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涯】古村落,中国乡村的瑰宝(阅读随笔)

 blablablatu 2018-07-11
【天涯】古村落,中国乡村的瑰宝(阅读随笔)
   最近,笔者利用几个夜晚,沉下心来,又一次认认真真地阅读了著名作家沁香一瓣先生的古村落系列散文。几度翻读,激动的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似乎耳畔总有一个声音在呼唤。那是来自远古村落的声音,也是来自历史文化积淀的回响,它们在岁月时空的碰撞中震撼着我的心灵,我感到有一种莫名的冲动在左右着我。我的面前出现了一个个地域不同、形态不同的古村落,山区的、水乡的、平原的、草原的……它们有的如同大家闺秀风姿卓越,有的就像小家碧玉光彩照人,有的如盈盈浅笑的村妇羞怯地矗立在我的面前。于是,我的眼前就渐次呈现了那么多清晰可辨的古村落。它们又像是一幅幅图画,或者是一帧帧电影镜头占据了我的头脑。真要感谢先生如此执着的撰写,我希望自己能找个时间,去一睹它们的风采,探访它们娟秀的真容,瞻仰其千百年不败的风姿。
  
   ——题记
  
   夜晚,静静地捧读沁香一瓣先生近年来撰写的古村落系列散文。每每被带进那一个个如诗似幻的古韵悠悠的村落,也时时被其精致典雅的行文所震慑,深深迷恋并爱不释手。当我把近百篇系列散文读完之后,再难抑制心中的感慨和激动,连夜伏案,再度提起笨拙和浅淡的笔墨,以表达我的阅读感受。
   我一篇篇仔细翻阅这些文章,徜徉在每一处古村落的书页中,循着作者熏香的墨迹,迷醉于别致精巧的美丽境界之中。我如饥似渴地吸食着古村落的神韵和灵性,仿佛自己跟随先生游历和亲临了一般,心中说不出的幸福。读过的每一篇我都记录下当时的阅读体悟。
   古村落亦称传统村落,是指聚居年代久远,具有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历史村落。中国古村落数量多、分布广、个性鲜明,被称之为“传统文化的明珠”、 “民间收藏的国宝”,近年来逐步受到世人的瞩目。
   我国古村落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品质多彩、价值独特。它不仅拥有丰厚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具有丰富多彩的自然生态景观遗产;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根基、精粹和各个民族的“DNA博物馆”,也是我国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和富有利用价值的旅游资源,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传统古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是人类长期适应自然、利用自然条件的见证,承载着人们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的历史。
   我仔细阅读着《车辋村里品常园》,此文让我直观形象地了解了山西榆次的这座古村落瑰宝,同时理解了一个常姓儒商的成功和一个家族的荣耀。作者将常世祖宗的高瞻远瞩,通过家族的宅院建筑、院内装饰以及宗祠家法和盘托出,让读者深刻体悟。先生以游览顺序,首先引领读者跨过拱型石桥,穿过东北堡门,走在一条长达650米的清代街道上。
   长街把南北宅院隔开,南北宅院形成了形成了“临街门户依次开,堡门关闭如一堂”的格局。然后先生用细腻的文字带领读者走进了院主深深的起居宅院。这是九堂十九座院落,如同打开了一部儒学礼仪的典册,进入了一座极具文化氛围、且饱含清代艺术家功力结晶的珍品宝库。然后再分别介绍院落的建筑布局和艺术风格;又特别介绍了“常氏宗祠”的布局和风格;出了宗祠,又进入静园,这是一座集北国大气厚重和江南钟灵毓秀于一体的园林,彰显着儒家的思想和文化的精髓;读到此处不觉想起名著《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令人匪夷所思。然后先生以浓墨介绍了这个家族的学堂——石芸轩书院,书院由东、西两院和正面主楼三大部分组成,看似分成三院,实则连为一体。东廊为“听雨楼法贴”、西廊为“常氏遗墨法贴”、正面廊为“石芸轩法贴”,此皆是中国书法艺术之珍品。总观这个家族,把教育放在首位。这不仅是一个家族留下的辉煌的文化,更是一个时代文化的缩影。
   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商贾家族荣耀铸成的家族文化,也是一个儒学文化成就的一代商贾的荣耀。自古以来,就有“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说法。的确是这样。直到今天,我们国家依然实行着科教兴国的国策。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家族人丁的才干支撑着一个家族的兴旺。读后真是让人大开眼界,感悟良多。
   再来看《诗画般美的走马塘》,走马塘在浙江鄞州的茅山镇。此篇先生用炉火纯青的文字,摹写了诗情画意的走马塘,令人无限留恋和神往。当我徜徉在这篇清新厚重的作品中,就被走马塘那千年的雕梁画栋和飞檐翘壁以及马头墙和石头窗所吸引。闭了眼睛,沿着先生游览的道路,也踏上了探访古村的旅程。“走马塘”和“塘”字沾边,自然周围全是水。这是一个美丽的村子,形状像水中的莲花,这真是一处优雅的去处。此村落从宋代发端,延续到清代。读之,很是惊叹一个村落的发展,延续了千年的文化和文明,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这篇文章融优美的写景和介绍村落格局和建筑风格与一体,显得古朴而娟秀。你可以想象那走马塘被宽窄不一的河道环绕,在一片水色包围中,玲珑的村落建筑像展翅带飞的一条条彩凤,那彩凤的翅膀就是院落的飞檐和有着恢弘气势的马头墙,这就是飞檐斗拱的壮观图景吧?在交错相通的水道中,一座座精巧别致的石桥,历经千年风雨和沧桑,显示着古拙悠长的意蕴,似经年的老者笑看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静听着桥下永流不息的河水,那么安详,那么慈爱!
