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体互换」的电影,真是脑洞大开

 昵称3Z0S5 2018-07-09

作者:Jason Bailey

译者:Issac

校对:朱溥仪

来源:《Vulture》


译者注:1988年,汤姆·汉克斯主演了一部叫做《长大》的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住进成人身体里的故事,同一时期出现了不少这样涉及到「身体互换」的电影。是有什么原因吗?


大家曾经都对《长大》没抱太大期待,现在回想起来,其中原因也并不难猜。三十年前,当这部成长小说喜剧/戏剧上映之时,听上去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


《长大》(1988)


主演是演了不少烂片的汤姆·汉克斯(最近的烂片包括《自愿者》《红鞋男子》以及勉强上映了的《战火爱火》)、导演是之前仅拍过一部长片的潘妮·马歇尔(表现平平的《东西战争》)、编剧则是初出茅庐的盖瑞·罗斯和安妮·斯皮尔伯格。当然,制片人是拿过好几次奥斯卡的詹姆斯·L·布鲁克斯,但是如果你把一部电影都押在制片人身上,那你可就麻烦大了。


最令人苦恼的是《长大》看上去似乎是一部仿制品。好莱坞的人偶尔会有恰巧相似的想法,或者也有可能是更为邪恶无耻的行为,而在一年中,基于其本身的类型,《长大》是第四部讲述小伙子的思想和灵魂住进一个比他老太多的老人身体里的故事。



比如达德利·摩尔和柯克·卡梅隆主演的《有其父必有其子》,该片于1987年10月上映;祖德·莱茵霍尔德和弗莱德·萨维奇主演的《小爸爸大儿子》于1988年3月上映;之后一个月不到,乔治·伯恩斯和查理·斯克莱特主演的《我又十八》紧接着登陆院线。


《我又十八》(1988)


所有的这些影片有人叫好,有人唱衰,但总体口碑偏向于负面,到了第三部上映的时候,影评人早已经向这些片子投降了。「总有一天,他们会把这个题材拍好的,」 罗杰·艾伯特耸耸肩道,而最简单明了的报刊《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认为这种互换身体的设置,「是一种可能马上要被淘汰了的花招噱头。」


「这类电影一波接一波地出现,」《有其父必有其子》的导演罗德·丹尼尔在《Starlog》杂志上如是说道。「我不知道其中原因。每一次有人写出一部引人注意的剧本,突然之间就会有25部这样的剧本出现。」


《有其父必有其子》(1987)


同时,《小爸爸大儿子》的联合编剧兼联合制片人迪克·克莱蒙特说这部电影莫名其妙地变得新鲜,是因为它的名字和灵感都来自于一本1888年的书。(似乎没人会费心说出最为直接的影响:1976年迪士尼大热的一部电影——母女身体互换的喜剧《辣妈辣妹》,这部电影改编自玛丽·罗杰斯的青少年小说。)


《辣妈辣妹》(2003)


不管怎样,紧接着而来的第四部电影,完全不被人们看好;就连《纽约时报》的暑期热片预告都没有提及《长大》,他们关注的是高收益的续集电影,比如《鳄鱼邓迪2》和《第一滴血3》。


尽管如此,《长大》位居《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和《美国之旅》之后,成为当时第三大热门影片,收获了高达1.14亿美元的国内票房,这比前三部的票房加起来再乘以二还要高。(可不是观众要这么比较;因为《纽约时报》写道,「因为《长大》是近几个月来第四部处理身体互换的题材,而其他同题材的几部电影都表现不佳,所以福克斯在宣传方面提都没提过这部电影。」)



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对《有其父必有其子》、《小爸爸大儿子》和《我又十八》的记忆都渐渐消退了,而《长大》依旧是八零后最喜爱的电影之一。所以,马歇尔到底是完成了什么其他导演没有完成的东西?


在艾伯特为《长大》写的影评中,他提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虽然大家认为《长大》是又一部的「身体互换喜剧」,但对于这部片子来说,这一标签是不恰当的;和《有其父必有其子》、《小爸爸大儿子》的父子互换或《我又十八》的祖孙互换不同,《长大》中的乔什·巴斯金(汉克斯扮演成年模样,大卫·莫斯科扮演少年时期)没有与另一个年老的角色互换身体。他只是对着许愿机许了个愿望,希望自己「长大」,而第二天早上,他就真的长大了。



「这是很有用的灵感,」艾伯特写道,「因为它让电影人不用分心于来回讲述两个不同的故事……相反的是,观众只跟随着一位角色,迈上他跨越了代沟的旅程,也正是因为电影有了更多时间发展主人公的困境,才能如此具有说服力。」


盖瑞·罗斯(他后来写了《雾水总统》,自编自导了《欢乐谷》,导演了第一部《饥饿游戏》以及最近的《瞒天过海:美人计》)和安妮·斯皮尔伯格共同写过很多温暖感人的成功之作,《长大》只是其中一部。



安妮和罗斯在大概一个小时内想好了故事情节,之后迅速把剧本写了下来,安妮在电影路演的时候如是说道。「我们周二写完剧本,」她回忆说,「然后马上交给二十世纪福克斯,周五之前我们就已经和福克斯还有吉姆签好了合同。」



那时候是1995年,也是最后一次事情进展得如此迅速。「吉姆」指的是詹姆斯·L·布鲁克斯,他是电视的忠实拥护者,曾凭借《母女情深》获得奥斯卡,他还和安妮、罗斯进行过两年的编剧、修改工作。


