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西流坑村:千古科举第一村

 lixj1028 2018-07-10

江西流坑,这个乌江之畔的单姓村落,自宋以来,贡献着一个个科举神话,家族也因此突破“五世而斩”的宿命,得以千年不衰,不散。这是江西保存最完整的科举大村,堪称中国古代耕读文明的活化石。

江西流坑村:千古科举第一村

“一门五进士,两朝四尚书,文武两状元,秀才若繁星”,这是宋时人们关于流坑董氏家族最精辟的概括。据统计,从宋到明清,这里一共出了32名进士。1997年,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张文彬先生考察流坑村后,大为赞叹,誉此为“千古第一村”。

流坑现存200余座明清建筑,屋宇大多完好,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村北陌兰洲一处巨大的废墟一董氏大宗祠。不过,大宗祠如今主要就剩几根石柱了,孤零零伫立于青草地上,倾颓残败上面还有烧焦的痕迹。这是1927年军阀混战中一场大火后的“杰作”。

董氏大宗祠,重建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原是三进重檐的宏伟建筑。它的另一个名字是“万殊一本堂”。这“本”指的就是流坑董氏的老祖宗董合。村人自称是西汉大儒董仲舒后裔,但确凿可靠的开基祖是董合。

据史料记载,在唐末战乱之际,一位叫董清然的人率领族人由安徽迁到江西,后来他的曾孙董合再迁入江西乌江之畔的流坑,从此定居下来。改变村运的人物,是董合之孙董文广。

董文广从小聪颖好学,立志干一番大事业。青壮年之际,他东游至南唐国都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想寻求建功立业、一展抱负的机会,无奈看到的却是国运衰颓,局势混乱。于是,董文广决心等待。这一等,等到了南唐亡国,北宋一统天下。

国家初立,百废待兴。北宋朝廷大开科举,欲网罗天下人オ。蛰伏了大半辈子的董文广立即涉足科场,终于在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中选。不过,日志得展,他却作出个令人费解的行为——三拒朝廷征召,毅然放弃做官机会。

原来,董文广自感年事已高,认为比起自身功名,更重要的是整个家族的发展。他决定用余生来培育族中子弟以科举兴家,奠定百年不朽之基业。

当时,北宋崇文抑武,广取文士,对读书人的优待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被董文广牢牢抓住了。他倾尽家产,办了一所书院,专门招收族中子弟来读书。他的做法,获得了长弟董文肇等族人的支持。

仅仅数年之后,流坑的文运就来临了。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董文肇的四个儿子(滋、湘、渊、淳)全部中举,第二年,董淳又中进士,成为流坑董氏的第一位进士。

流坑董氏的家族命运因为董文广等人的经营,从此蒸蒸日上。到了第四、五代,竟出现了“五桂齐芳”的盛事一一在宋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这一年,流坑董氏一门父子、叔侄、兄弟五人同中进土。为了纪念这个数百年难遇的科举奇迹,村人曾建“五桂坊”,可惜后来雨打风吹,历经劫难,如今的“五桂坊”,仅剩下石砌拱门一道了。

江西流坑村:千古科举第一村

五桂坊已旧貌难觅。不过,却有座状元楼可供瞻仰。这是全村最高的建筑。始建于南宋,方形,底下有东西向的门,是古时出入村子的主要通道口。

顾名思义,这是为了纪念流坑董氏出身的状元而建。他就是宋高宗时期的“恩榜状元”董德元。正阁门楣上有“状元楼”三字匾额,据董氏族谱称,乃是董德元的同科进士、五甲第九十名的朱熹题赠。

董德元属于流坑董氏第八代。自“五桂芳”的盛事后,族中多有父子、兄弟氏科的盛事。但董德元这一家人却很不走运。其祖父、父亲均热衷于功名,却屡试不第。这对于董德元来说,从小就是一个极大的刺激。于是,他发奋读书,决心为家人争回这一口气。

20岁那年,董德元乡试夺魁举成名。此后二十年,他却在礼部的会试中屡屡挫败。直到49岁那年,屡试不第的他才以特恩奏名,当了个道州宁远(今湖南宁远)主簿的小官,被时人讥为“老榜官”。

