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米上市,可能意味着一个伟大的国产品牌矩阵的崛起……

 小挢流水人家 2018-07-12

小米上市了!!!


小米上市


2010——2018,短短八年的时间,小米从13人的小团队,到如今的在港上市!8年里,人们记住了雷军“风口的猪”和“不变的牛仔裤”,也记住了他的“Are You OK”和与董明珠10亿的赌约……


一切荣辱、骄傲与辉煌,都将化作尘埃。而小米,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改变着当下人们的生活和习惯……激流之下,雷军与小米,已经悄然站在了新的高度,未来的小米能否凭捷科技的力量,改变更多人?


瞬息万变的时代之下,小米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小米,一个年轻的公司;雷军,一个时刻在抢占风口的人。


大四时首次创业;
2010年成立小米;
未完待续的辉煌……
1987年,武汉大学计算机系;
1992——2007在金山,期间完成金山IPO上市;
2018年小米上市;


简单来看雷军的履历,一个无懈可击的理工男。计算机系,大四创业——金山——小米,雷军在金山呆了16年,在此期间顺利完成了IPO的上市,但金山是一家软件公司,与之后雷军做的互联网产品、通讯工具、科技产品等关系并不大!雷军为何会如此大幅度的跨行成立小米?


对此最好的解释只有两个字:风口!


2007年1月9日,乔布斯展示iPhone的初代机,那天晚上,乔布斯一直在强调:“我们即将发布一部手机,一个网络浏览器,一个新的iPod……”乔布斯预见了未来!一个新时代的大门已经悄然打开,未来的世界,必定是互联网的天下,而手机,则是链接网络与人类之间的重要媒介!08年时,雷军曾认定世界上存在着一个“百亿美金的机会”,他洞见了未来的趋势,从此开启了向互联网进军的步伐……


2010年4月6日,13个人,喝了一碗小米粥开干。谁曾想到,就这样一间小办公室和13个人,能创造史诗般的辉煌?或许,只有当年的雷军对此胸有成竹……


“Made  in  China”随处可见,论制造,中国的水平遥遥领先;但论有价值的品牌,又有多少本土企业能够在国际上占据一席之地?中国代工厂有能力拿到世界顶尖品牌的订单,能生产各种品质精良的产品,但却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


而小米,利用自己建立起来的品牌优势,通过整合国内的代工企业,将自己通过互联网平台塑造的品牌对接中国制造,从“为他国代工”到“为本国创造”,雷军不仅利用了趋势,更是帮助国内的代工企业从“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一定程度上正是符合了国家战略!


除了战略上正确,在实体经济举步维艰的今天,小米凭借出色的互联网营销而独步天下。


雷军,本质上是一个玩转粉丝营销的专家!他善用流量池,汇聚粉丝,不断裂变!而且小米的性价比策略更是成为品牌的护城河,成功抵挡各路对手!由此,小米吸粉无数,更有数不清的“果粉”转“米粉”。如果说这是一盘棋,那雷军便是世界顶尖的棋手,他心思缜密、迅疾如雷;他顽强坚韧,从不缺智慧和手段。



在上市前一天,雷军发出内部信,称:小米上市不是终局,而是一个新的开始。8年,小米一路走来,不断创造佳绩。小米成为了消费者的一种追求,也成了米粉们的一种信仰。在如今这个瞬息万变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小米的步伐依然铿锵有力,小米的未来依然是无限光明。


纵观小米背后的营销战略,我们不难看出雷军这位领军人的智慧和魄力!


1高端的产品+低端的价格


“低价”,并非小米取胜的原因!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复制。小米成功背后的逻辑绝不是靠低价来维系的!而是通过低端的价格带给消费者高端的产品享受。


就像2013年小米90秒卖掉了10万部手机,799元的价格正常人都可以担负。而仅仅需要799元便可以感受科技的便利,体验智能手机的快捷——小米用看似不可能的价格帮助消费者实现了看似不可能的愿望。


由此可以看出,小米公司的战略选择有点像亚马逊公司。作为一个公司,战略方向是追求高质量,还是低价格?一般情况下,战略就是折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而亚马逊的战略却并非如此,它没有在高质量和低价格中二选一。就像是博弈论里的优势策略(Dominant Strategy),无论竞争对手如何选择,亚马逊都使用它的最佳战略,从不考虑折中:同时提供无限的选择、顶级的购物者体验和最低的价格。据说20年来,这种战略从没有改变过,正是由于这一定位,让亚马逊成为当今全球最优秀公司之一。


甚至,也因为小米的出现,让中国市场中的低端山寨手机无法存活


2零成本传播,在消费者头脑中树立“高性价比”概念


其实小米花在广告和宣传上的费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他们一直坚持最大程度的让利给消费者,省渠道、省利润,最终变成为消费者省钱。


雷军称,小米通过一项董事会决议,核心要求是小米硬件综合净利润率永远不超过5%。如果有超出的部分,将超出部分全部返还给用户。类似这样的价值主张,更加让人认为小米真是“业界良心”,无疑会增加大量的自来水,从而实现无成本的广泛传播。


与其说是经营产品,小米其实更擅长经营用户。“为发烧而生”,小米汇聚的“米粉”队伍不断壮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小米早已建立起了自己的流量池,并一轮一轮的产生裂变。而燃起消费者们激情和热忱的背后,便是小米在消费者心目中竖立起来的“高性价比”认知。


就像是前文所说的亚马逊公司,虽然自成立之初到现在20来年所赚取的利润还不及苹果公司一个季度的利润多,但很多业内人士却更加看好亚马逊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创始人贝佐斯更是成为了最新的世界首富。


