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风过不留痕d3yh 2018-07-11

大体积混凝土定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中规定: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称之为大体积混凝土。


本工艺标准适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必须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好裂缝的开展。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水泥: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如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有抗渗要求不宜使用)。

碎石:粒径由试验室试配确定。

砂:中砂。

水:自来水(饮用水),气温高时宜在水中加冰块。

外加剂:缓凝剂(由试验室试配确定)。

2、作业条件

⑴熟悉图纸,编制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并且要对工人队组进行详细交底。

⑵配合比已经由试验室试配确定。

⑶各种材料供应应满足连续浇灌的需要,所需机具如振动器、运输工具、串筒等应备足,浇筑前检查其完好情况。

⑷劳动力安排要满足连续施工作业。

⑸模板、钢筋,支架、预埋件和预埋管道等按设计要求安装完毕,并经隐蔽验收检查。

⑹配备发电设备,防止施工时水、电中断,夜间施工需有足够照明。

⑺掌握天气变化情况,避开雨天浇筑混凝土,必要时准备好防雨设施。

⑻埋设测温装置。


二、操作工艺

1、石子用自来水冲冼,必要时用冰水降温。

2、各种材料按设计配合比计量投料,控制在允许偏差内。

3、按照石、水泥、砂、外加剂的次序投料, 控制搅拌时间不少于120s。

4、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每层厚度小于300mm,浇筑速度要保持均匀,加强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浇筑温度不宜超过28°C(混凝土浇筑温度指振捣后在混凝土50~100mm深处的温度)。

5、混凝土养护: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初凝后,用湿润的麻包袋覆盖,覆盖二层,每层麻包袋搭接缝不少于100mm,上下层错开, 派专人洒水养护,洒水次数应以麻包袋湿润为宜,养护期不少于14天。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分层浇筑、斜向振捣

三、质量标准

同相应普通混凝土。

四、施工注意事项

⑴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由于水泥水化热作用所放出的热量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不断上升,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差很大,表面与内部混凝土收缩不一致,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混凝土的早期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很低,因此极易出现混凝土的表面裂缝。复季要采取降温措施,冬季要保温,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

⑵在原有厚大的老混凝土或岩石地基上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墙体时,必须设置隔离措施,避免产生收缩缝又称外约束裂缝。

2、处理水化热的措施

⑴采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矿渣硅盐水泥),并且要储备足够数量的同一品种水泥。

⑵在保证混凝土等级的前提下,使用适当的缓凝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以减少水化热。

⑶采用石子浇水、搅拌水中加冰块降温等办法,降低混凝土入摸温度。如果在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宜设置简易遮阳装置。

⑷选用级配良好的骨料,并严格控制砂、石子的含泥量,降低水灰比,加强振捣,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拉强度。

⑸分层浇筑混凝土,每层厚度不宜大于300mm,以加快热量散发,并使温度分布较均匀,同时也便于振捣密实。上层混凝土覆盖要在下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

⑹预埋冷却水管,用循环水降低混凝土温度,进行人工导热。

⑺在岩石地基或厚大的老混凝土层上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可在岩石地基或老混凝土层上浇沥青胶并撒铺5mm厚砂子, 或铺二层沥青油毡纸,以消除或减少约束作用。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3、产品保护

⑴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必须进行监测,专人检测表面温度与结构中心温度,测温时间不少于14天,前7天每隔4小时测温一次, 后7天每隔8小时测温一次,测温过程中如发现温差大于25°C时( 重要结构20°C)要采取有效措施,如覆盖保温等,当温差少于25°C时, 可停止测温。

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易使钢筋产生位移,因此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随时复核钢筋的位置,并采取措施,以保证位置正确。

⑶混凝土初凝后即覆盖湿润的麻包袋。

⑷混凝土养护不少于14天后,才允许下一工序施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