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喂蚊帝:古人如何驱蚊

 恶猪王520 2018-07-11



夏天到了,本应该西瓜、空调、冰水嗨起来,然而总有那么一些可恨的昆虫来打扰我们度夏的兴致,其中如果说蚊子是最可恶的,应该没人反对。除了我们,古人也烦透了它们。



范成大《嘲蚊四十韵》(节选)


火攻惮秽臭,手拍嫌腥汁。

彼愆可贳死,汝罪当献级。

凉飙倏然至,丑类殆哉岌。


欧阳修《憎蚊》(节选)


难堪尔类多,枕席厌缘扑。

丛身疑陷围,聒耳如遭哭。


在与蚊子作斗争的夏天,小编心里不禁好奇:老祖宗都怎么驱蚊呢?挂一幅魏(喂)文(蚊)帝的画像吗?


曹丕:???


《淮南子》说“上古之时,冬日则不胜霜雪雾露,夏日则不胜暑热蚊虻。”可见老祖宗从远古就在和蚊子搏斗,然而在此通知老祖宗一个不幸的消息:今天都21世纪了,搏斗依然在继续。




 先秦 | 怪力乱神我最行 



《周礼》记述了周王朝的高级操作,当时皇家有专门的驱虫官,称为“翦(jiǎn)氏”,一边烧莽草驱蚊虫,一边作法求神保佑。这种神叨叨的法子,估计是不怎么管用的。


古人闲来没事的时候,经常舔舔各种花草,然后记下它们的功用。直到今天中国人玩这些草药依然是全世界玩得最溜的,所以才有了中医。藿香、紫罗兰、凤仙花、夜来香、艾叶和蒿草,都早已被发现驱蚊的效果。不过乱煮这些东西可能会引发中毒,所以当时的古人,可能是真是用生命在驱蚊。




 秦汉魏晋 | 人间处处有仙山 



前人直接拿花草驱蚊,秦汉人嫌弃太粗鲁,于是香炉被相中来承担这个重任。熏香用具在驱蚊界,是有几千年历史的老前辈了。


铜力士骑兽博山炉  汉代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公元前三千到四千年的红山文化遗址,就出土过陶制熏炉,后来还有青铜制、玉制香炉,还能分出档次来。


秦汉时候,这已经成为普遍的生活习惯,可以说“不熏不是中国人”了。这时候盛行的“博山炉”,熏炉形似仙山,香雾缭绕的时候,感觉自己也是一个小仙女。




 唐宋 | 蚊子,你是在玩火 



光用植物,古人觉得不过瘾,味道太浓的又可能把自己身体也赔进去,那怎么办呢?生命之光——火,就派上了用场。古人深知,有了火才有了世界,那么世界上不应该存在的蚊子,也应该交给火来处理。



宋代科技著作《格物粗谈》:


“端午时,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


把草晒干,编织成绳,点上火它叫做“燃火绳”。跟今天的蚊香差不了多少。



陆游《熏蚊效宛陵先生体》中说:“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举扇不能却,燔艾取一快。”


虽然在夸烧艾草的办法好使,但我们还看见了,那时候人们用的另一种驱蚊法,那就是扇子。


这个方法虽然不够高端,不够自动化,但是省钱,简单。置一把蒲扇,蚊子来了扇两下,再来再扇,佛系避蚊。


你以为古人是纳凉,其实是驱蚊


白天有了蚊香扇子,是动是静都有了保障,可晚上咋整呢?于是聪明的宋人发明了载入史册的抗蚊奇物——蚊帐。


《女史箴图》里的蚊帐


不过,这类器具的原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金楼子》里记齐桓公“白鸟营饥而求饱,寡人因之开翠纱之帐,进蚊子焉。”



白鸟就是蚊子,齐桓公看蚊子在外苦恼地环绕,觉得心疼,于是自开纱帐喂蚊子,看起来又是一个“喂蚊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