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我国立体农业三大模式

 来来永胜 2018-07-11

最近有一张图很火,牛哥也来追一下:

如图,立体农业是简单来说就是指充分利用立体空间的一种种植(养殖)方式。因地制宜,高效安全是立体农业的特点。

▲ 三种立体农业模式 ▼

目前我国的立体农业分为三种农业模式:(1)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2)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3)黄淮海平原:鱼塘-台田模式;

▲ 千烟洲立体农业 ▼

展开剩余83%

千烟洲的立体山区农业农业模式属于丘陵山地立体综合利用模式的一种。针对地形变化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的特点式;充分利用当地的“立体气候”,依据不同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空间的多层次性,合理布局农、林、牧、渔、副业的农业模式。千烟洲气候湿润,降水多。丘陵山区耕种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发展林业、人工草地;缓坡和平坦的谷地,土层深厚,不易水土流失,适宜发展耕种业。地势低洼处,易积水,出现洪涝,适合养鱼。由山顶至山谷依次为“用材林——经济林或毛竹——果园或人工草地——农田——鱼塘”。这种“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的立体农业布局和以林果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是一种建立在生态良性循环基础上的生态农业。

▲ 珠三角基塘农业 ▼

而我们熟悉的珠三角的基塘农业是水体立体农业综合利用模式典型的代表。针对地势低洼,水分充足。挖洼地为鱼塘,将泥土堆砌在鱼塘四周成塘基,可减轻水患,塘中养鱼,基上种桑、甘蔗、果树和花卉,形成水陆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态系统。这种模式起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避免洪涝灾害的作用。

▲ 鱼塘-台田模式 ▼

对华北地区的地势低洼,渍涝严重,土壤盐碱化现象,开挖鱼塘积水发展渔业;同时挖出来的土堆积到田面而抬高地势,在台田里种粮、果、棉和饲料作物,又能降低台田地下水位,利于地表水下渗,从而降低台田地表的盐度,以达到改良华北地区的中低产田的效果。

▲ 立体农业的作用 ▼

立体农业具备高效、集约、持续和安全的特点,根据不同生物物种的特性进行垂直空间的多层配置,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潜力,缓解人地矛盾,提高资源利用率,可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通过间作、套作、混作等立体种养、混养等立体模式,较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物质产量,从而缓解食物供需矛盾;同时,提高化肥、农药等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缓解残留化肥、农药等对土壤环境、水环境压力,坚持环境与发展“双赢”,建立经济与环境融合观。

犁牛扬平台是专业的农业电商垂直购物服务平台,平台包含农资、农机具、种苗、农产品、农副产品、中药材、园林园艺、民间工艺、智慧农业等类目;为农民提供医疗、教育、金融、旅游、农业技术增值服务,改善提高农村整体生产、生活水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