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都容易忽略的安全配置,小心扭断脖子!

 长庆wcqjs 2018-07-09


许多老爷在考虑买车的时候不可避免的都会考虑汽车安全性与舒适性,常常会对座椅、车身等精挑细选,但往往忽略汽车座椅头枕。汽车座椅头枕的好坏,不仅影响驾乘人员的舒适性,也是汽车安全性中重要的配置。





今天泰哥就来跟各位老爷聊聊这汽车头枕的那些事。


开久了不光腰疼,脖子也酸


只是为了舒服


对于早期汽车,都是没有头枕这一概念的。直到上世纪20年代,头枕才应用在汽车座椅上,但是并没有得到广泛使用。这是因为人们依旧沉浸在乘坐舒适性上,却忽略了头、颈部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并且,即使是豪华汽车品牌,也都是沉迷于给汽车设计一款豪华沙发并未配备头枕。




1923年款劳斯莱斯幻影也没有配备头枕


出了人命后有改进


随着二战结束,汽车作为消费品开始普及到千家万户。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快,没有头枕的汽车让司机、乘客吃了大亏:发生事故时,容易导致头、颈部创伤。



在交通事故中,有70%颈椎会损伤,而90%的颈椎损伤源于追尾


在追尾事故中,人体在靠背或座垫的带动下突然向前或者向后时,头部通常无法跟上身体的运动速率,这种身体和头部不协调的运动被称为“鞭打效应”,头部所有收到的力都会集中在颈椎和颅骨底部,导致损伤甚至颅底骨折。


鞭打测试,老爷们感受一下



头枕更多考虑的是安全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头枕的作用就凸显出来,头枕可以有效缓解事故发生时的巨大冲击力,从而保护颈骨,降低颈部受到伤害的几率。


减少“鞭打效应”


在遇到追尾情况时,冲击力很大,驾乘人员的头部会突然后仰,就像鞭子挥打一样会前后摆动,我们的颈部是无法承受这种伤害的。而头枕可以“托”住头部,抑制向后的冲击力,安全气囊则可以抑制头部向前的力来保护。




HANS系统


同样,在赛车领域中“鞭打效应”也夺走了不少著名赛车手的生命。而赛车界的“头枕”就是“HANS”系统(head and neck support)。


拉森伯格就葬送于鞭打效应导致的颅底骨折而死亡



U型的碳纤维装置,有滑带与头盔连接,车手不但可以自由地活动头部,也可以保证HANS系统不会脱落。



“汉斯”系统直白得说就是个拘束具


正确调节头枕可以救你一命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头枕都是可以上下调节,相比车内其他科技设备,头枕仿佛还处于“远古时期”仅仅在一些高端车型上才会配置电动头枕调节。


三步法给你安全位置


1、调节角度

头枕与座椅靠背接触的人体部位分别是头颈部和背部,接触角度越趋于平缓,就越能减低车辆被撞时受伤程度。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座椅靠背角度并不是越直越好,微微后倾10°左右最好。


2、头枕与头部

头枕最柔软且保护程度最高的部位是在头枕中部。因此,头枕高度应该调整至与头部平齐,或者头枕中间柔软部位与枕部平行。


3、后脑与头部距离尽可能

在受到撞击时,后脑与头枕之间的距离越小,头枕对头颈部起到的的缓冲作用就越大。所以我们在调节头枕与后脑间距时最多不要超过6厘米,相当于三根手指并列的宽度。



最后说句:


车辆头枕并不仅仅是为了营造舒适感,在紧急情况时对车内乘员起到关键的保护作用才是汽车头枕的价值所在。所以,老爷们在日常用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头枕高度的调节,让头枕成为保护装置,而不要只关心头枕是否让自己舒服。


今天就到这了,我们下期再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