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居鲁士圆柱

 读书作乐 2018-07-09

居鲁士圆柱--人类第一部人权宣言


新闻

经过长达数月的争议,一度令伊朗断绝与英国大英博物馆关系的古波斯文物“居鲁士圆柱”,9月11日终于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展出。

这件文物拥有2500年历史,以波斯帝国创建者居鲁士的名字命名,记载了居鲁士公元前六世纪征服巴比伦的历史。

此前,由于大英博物馆没能在伊朗提出时间内将“居鲁士圆柱”借给伊朗展览,伊朗方面2010年2月宣布断绝与大英博物馆所有关系与合作,并要求对方赔偿30万美元损失。几经周折,事件终于得到解决,这件文物也将在伊朗展出四个月。


居鲁士圆柱--人类第一部人权宣言



居鲁士圆柱的来历

居鲁士圆柱是伊朗人最崇敬的文物,这只黏土制成的圆柱形如玉米,上面用楔形文字刻着一道法令,有人称它是史上第一部“人权宪章”,要比英国的大宪章早将近两千年。它是一份对宗教和种族自由的倡议书;它废除了奴隶制和任何形式的压迫,禁止使用武力或掠夺手段攫取财产;它还赋予成员国自主决定是否臣服于居鲁士大帝的选择权。

居鲁士圆柱不仅是波斯阿契美尼王朝建立的宣言,其碑文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人权宣言。根据这份文献记载,古代波斯的文明程度远在古希腊文明之上,在宗教宽容和少数民族平等方面,这个被西方人称为“野蛮、残忍、专制”的黑暗王国也更“现代”,因为西方直到近百年才真正实现了法律意义上的宗教和族裔平等。


居鲁士圆柱语句摘录 

我是居鲁士,世界的王,伟大的王,合法的王,巴比伦的王,苏美尔和阿卡德的王,四方的王……我把居于该处的偶像送回底格里斯河彼岸的圣城。虽然这些地方的圣所久已陷于荒凉,我却为它们设立永久的居所。我召集所有居民,把原居地归还给他们。


居鲁士圆柱--人类第一部人权宣言



居鲁士圆柱上的文字

以阿卡德语(Akkadian)的楔形文字写成。

阿卡德语是一种已灭绝的闪米特人语言,属于亚非语系闪米特语族东闪米特语支,主要由古美索不达米亚的亚述人及巴比仑人使用。该语言约于公元前1世纪灭绝。

楔形文字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字”,是古代西亚所用文字,多刻写在石头和泥版(泥砖)上。笔画成楔状,颇像钉头或箭头。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代苏美尔人就开始使用楔形文字。经过巴比伦人、亚述人、阿拉米人的使用和改造,成为一种半音节文字。在两千年间,楔形文字一直是美索不达米亚唯一的文字体系。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这种文字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商业交往媒介。

 居鲁士圆柱--人类第一部人权宣言

居鲁士圆柱的发现

    居鲁士圆柱于1879年3月被伊拉克裔英国考古学家 Hormuzd Rassam 在一次对美索不达米亚的挖掘考古工作中发现。

 

居鲁士大帝

    居鲁士大帝,Cyrus the great(公元前590—529年),古代波斯帝国的缔造者(公元前550—529年在位),波斯皇帝。他所创建的国家疆域辽阔,从爱琴海到印度河,从尼罗河到高加索。

 

本博相关博文:

贝希斯顿铭文与楔形文字

神秘的楔形文字起源

楔形文字

解读天书的人们

是谁,揭开了千年的谜底?

居鲁士圆柱--人类第一部人权宣言


新闻

经过长达数月的争议,一度令伊朗断绝与英国大英博物馆关系的古波斯文物“居鲁士圆柱”,9月11日终于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展出。

这件文物拥有2500年历史,以波斯帝国创建者居鲁士的名字命名,记载了居鲁士公元前六世纪征服巴比伦的历史。

此前,由于大英博物馆没能在伊朗提出时间内将“居鲁士圆柱”借给伊朗展览,伊朗方面2010年2月宣布断绝与大英博物馆所有关系与合作,并要求对方赔偿30万美元损失。几经周折,事件终于得到解决,这件文物也将在伊朗展出四个月。


居鲁士圆柱--人类第一部人权宣言



居鲁士圆柱的来历

居鲁士圆柱是伊朗人最崇敬的文物,这只黏土制成的圆柱形如玉米,上面用楔形文字刻着一道法令,有人称它是史上第一部“人权宪章”,要比英国的大宪章早将近两千年。它是一份对宗教和种族自由的倡议书;它废除了奴隶制和任何形式的压迫,禁止使用武力或掠夺手段攫取财产;它还赋予成员国自主决定是否臣服于居鲁士大帝的选择权。

居鲁士圆柱不仅是波斯阿契美尼王朝建立的宣言,其碑文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人权宣言。根据这份文献记载,古代波斯的文明程度远在古希腊文明之上,在宗教宽容和少数民族平等方面,这个被西方人称为“野蛮、残忍、专制”的黑暗王国也更“现代”,因为西方直到近百年才真正实现了法律意义上的宗教和族裔平等。


居鲁士圆柱语句摘录 

我是居鲁士,世界的王,伟大的王,合法的王,巴比伦的王,苏美尔和阿卡德的王,四方的王……我把居于该处的偶像送回底格里斯河彼岸的圣城。虽然这些地方的圣所久已陷于荒凉,我却为它们设立永久的居所。我召集所有居民,把原居地归还给他们。


居鲁士圆柱--人类第一部人权宣言



居鲁士圆柱上的文字

以阿卡德语(Akkadian)的楔形文字写成。

阿卡德语是一种已灭绝的闪米特人语言,属于亚非语系闪米特语族东闪米特语支,主要由古美索不达米亚的亚述人及巴比仑人使用。该语言约于公元前1世纪灭绝。

楔形文字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字”,是古代西亚所用文字,多刻写在石头和泥版(泥砖)上。笔画成楔状,颇像钉头或箭头。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代苏美尔人就开始使用楔形文字。经过巴比伦人、亚述人、阿拉米人的使用和改造,成为一种半音节文字。在两千年间,楔形文字一直是美索不达米亚唯一的文字体系。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这种文字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商业交往媒介。

 居鲁士圆柱--人类第一部人权宣言

居鲁士圆柱的发现

    居鲁士圆柱于1879年3月被伊拉克裔英国考古学家 Hormuzd Rassam 在一次对美索不达米亚的挖掘考古工作中发现。

 

居鲁士大帝

    居鲁士大帝,Cyrus the great(公元前590—529年),古代波斯帝国的缔造者(公元前550—529年在位),波斯皇帝。他所创建的国家疆域辽阔,从爱琴海到印度河,从尼罗河到高加索。

 

本博相关博文:

贝希斯顿铭文与楔形文字

神秘的楔形文字起源

楔形文字

解读天书的人们

是谁,揭开了千年的谜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