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现在农村过年走亲戚,都是放下礼物就走了,连饭都不吃?

 枫叶红178 2019-02-07

2019年元旦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再有一个多月,中国人一年中最看重的节日春节就要来了。和以前的春节比起来,现在农村的春节似乎差了点年味儿。以前在农村,不管大人、孩子都很期待新年,过年的时候一般都会到亲戚家走走,说说话,吃个饭,联络一下感情,但现在很多人都怕过年,尤其是年轻人根本不想去亲戚家。就算去了,都是把礼物放下,转身就离开了,也许会说几句话,但很少有留下来吃饭。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现在的人越来越忙,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吗?

记得小时候过年,去亲戚家拜年是件大事儿,父母要认真准备礼物,小孩儿也得穿上才买的新衣服,到了亲戚家,有好吃好玩的招待,感情好的还会在亲戚家小住几天,亲戚们坐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我们小孩虽然听不懂,也能感觉到那份真挚的感情。而现在,父母辈还是希望去探亲的,但他们那辈人已经越来越少了,我们逐渐长大成为家里的中坚力量,却和亲戚之间少了共同语言。

俗话说:“一辈亲,二辈表,三辈四辈不了了”,从亲兄弟到表兄弟,中间总是隔着一层的,大家没有共同长大的经历,没有什么需要一起做的事情,可走亲戚串门儿有是中国几千年的习俗,只能到了家里,送上礼物,寒暄几句,在场面变得尴尬以前,赶紧离开。

另外,就是时代变了,这两年农民的思想也变了。即使在一些偏远农村,人们也更看重钱,而不是感情了。过去回家过年,和朋友家人坐在一起,都是讨论你辛不辛苦,累不累。现在见面都是互相问:你这一年赚了多少钱啊?哎呀你已经是大老板了啊。也许是受到城市风气的影响,一切都以钱为重。混的比较好还好说,大家围着你转,亲戚之间的关系也不错。但如果混的比较差,那对双方来说都比较尴尬,相互之间也没什么可说的了,怕你一开口就是借钱。

当然了,还有一部分人,是真的忙,时间有限,没办法。尽管春节是一年里最重要、最大的节日,但国定假期也没有几天,回到农村亲戚又比较多,确实探望不过来,有的走亲戚串门就像赶场子,一天里要跑三四家。如果去每一家都坐下来吃顿饭的话,那整个7天假期几乎都在别人家呆着,自己也没能好好休息,等到回城工作,说不定比没休息还累,又是图个什么呢?

综上所述,现在在农村,走亲戚变成单纯送礼的情况是越来越多了,记得以前长辈们常教我们一句俗语,说“亲戚亲戚,越走越亲”,意思是亲戚只有常走动,感情才会更好。毕竟亲戚之间有血缘关系在,谁有困难了也能互相帮助一把,只是这血缘关系已经越来越淡了,这亲戚又到底该不该走呢?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我们交流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