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至木斋 2018-07-13

说文解字弟一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部   009·

010·   011·   012·

013·   014·


说文解字弟二   

015·   016·   017·

018·   019·   020·

021·   022·   023·

024·   025·   026·

027·   028·   029·

030·   031·   032·

033·   034·   035·

036·   037·   038·

039·   040·   041·







042 品(pǐn) 

众庶也。从三口。凡品之属皆从品。丕饮切。

 

贾谊《鵩鸟赋》:“夸者死权兮,品庶每生。”任昉《启萧太傅固辞夺礼》:“君于品庶,示均镕造。干禄祈荣,更为自拔。”这个“品庶”就是“众庶”,意为众人;百姓。《易·乾》“品物流行”,即众物流行。邢侯簋:“锡(赐)臣三品:州人、重人、郭人。”所谓“臣三品”指的是居住在州、重、郭的人的共同体。“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人口”。 


段玉裁注:“人三为众,故从三口。会意。”林羲光《文源》:“按口象物形。”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说:“甲骨文所从之口形偏旁表多种意义,品字所从之口,乃表示器皿。从三口者,以多种祭物实于皿中以献神,故有繁庶众多之义。殷商祭祀,直系先王与旁系先王有别,祭品各有等差,故后世品字引申之遂有等级之义。”例如《汉书·匈奴传》:“给缯絮食物有品,以和亲。”颜师古注:“品,谓等差也。”


官阶的高低也叫“品”,《玉篇·品部》:“品,官品。”《通志·职官略一》:“魏秩次多因汉制,更置九品……后魏置九品,品各置从,凡十八品。”

又引申指品格、德行、风貌。《古今韵会举要·寝韵》:“品,品格也。”通常都说,做人要有品,做事要有格

又引申为格调。《沧浪诗话·诗辨》:“诗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


佛教经论的篇章的量词,在梵文叫“跋渠”(Varga),义译为汉文叫“品”。玄应《一切经音义》十七曰:“跋渠亦言伐伽,此译云部,亦品之别名也。”《法华文句一》曰:“跋渠,此为品也。品是义类义。”


《品部》“文三”。统领两个字,一个是“喦”(niè),多言也。和《言部》的“讘”音义皆同。从品相连。会意。还有一个从品在木上的“喿”(zào)字,鸟群鸣也。和“雧”(集)同意,俗作“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