52岁那年,即绍兴十八年(1148年),董徳元参加了人生中最后一次会试。这一次时来运转,竟一举中第。在皇宫大殿之上,其策文更是被宋高宗赵构大加赞赏,欲钦点为第一。只因德元之前已被授予官职,不符合宋制对状元出身的要求,才不得不改为第二名,但赐“恩例与大魁等”,时称“恩榜状元”。

就这样,董徳元成为永丰县(注:流坑原属于吉州府永丰县,后划归抚州府乐安县)的第一名状元,与北宋大文豪欧阳修一起并列为永丰的骄做,这个县也因此被称为“欧董名乡”。

为了彰显这个荣耀,永丰县和流坑村都修建了状元楼。不过,或许是因为潦倒半生,功名来得太过不易,董德元竟依附起了当时把持朝政的太师秦桧,虽一时权力在手,炙手可热,但在秦桧死后,却被以“秦桧同党”的罪名而罢官,死后甚至不能入乡贤祠。

除了状元楼,翰林楼是另一座惹人注目的纪念性建筑。表彰的主角是明代翰林编修董琰。他曾入翰林院,参与《永乐大典》的编修,后又任国子监司业等职,担任永乐皇帝第三子赵王之师。

在流坑,除了大张旗鼓的纪念性建筑外,鼓励功名的匾额和楹联,更是不胜枚举。此外,家族还有其他的“软性”激励措施。比如,据族人在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的统计,流坑当时有26座祠堂,每座祠堂的牌位又分为两种——本祠的祠主和两边的“附享”。而能够享受“附享”资格的,开始仅有登科入仕的官宦。而在家族的修谱活动中,则专门辟出“名位表”、“乡贤录”、“人物传记”等,来收录历代董氏圣贤的科举成就或劝学、助学事迹。

种种手段和苦心,让这个家族突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命运诅咒,得以千年不散、不衰。数据显示,两宋时期,流坑董氏即达到了科举仕宦的第一个巅峰期。三百年间,其进士及第者有26人,其中北宋18人,南宋8人。

江西流坑村:千古科举第一村

尽管以科举兴家,但流坑董氏也并非仅以举业成败论英雄。毕竟仕途狭窄,功名难求。即使对于流坑董氏这样的科宦大族,落第者仍是大多数。但正是这一批人,对于流坑家族事业的发展,大有功劳。比如南宋中期的流坑“道脉之宗”董德修。

董德修是一个科举上彻头彻尾的失败者,甚至连秀才这样最初级的功名,都没能获得。不过幸运的是,他得到了著名理学家曾丰的赏识。

南宋初年,曾氏从永丰的松江迁来,居住于与坑村相邻的板桥村中。董徳修年轻的时候曾住在板桥,向曾丰求教。曾丰非常赏识这位后生,不仅把妹妹嫁给他,还把他介绍给了此时正在金溪(今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讲学的理学大师陆九渊(号象山)。

成为陆九渊的入室弟子后,董德修跟随师父前往鹅湖寺(位于今江西省铅山县鹅湖山北麓),与另一位理学大师朱熹展开了一场辩论。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影响深远的“鹅湖之会”。

亲身参与了这场盛事,董德修深受震动,愈发潜心于陆九渊的心学之中。而另一方面,由于在科举上屡试不第,他干脆放弃举业,教授于乡里。一时之间,从之者甚众。跟着他学习的人,其后不少德成名立,于是,董徳修也名噪天下,被门人尊称为“心斋先生”,而族人则尊其为流坑董氏的“道脉之宗”。为了纪念这位布衣儒士,族人还在流坑修建了“道学源流坊”。

在流坑,一大批举业失败但饱读诗书的儒土,构成了流坑家族教育的生力军。比如,状元董德元的父亲董奖,也是在屡试不第之后弃举业而教授乡里的。正是在他的悉心栽培下,董德元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而那些科举成功之人,也会于退休或辞官后,成为师资队伍的补充。书院自己办,教师自己出,流坑董氏的族学教育,形成了一条完善的链条,这也成了流坑董氏成为中国古代科举大村的秘密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