所以说,雷军,也是一个深谙互联网哲学的人。



3口碑:好产品,胜过好营销


小米对品质的追求,完全可以用“工匠精神”来描述。


小米团队凭借专注把产品和服务做到了极致,因此才获得了极好的口碑,赢得了粉丝认可,这也是小米粉丝不断产生裂变的重要原因,雷军把他的群众路线演绎到中国商界,让每一位用户都能深深的感受到:小米所推出的每一款产品,都是在切实的为用户着想。


4参与感——小米逻辑的真正秘密


小米的成功是由许多原因成就的,或许在雷军的心中,让其最为自豪的成功因素,一定少不了“群众的参与”。


雷军的营销路线是华为与三星永远做不到的,这也是华为与三星最担心害怕的地方。雷军发起“人民战争”来帮助小牧快速腾飞,“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得民心者得天下”,小米充分发挥了党的优良传统,“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相信群众,依赖群众”,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自然,米粉越来越多。


(敲黑板)一言以蔽之,小米公司把技术裂变、产品裂变和内容裂变三种方式几乎都做到了极致,对很多传统企业来说非常有借鉴价值!


2018年7月9日,小米在港上市,米粉为之沸腾,小米内部富豪诞生。任何一个国产品牌的崛起,都会一度动荡起国人的自豪感。



“当初选择苹果,是因为好用;如今选择小米,同样也是因为好用。”


但在大家都期待着小米股票能来一波大涨时,小米却在上市头天破发,从开始的17港元降到16港元,让许多申购的朋友心神不宁。但反观雷军,却是一脸的淡定从容,因为他清楚,许多的伟大的科技公司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破发,并不可怕!


比如Facebook、亚马逊,再如阿里巴巴、苹果……许多公司在破发之后,迎来更猛烈的涨潮。何况在近几年的港股里,有超过70%的新股破发,如此情形之下,即使小米再强,也无法实现逆转。


但这丝毫不影响小米大好的前程(当然,截止后面紧接着的两个交易日,小米股价已经涨到19块多港币了)。了解过小米的朋友都知道,从17年开始,小米销量猛增,不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均是皆大欢喜。而且伴随小米上市,也会有更多的资金,不论是研发、供货,都将拥有更为充足的资源和后盾。


预计在今后小米定将势不可挡,未来它可能会成为一个定位像宜家一样的国际品牌,更不用说它还紧紧扣住了当下粉丝营销和流量营销的核心!



企业想要走的长远,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产品?流量?战略?商业模式?现金流?……


相信每位管理者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以上几个因素固然重要,但你若问小米的雷军,他一定会告诉你,是人才!


上个月,小米8系列产品上市,趁着618购物节疯狂开卖,如同以往一样,很快便被抢购一空!小米成立8年了,如今依然是如日中天!从成立到现在,雷军带领下的小米创造了3个奇迹:


1、7年实现产值达1000亿,8年成功上市;

2、有史以来第一家在落后情况下强势逆袭的互联网公司;

3、用品牌造势,成功打造“米粉”阵营,玩转互联网营销。


雷军的玩法曾被无数的公司学习、模仿,但小米依然站在时代的前沿,引领着潮流的发展。再观小米的背后,雷军有着强大的资源、技术、人脉……但最重要的,是他背后那支强大的团队!用以维系团队的,是内部强大的股权激励机制!


如今小米的创始团队成员依然活跃在各个重要岗位上,好的领导不怕留不住人才!


雷军曾多次公开明确的表示:人是公司最为重要的资产。就像小米成立之初,雷军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找人”上,精挑细选、层层考核,他需要的不是员工,而是可以跟他一起并肩奋斗的人。



雷军曾说:“我们尽量少雇人,对这些人却有一个要求:前两三百人,全部十年以上经验。因为只有这样的经验,才能使一个公司高速发展而不翻车。”对创业公司来说,人员流动再正常不过,但是小米的核心管理团队始终牢固!


企业想要留住优秀人才,最重要的是要有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内部的股权设计必须不断完善,最大程度的保障每一位奋斗者的利益,那雷军在这方面是如何做的?


打造利益共同体!——我不是领导,你们不是员工,我们是同一利益共同体中的成员!


小米成立之时,雷军定下了这样一套组合方案,给出了3个不同的选择:

1、高薪报酬;

2、2/3的报酬+部分期权;

3、1/3的报酬+更多期权。


当时有80%的人毫不犹豫的选择了2和3,由此可见,在小米成立之初,雷军早已布局好了内部的股权模式。从之后小米的发展过程也看出,小米坚持要员工参与利益的分享,利用利益、文化、目标等的驱动,将公司利益与个人利益紧密相连,形成名副其实的利益共同体。在这样一种氛围之下,每位员工都可以感受到企业发展的效益,不仅是为公司而战,更是为自己而战!


小结:

任何企业想要发展长久,都离不开人才团队的贡献。当下是最好的时代,只要做好股权激励,只要团队足够拼搏,那就有无限种可能正在发生。


思维改变企业,股权设计未来!


股权设计、商业模式、人才团队可谓企业发展的三驾马车!而股权设计则处于最顶端,占据着支配地位!如果运用不好,导致企业陷入瓶颈、乃至破产!


当下,动态股权让管理者们跃跃欲试。动态股权之所以成为新的焦点,主要在于它的“动”性,可结合不同项目、不同阶段、不同贡献值,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效益的分配,最大程度的保障贡献者的利益,也让敷衍者无法不劳而获。


动态股权



1、动态股权构架如何设置?

2、股权如何做好对内激励、对外融资?

3、股权怎么分?什么时候分?分给谁?分多少?

4、动态股权设计有哪些雷区和底线?

5、家族企业如何完善动态股权构架,进行有效改革?

6、股东进入和退出机制如何设定?

7、如何最大程度保障股东利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