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数学说课怎样说教学过程(二)

 书写自我 2018-07-11

二、计算教学的一般教学过程

(一)牢固掌握有关计算的知识

小学阶段的计算知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1.数的认识。学会计算,首先要认识数,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等,明白这些数所表示的意义,头脑里要有数的概念,形成数感,这是计算所必需的最基础的知识。

2.运算法则。运算法则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计算法则,整数、小数、分数的乘法法则,整数的除法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法则及分数的除法法则等。学生只有掌握运算法则,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运算顺序。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四则运算的顺序:当一级运算(加减)和二级运算(乘除)同时出现在一个式子中时,它们的运算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里的;同一级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掌握运算顺序,既是学生正确进行四则运算的需要,也是学生解决问题时列综合算式的需要。

4.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学生不仅要理解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性质,还要灵活运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算得又准又快。

(二)先算理后算法

由于算理比较难懂,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算理的过程有些难,因此有些教师干脆不教算理,直接传授学生算法。比如教一个数除以分数时,有的教师直接就告诉学生“一个数除以分数就是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这样传授,学生也许能正确地计算,考得高分。但是,至于为什么要这样算,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这和先教算法,或者只教算法、不教算理的教学,是一种破坏性功利主义教学,那实际上不是教数学,而是在教一门计算程序,不是在培养学习探究才,而是在训练操作工,这与新课程的理念严重相背离。因此我们计算教学一定要先教算理,再教算法。

1.通过教具演示说明算理。

2.通过操作学具理解算理。

3.联系实际讲清算理。

4.展示思路弄清算理。

(三)加强口算,重视笔算,学会估算

1.加强口算训练。口算是学生学好计算的基础。

2.重视笔算。笔算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

1)笔算的过程要明确;

2)检查验算要自觉;

3)书写格式要规范。

3.学会估算。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四)要分层练习,形式多样,讲求实效

1.围绕重点与难点进行练习。

2.围绕易混易错的知识点进行对比练习。

3.要发挥计算题的思维价值。

4.形式要多样,引发学生兴趣。

(五)要认真审题,多思善想,准中求活

1.要认真审题。因为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粗心抄错题目或数据,所以要逐渐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2.多思善想,准中求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地、灵活地计算,培养学生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学生由于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