「我们开始的时候,还没有其他相似的电影,」他在这部电影的宣传材料中明确地解释道,「但我们进工作的节奏非常慎重缓慢,在我们开始做了六个月之后,我们发现了其他类似的电影。那个节骨眼上,我们面临一个抉择,要么加紧赶快做出来,要么按我们自己的节奏来做。」前期筹备的时间也因为要寻找合适的导演及主演延长了。


意料之中地,安妮·斯皮尔伯格将剧本转给了她的哥哥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她向《Premiere》坦白说,「我总是在写男生;也许我总是在写史蒂文。」据说他想要执导,并且让哈里森·福特饰演乔什,但他之后就退出,转身去做了另一部讲述年轻男人的成长故事的电影,即改编自J·G·巴拉德同名小说的《太阳帝国》。


编剧安妮·斯皮尔伯格


1987年前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了一部青少年被困在成年人身体里的电影,说得委婉一些,他的概念十分迷人。(「斯皮尔伯格是不是在其他人的童年中遗失了自己,以此来保护自己的纯真?」《村声》的吉姆·霍伯曼开玩笑道。)


所以布鲁克斯钦点了潘妮·马歇尔执导,让这个本来是演员的人有机会转行做导演,马歇尔最初准备拍《佩姬苏要出嫁》作为自己的导演处女作,这部电影讲了一个女人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年轻时候的模样的故事。


但是「创意上的不同」让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来接手这部电影,而主演也由马歇尔钟意的德博拉·温格换成了凯瑟琳·特纳。(当《长大》上映的时候,马歇尔告诉《纽约邮报》,温格曾经建议改变主角的性别。马歇尔解释了自己没有这么做的原因:「一个十三岁的男孩儿和女人有段故事要更容易让人接受一些。要是换成女生,这是不可能的,这样太波兰斯基了。」)



最后,主创敲定了汉克斯,他刚刚通过马歇尔的兄弟盖瑞执导的《对头冤家》中的角色有了重大突破。


他可能是主创团队的第三选择(甚至更次;扮演乔什朋友比利的杰瑞德·拉什顿告诉《纽约邮报》自己也和理查德·德莱弗斯、西恩·潘读过剧本),但汉克斯的表演精彩至极,让人想不到还能找谁来出演这个角色:他的纯真、开阔,他扮演的这个角色非常有趣——比如说他在读台词「我要在上面!」时的特别的重音及完美的节拍——我们知道他能够成功。



他在表演内心真正的情绪冲突的时候,活灵活现,所以在我们看到结尾,他与苏珊(由一直被低估了的伊丽莎白·帕金斯饰演)脆弱的关系创造了真正的悬念,而不是意料之中的叙事逻辑——一切都清楚明朗,当回到正常生活的时候,一切都会变得更好。



但是最能清晰将《长大》与其他「身体互换」的同类电影拉开差距的场景很早就出现了。成人模样的乔什和他最好的朋友比利从新泽西郊区来到纽约市寻找神奇的许愿机。他们在时代广场的一家低廉旅店中开了个便宜的房间,但比利必须赶在宵禁前回家。


「我不想一个人待在这里,」乔什反对说,他这样说不是不合情理,但又只能一个人待着。比利走后,乔什蜷缩在破旧的床垫上,被过道和大街上的喊闹声所包围,他开始哭泣。这个时候马歇尔让画面淡出: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不管他的身体有多成熟),独自一人,肯定是十分害怕的。



这是非常沉重的一幕戏。这个场景以其他电影不会采取的方式处理奇妙场面的涵义;其他电影没有空间来处理。那些都是「高概念」喜剧,可能光从广告文案的一句话或者简单的一张海报,你就能总结出电影的前提设定,这些电影不会花心思去钻研得更深。


《长大》可能没有完全展现其中复杂的情境——电影中有些地方讲到回家的时候,就会变得有些沉重,比如乔什的妈妈如坐针毡、满心恐惧地守候在电话旁时,乔什和苏珊还在市区楼里的蹦床上开派对——但是这部电影至少超越了情景喜剧的花招。


但是核心问题依旧没有得到回答:为什么在不知道其他人的动作时(假设他们不知道),有那么多电影人独独在这个时刻选择了这种类型的故事?在《长大》为数不多的负面影评中有一条线索。



劳埃德·萨克斯在《芝加哥太阳时报》上写道,「如同之前的《小爸爸大儿子》和《有其父必有其子》,《长大》太沉溺于讲述因获得而负罪的雅皮士瞟一眼自己的商业身份的幻想故事了。」


不管看《长大》的任何地方,贯穿全片的主题都站不住脚——之前几部电影的主角实际上都是冷漠的、只关心工作的雅皮士爸爸,他们想要尝一尝自己儿子的童真的激情以及轻松的纯真,以此重新与过去年轻、更好的自己产生连结。


《长大》没有完全聚焦于身体转换,但是它也涉及了一个苦涩、没有灵魂与幽默感的职场男性(过世了的伟大的约翰·赫德饰演的角色),把他塑造成空虚的雅皮士,让他成为我们精神自由的主人公的陪衬与对照。



当《长大》在1987年的秋季于纽约上映之时,股市崩盘。十月十九日,「黑色星期一」成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单日跌幅(这项纪录至今没被打破),但是不仅如此,这还标志着活泼的八零后精神上的结束,这一代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孩子决定不再起起伏伏,或者退学,而是把股票全部卖出,纷纷进了法律、经济或广告业——你们懂的,这些都是大人的工作。



接下来的夏天,《长大》上映,在这之前,他们可能都已经后悔做出曾经的选择。但是这部电影悄悄告诉他们,声音是如此地温柔,说,现在拯救自己的灵魂也许还不会太晚。


当然,可能已经太迟了。但这个想法还是不错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