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希望排除丙肝病毒感染的青年男性称,几年前的一次检查中发现丙肝病毒抗体(抗HCV)阳性,但多次检查HCV RNA为阴性。因此,这个检测结果并未引起他注意。今年,他准备出国。在出国体检中,再次发现抗HCV阳性,所去的国家卫生检疫部门要求他提供没有丙肝病毒感染的医学证明。他问我:他以前曾患过“风湿免疫性疾病”,会不会造成抗HCV的假阳性? 抗HCV检测确实会出现一些假阳性结果,即没有感染丙肝病毒,但抗HCV检测为阳性。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有4种: ①试剂的特异性不强,错把体内对其他抗原产生的抗体当成丙肝抗体; ②一些受检者体内存在异常抗体,如较高水平的IgG抗体,可能导致抗HCV弱阳性; ③受检者同时患有风湿免疫相关的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骨骼瘤等,由于体内存在异常的自身抗体,导致抗HCV假阳性; ④在溶血和情况下,血红蛋白与体内一些蛋白质结合,导致抗HCV假阳性。 但是,随着丙肝病毒检测试剂研究的进展,抗HCV检测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逐渐提高。新一代的抗HCV检测试剂的特异性能够达到99.5%以上,大大减少了检测中假阳性的发生率。因此,近年来抗HCV检测中的假阳性的发生率越来越低。如果受检者几年前检测抗HCV为阳性,现在复查仍为阳性,由于近年来检测试剂的更新换代,假阳性的可能较小。 第二,在抗HCV检测中,如果怀疑为假阳性,可使用另外一种抗HCV检测方法来复查。推荐排除假阳性的检测方法为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如果使用重组免疫印迹试验检测结果仍为阳性,即可排除抗HCV假阳性。如果没有条件使用重组免疫印迹试验检测,在不同家医院,使用不同的试剂盒检测均为阳性,假阳性的可能性也很小。 第三,如果既往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骨骼瘤等结缔组织疾病,在这些疾病治愈后检测抗HCV仍为阳性者,抗HCV假阳性的可能性很小。 对于无丙肝病毒暴露风险的人,如果检测抗HCV阳性,且HCV RNA阴性,有可能为抗HCV假阳性。可以使用更新一代的检测试剂复查,最好使用重组免疫印迹试验复查,排除抗HCV假阳性的可能性。 (文章来源:肝博士,经由孟超肝胆医院宣传办整理编辑) |
|
来自: 吴燕辉pj3en8hf > 《病毒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