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民常说“一辈亲, 二辈淡, 过了三辈不管饭”, 真的是这样吗?

 蕾阳sunshine 2018-07-09

在农村,至今仍然存在很多以姓氏命名的村落,比如说李家村等等,在这样的村落里,大多村子的人追根溯源都能和亲戚这个词联系起来。维系亲戚之间的关系是不少农村人尤为重视的,亲戚关系的紧密程度不仅仅体现在一些大事情上,更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然而,现在的社会发展似乎已经逐渐让过去的亲戚关系变了味。

不可不说,过去的亲戚关系多以血缘的亲疏程度为纽带,由于过去农村生活相对固定,因此走亲戚、拉家常尤为常见,比如说每年的正月走亲戚等等。然而,近些年,这些传统的维系亲戚之间关系的手段似乎越来越受到了挑战。

首先地理上的位置越来越远。过去很多亲戚之间相距并不是很远,大多在县域之内,然而现在,随着城镇化的进展和农村思想的解放,亲戚之间的地理距离越来越远,地理上的远也就意味着关系上的疏,因为无论如何,距离始终是一种硬伤,让亲戚之间的关系交流越来越淡。

第二种,感情上的淡。在农村有一句老话很现实,那就是“人穷不要走亲”,从侧面透漏出了当下农村走亲的尴尬现状,一方面财富之间的不均衡,让大家的之间的财富差异越拉越大,以金钱关系为基础的亲戚纽带,自然在横向对比中,让亲戚之间的有钱人更加受大家的欢迎,相反亲戚之间经济关系不好的自然无时不刻处在这种对比所带来的压力和影响中,在这种情况下,亲戚之间的关系疏远也是必然的。

第三种,纵向上的淡。这里指的是前辈和后辈之间的关系,比如说农村常说的“一辈亲,二辈淡,过了三辈不管饭”,话虽然说的有点偏颇,但道理我们大家都无法否认,一辈亲戚还好,到了二辈的时候肯定就不能和一辈相比,到了三辈的时候甚至大家和普通朋友一样。

农村类似的俗语还有很多,各位看官朋友,对此你们是怎么看待的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