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央视《开讲啦》谈如何智慧养老 !

 萨拉丁123 2018-07-10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6月9日播出的《开讲啦》,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教授开讲“智慧养老”。


演讲嘉宾:杜鹏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6月9日播出的《开讲啦》,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教授开讲“智慧养老”。




1  你知道年龄阶段划分的国际标准吗?

少年、中年、老年这样的词汇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你关注过具体什么年纪才是少年、中年、老年吗?你又处在年龄划分国际标准的哪个阶段呢?杜教授说:“我们说‘80后’、‘90后’的区别很大,可50岁、60岁的老人们我们都称为‘中老年’,其实他们的区别也是很大的。”原来,45岁以下都统称为“青年人”,而45岁至59岁则在国际标准的年龄界限中划分为“中年人”,59岁以上才属于步入“老年人”的阶段。青年、中年、老年的划分并不像我们想象的如此模糊。

2  未来我国将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老年人

“人口老龄化”这个词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你能猜到,我国不久的未来将会有多少老年人呢?杜教授的演讲中提到,“我国在2050年,将会有5亿老年人。”这个数字也许没法得到大家的关注,可杜教授说,“预计在2050年时,全世界的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全加在一起才4亿,我们一个国家就超过所有这些发达国家老年人的总和”。现在,你还觉得5亿是个小数目吗?如果按我国的人口比例来算,未来的中国将会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会是老年人。

人口老龄化问题看起来十分严峻,可杜教授在演讲中又一次颠覆了我们的认知。他说,“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的确,我们在为老人们庆生时都爱说“长命百岁”,当实现了我们的愿望时,又怎能说那不是成就呢?但面对未来老年人比例的不断增大而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杜鹏教授说:“智慧养老就为人口老龄化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3  智慧养老,你听说过吗?

在本期节目中,主持人撒贝宁分享了自己为父亲买养老机器人的趣事。但机器人能替代人类吗?真正的“智慧养老”又是什么呢?杜教授做出了专业的解答,他说“智慧养老是用我们现代的信息技术,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使老人能生活得更安全,更独立”。智慧养老包含了许多内容,甚至帮助老人们得到生活的尊严等等。我们常听到老人们的一句话,“我不想成为子女的负担,不想给子女添麻烦。”智慧养老能真正解决老人们的需求。

节目中的一张小纸条问道:“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变老后,会不会有一些新的群体特色,比如更活泼,更会运用互联网?”的确,智慧养老看似在未来才能实现,但实际上它已经慢慢地出现在了我们身边。杜教授说:“未来借助智慧养老,‘80后’、‘90后’会展现出一种新的特点,会和现在的老年人不一样,更会带有一种自信和独立。”智慧养老作为智慧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我们带来更难以想象的未来。

听杜教授从老龄化谈到智慧养老,又从智慧养老聊到年轻人如何与父母长辈相处,觉得很有启发。下面摘录、编辑了杜教授的部分发言内容分享给大家:

延展

老龄化和老年群体的划分

  年轻人是在用每十年一段在作划分,比如80后,90后等等。但是我们却把60岁以上人群都称为老年人,年轻人有区分,老年人也是,60岁以上、70岁以上、80岁以上的老人也不一样。老龄化不等于老年人,社会老龄化的过程会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不能就老年去关注老年。2050年,全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老年人总数不到四亿,而我们一个国家的老年人数量将有5亿。假设到时我们的人口数量还是14亿,那就意味着老年人口占比超过了1/3。老龄化,就是这个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

老龄化,是好事还是坏事?

  人口老龄化是好事还是坏事?1982年,联合国在召开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之后,在行动计划里对人口老龄化作了定义: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成就。人口老龄化的产生主要是两个原因:一、出生率下降;二死亡率下降。一方面,人口越来越长寿,当然是一件好事。另一方面,人们生育意愿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越老越多的人可以靠自己养老,而不是像几十年前一样得靠生五六个孩子来养儿防老。

智慧养老是什么,能做什么?

  智慧养老,就是用我们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来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使老人呢生活得更加安全、独立。年轻人对老年人的看法,未必是老年人真正的想法。我在美国的时候,有一次坐公交车。中途上来一位老人,我就起身给他让座。他把我摁在椅子上,问我为什么要给他让座。我说我给他让座,是出于对他的尊重。老人家回答说,如果出于尊重,那应该是他主动要求的时候我再给他让座,而不是在他没有提出要求的时候,我就主动让座。他觉得我给他让座的行为,带着一种“老年人就是虚弱”的偏见。因此,老年人在借助智慧养老设备的时候,也不希望被当成弱者,而是希望被平等对待。他们想要的是,借助这些设备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独立,更有自尊,不用担心自己给子女添麻烦,成为子女的负担。

智慧养老设备能不能替代人?

  有人说,我可以用各种机器设备包揽老人所有的生活起居。但是老年人也是人,他需要靠和人的接触来得到关怀。科技的发展,永远无法替代子女对老人的亲情。

老年人接受智慧养老,会有障碍?

  2000年的时候,中国老人一半是文盲,今天,没有受过教育的老人不到10%。现在已经有大量的老人,有文化又能够接受智慧养老这种新鲜事物了。最新的数据也显示,50岁以上中老年人在使用移动终端的,有5000万人。想象一下,再过十年,老年人会更加接受这些设备进入自己的生活。

关于养老创业:搞清老年人真正想要什么

  老人不是不想花钱,其实现在很多老人都有消费能力,关键在于你提供的服务对老人来说是不是有价值,能不能帮到他。老年人的差异化比年轻人还大,因为他们有着一生的人生积累,所以并不存在一种模式可以服务所有老年人。

如何与老年人相处?

  放下手机,多些陪伴。我有次去澳大利亚拜访一位朋友。他带着我驱车一个多小时,去看他的爸爸,去陪老人家吃饭。饭后我问他为什么这么辛苦也要来吃这顿饭,他说,他的父亲患有认知症,他平时每周都来陪父亲吃饭,另外,也希望我这个外国人的到来可以给老人家一点新鲜感。尽管我们中国人有孝文化,但是很多人都做不到这样的陪伴。年轻人要和老人聊得开心,首先得学会在和自己父母聊天的时候放下手机,真正进入到聊天的状态,这样才能和其他老人聊得起来。




编       辑:简   爱

审       核:西北胡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