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园贷——还与不还都受伤害

 度麦心理 2018-07-10

校园贷——还与不还都受伤害

 近几年,关于“校园贷”的新闻从未停止过。

“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各类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那些无力承担却又有着高端消费需求的天之骄子们,在洗脑式的贷款广告中迷失了方向,成为校园高利贷的牺牲者。从校园贷出现后,已经有无数学子因此而陷入还贷的无底洞,更有甚者,因无法承担后果的学子们,被逼无奈走向了死亡。但这并不是最严重的,最让人感觉到悲哀的是针对女大学生推出的“裸贷”,以女孩的裸照为抵押,无法偿还贷款,只能承担身败名裂的下场,无法承担的,要么家人为其还款,要么自己自杀死亡。

这是校园贷血的代价。

但是最近,一条与校园贷相关的另类热点新闻刷屏了:央视网消息,400多名大学生为了买昂贵的手机向“校园贷”伸手,拥有手机后这些大学生并没有还钱,于是成了被告。令人震惊的是,法院开庭后尽然无人应诉,经过调解只有3人主动还钱。而这些大学生不还钱的理由是,“校园贷”属于违法,这样借的钱不用还。这条消息带来的涟漪效应非常大,这些大学生用自己“反套路”的方式,给了校园贷一次有力的回击,却因此赔上了自己未来的信誉。

从“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而付出血的代价”到“反套路校园贷而赔上自己的未来”,作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我感觉到中国新一代大学生无可避免的悲哀。城市与农村经济条件的对比,大学生消费能力与消费欲望的失衡,让这些天之骄子们无法正确面对自己的内心需求,并因此铤而走险。

 “校园贷”就是抓住了这样的时机。“校园贷”广告的特点很简单,就是“洗脑”。走进大学可以发现,角落里贴满了各种小广告,内容简单粗暴——小额贷款,安全、快捷、方便、随借随贷;只需身份证,就可以借款;只需两小时,立刻到账......久而久之,大学生很容易被洗脑。这种洗脑,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就是利用了单调重复带来的催眠效应。而尚未踏入社会的大学生们,如果无法正确面对内心的攀比心、虚荣心和消费欲望,很容易被催眠成功,成为洗脑之后的“校园贷”牺牲品。

大学生活本该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青春年华,脱离了高中三年魔鬼式的竞争,能够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未来的目标而努力积累知识,这是多么值得珍惜的事!然而,涉世未深的学子们,却因“校园贷”而陷入了无法挣脱的牢笼,甚至跌落到死亡的深渊里。

所以,对于大学生们来说,“校园贷”——还与不还都受伤害!

 作为专业的心理工作者,我为“校园贷”的危害感到痛心,为学子们的坠落感到悲哀,我更为我们的社会感到无奈。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特别是农村家庭,可能是倾全家之力,才让这个孩子走出农村,走向大学的校园。但是,出现这样社会形态,仅仅是“校园贷”的责任吗?难道就没有什么方式可以让这样的悲剧尽可能的避免吗?

当然有!只要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三观,让孩子建立良好的规则感;只要家庭和学校能够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只要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律法管控,为大学生们撑一把保护伞……其实,有太多方式可以让孩子做到自律,有太多可能把预防变成可能。

 校园贷只是一种社会现象,却引发了大学生青春的毁灭战争。愿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协同一致,共同努力,从根源入手,让每个孩子拥有拒绝伤害的能力,那么,大学校园的美好青春才成为可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