香,许一处清浅的恬淡,也许我们一世的安康和国泰民安。

作者简介

徐和生,男,网名“清风明月”。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人。以文字舒缓生活压力,愿有一处小院,不谈悲喜,只闻花香。有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