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招辨别谁是好中医

 明月翠竹 2018-07-09





医生看诊,问诊是否仔细。

中医靠观察体会来推演疾病的进展及诊断,因此好大夫多半会悉心问诊,反复推敲致病原因。“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4步骤,而只把脉不问诊,或是单看诊不把脉,3分钟看诊,绝非是你要找的人。


病例填写是否详实。

简单草率的病历记载,无法为你复诊或是换地再诊提供第一手的资料。要知道,对于中医而言,纪录愈详细,失误率就愈低。


医生问诊是否循循善诱

医生不知该从何问起,这说明他对于这个病症不熟悉,不了解,不知道该如何观察。这样的大夫,还是不找为妙。



医生的问诊口气,透露的讯息:经验是否丰富。

一些资质较浅的大夫在问诊时,语气多半不确定,且模棱两可。“你是不是常腰酸背痛?你是不是脖子很容易僵硬?”如此几乎每个人都有的普遍症状,这样的医生你还能指望他什么呢?


尽管中药相对西药疗效略慢,但并非一定要数月方能见效。

一般来说,药效因病而异,只要找对医生用对药,通常吃药一星期就会有好转的感觉。像一般的感冒、便秘、腹泻、伤口愈合、失眠等,一两帖药症状就可以得到改善。


医生的态度是否诚恳开放。

医学也有局限性。神医名医也不可能样样精通。


康复天数医生本应心里有数。

医生所说的康复天数,与实际上身体复原的天数是否基本吻合,也是验证医生是否经验丰富的一个标准。



针灸不是疼不可耐的苦刑。

一般来说,扎对穴位时,医生可以感觉到紧缩 “如鱼吞勾”之感,而患者则应觉得酸麻肿胀,而非疼痛难忍。所以,对于热衷于针灸减肥的人来说,疼代表你找错人了。


自己做点功课,也有助于找到好医生。

首先,对于疾病的发展和目前的治疗方法,最好有基本的认识。上网找些中医西医对这类病症的做法。   

其次,对于你要前去就诊的大夫,不妨事先打听一下,如行医时间长短、受过什么样的训练、看过的病人对他的看法、哪一方面疾病较多经验等。

最后,一定记住:对医生隐瞒=自讨苦吃。


对中医而言,任何的小症状、痒、疹子或是生活饮食习惯,都是破案关键的蛛丝马迹,甚至最近发生了什么事、心里有什么不痛快,都要告诉医生,提供的资料越多越好。

同时,吃药后也可以评估自己的症状改善情形,回诊时可以提供给医师做用药的参考。


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