   这个小村的发展缘于北宋端拱年间,江苏长洲进士陈矜出任明州知府,死后葬于宁波的茅山。其子忠孝两全,决定为父守陵,他带着家属从江苏迁来,从此定居走马塘,此村落由此发端。这里被誉为中国进士第一村,千百年来,一共走出了76位进士。这得益于村人注重耕作和读书,注重文化立人的传统教育。陈氏至今已传38代。了解到这些于我是多么兴奋,谁人不渴望子女成龙成凤,谁人不希望国富民强?
   不仅如此,先生以厚重的笔墨介绍了清代规模宏大和精巧的建筑群,写了中新屋整片建筑共432间,曲曲折折,檐弄相通,无论从哪一间出发,都能绕到所有的房间。下雨天的时候,在大院里穿行,不需要撑伞,这实在是令人称巧和赞叹!这得需要多少财力才可修成?又得需要多少设计者精心的设计构思呢?高大的马头墙,高高翘起的飞檐和双檐;马头墙下那些雕花镂空的石窗,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式不同、雕刻、花纹和寓意也不一样,无论是图案还是字体都精妙无比,堪称别出心载。难忘那八仙人物的姿态各异,难忘那字体的精彩纷呈……包括这些建筑的每一扇窗都是艺术珍品,堪为雕刻技术的活化石。更为巧妙的是:这石花窗不仅是展示艺术的风景,而且还有防火、防盗的功能。
   宽阔的村东部是著名的荷花塘,这代表着陈氏族人以耕读传家,门风清正,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教育后辈以荷为做人的标准。当荷花盛开的时候,飞檐映着荷花,清风徐来,荷香四溢,是一种怎样的享受呢?先生说其实走马塘本身就是一个“窗”字构成。四周的绕村河道是窗的四边框,而中间的宅院、街巷与河道、塘池等则勾勒出了中间的窗棂与花纹。这是多么精妙的比喻,亦是多么巧妙的构想!啊,走马塘是多么典型的水乡古村落的建筑结构和特色呢?尽显玲珑和秀丽。这是区别于北方建筑的粗犷和雄浑的另一种秀美。
   我一边阅读先生的古村落系列散文,一边在欣喜中了解了有关古村落的知识,增加了我对古村落的喜爱和痴迷。据了解,我国现有约60万个村庄,其中大大小小的古村落大约有5000个,最有影响力的有108个。这些年来,沁香一瓣先生被誉为当代徐霞客,他先后赴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安徽、湖南、贵州、云南、山西、宁夏等省份考察,在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挥笔大写,为我们铺展了一幅幅古村全景图,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他真是功不可没。我在先生的文章中确实读到了这些古村落的神韵,显示着其与众不同的魅力和风范。
   《像椅子一样的山村》,讲述的是高椅村,这是湖南怀化的一个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群。被专家誉为“民居村落中的活化石”。读这篇文章,就像是在观看一个短小的风土记录片。随着短片镜头的移动不断变换着拍摄者的解说词,让你走进一处典型的南方民居群,由远及近地看清了一个像太师椅一样形状,却俊美得如同少女,古朴得如同老者的村落。不觉间沉醉于大自然钟灵毓秀的自然环境和人类丰美的想象和精巧的创造构思中。这里的美景让人目不暇接,这里的房屋建筑令人拍手赞叹。
   每个院落的主人不同,其性格和生活情趣自然不一,他们崇美尚美的兴致也便差别,于是这些建筑在类似中更显各自独具的魅力。任何时代的任何人都会在大致的流俗中尽显自己特别的创新和精彩。但是无论怎么样,人们都会在追求着一种超然和自我的韵味。高高翘翘的马头墙、墙上的壁画、门窗上雕刻的花纹和图案,每个院落装饰的树木和花草,这都无声地诉说着院落和屋子主人的为人品味。这座历经百年,却依然保存完好的村落,即存有古代大家庭的优雅,也相伴小家庭的俊秀。而且在村落中行走还能听到很多美丽的故事,看到诸葛井、五溪蛮和孟营山,仿若昔日那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情形就在眼前上演一般……
   先生的秀笔为读者拍摄了一个多么安闲雅致的风土人情的纪录片呢?……不觉间,似乎看见那缓缓而来的清澈井水源源渡进每家的水缸中,似乎耳畔响起了那音乐一样日夜汩汩流淌不绝的水声……
   《追摄白哈巴古村落》,描述的是白哈巴古村落,位于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界河畔,号称中国西部第一村。这里有蓝天、白云、古山村、白桦林、草原、马儿、羊儿、木屋、穿着鲜艳服装的牧民、香浓的烧茶、尔沙克、奶疙瘩、方块糖、酥油……这是一种多么淳朴、多么明净、多么简单、多么古朴、多么原始的村居生活?游牧、狩猎、马嘶、马头琴、姑娘、小伙、主人、客人、载歌载舞……多么美丽的人情、多么淳朴的草原风俗……
   当我读到这个文章,我陡然发觉云白天蓝的大草原,是多么美丽的自然风光?我很想去哪里看看那精致的小木屋是如何建成的,我很想看看那白哈巴村人的服装有多么艳丽,很想听听他们的歌声有多么高亢嘹亮。当袅袅炊烟在这个平静而原始的边境小村升起的时候,当太阳红红的艳艳地照射在这片美丽的土地……鸡鸣、马喧、羊群、嘹亮的鞭子……
   啊,好祥和幸福的边地古村落!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一个畅快淋漓,仿佛很销魂一般。不觉间再次沉醉在其中。先生的记叙让人如同身临其境,于此欣赏大草原的风光,倾听美丽的传说,好想马上就可以亲临祖国的大草原,在那儿对着蓝天白云和雪白的羊群,碧绿的牧草,大喊一声:大草原,我来了!
   再看《春天走进宝坪村》,宝坪村在湖北兴山县香溪河畔,是一个因美女而出名的村子,这美女不是别人,她就是汉代的美女王昭君。这个村子孕育的不仅是王昭君的美貌,更是她的风骨,所以村子也因她而出名。在这个村子里走走,似乎每处都染上了汉代那个美丽女子的气息。在今天,她的美名不仅成就了她美丽的容貌,也更加成就了她美丽的品行。她不但象征了古代女子刚正不阿的品性,更诠释了普通女子没有的远见卓识。她和匈奴和亲,虽然自己远嫁他乡,但是却因此促成了大汉的边境和平以及匈奴地区经济和文化的繁荣。这是何等高风亮节的胸怀呢?所以后代对她歌功颂德,世代敬仰正是人们对于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认可。读到这里任你是谁都会想起昭君出塞的画面,虽然她有万千的不舍,可是她却毅然决然地去做了!
   再读《湘西最美的村落》,这篇介绍的是湖南怀化市的荆坪古村,它号称湘西最美的古村落。随着先生的笔触,我们游览在一处三面环水,被绿树遮掩的山村,这里古韵悠悠,传说悠悠,如同那些斑驳的院墙,光滑的凿井一般,令人无限缅怀和遐想。想不到那是宋代宰相潘仁美的子孙遗存了下来古村落。并且这村落到了清代竟然出了一位乾隆皇帝的启蒙大师——潘仕权。所以这里是一代帝师,也是一代名相的府邸,自不比平常的古村落。
   潘府深宅大院那恢弘的气魄,以及村落的别具造型都彰显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的气息。那木亭飞檐,那古树、那祠堂、那古井、那古驿道、那古民居、那石门坎与石门坊都留在了我的心里,闭上眼睛但见一个清晰活泛的古村大宅院就在眼前,摇曳在湘西美丽的山水间……
   中国的古村落,大多始建于明清时期,还有的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这些村落因浓郁的历史风貌、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科学合理布局的人文景观、民族特色以及姿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中国乡村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它们是中国乡村社会的缩影,因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历史信息、意境深远的文化景观,而具有“史考”的实证价值、“史鉴”的研究价值和“史貌”的审美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