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近视是可以预测的,只是大部分人不知道!

 mxb08 2018-07-13

科技日报记者 李颖


每到寒暑假,医院最忙的就应该是眼科了,尤其是验光配镜中心,从早到晚人都是乌央乌央的。甭管家长平时有多忙,都想趁着假期把孩子的眼睛调理一下,或矫正或配镜。



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小学生近视率近50%,高中生近视率超80%,大学生近视率甚至达90%。据保守估计,到2020年我国近视患病人口将接近7.04至7.11亿。


“我爸爸妈妈都是近视眼,我很害怕我也戴眼镜,所以我一直在预防。我都不怎么玩手机,但是还是近视了。”11岁的陌陌用手推了推鼻梁的小眼镜,她很不甘心自己又浓又长的睫毛被眼镜挡住,说这话时一脸的不高兴。


是呀,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看电视、玩手机眼睛都没事,自己的孩子只是偶尔为之咋就变成小近视了呢?


与其捶胸顿足感叹老天不公,不如理智点想想这其中原因,没准人家已经检查过了心里有数。“孩子得了近视家长才想到带孩子去治疗,但还有大批没得近视的孩子需要积极地去预防。”北京中医药大学程凯教授对科技日报记者说,“近视是可以预测的,预防要从小抓起。”



小学毕业前

生理性远视储备度数就已经耗尽


“医生关注的是治疗忽略了访问,而在国家层面,尽管不希望孩子过早近视,但采用的方式依然是医疗的方法,没有进行干预。”“程氏针灸”第四代传承人程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恰恰是那些没有近视孩子才是最应该关注的重点,而不是已经近视的孩子。


人的眼睛发育有两个快速阶段。第一个是3-5岁,第二个是12-15岁。这两个阶段被称为视力发育的“黄金期”。


3-5岁:如果在此阶段大量用眼,将促使眼轴迅速加长导致远视储备值减少甚至近视过早发生;12-15岁:此阶段正是孩子大量用眼的时期,如不注意,也会加快眼轴的变长,则易产生近视。


“除了遗传性近视,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远视眼(正向度数)。”程凯解释说,人的眼球发育是由小变大,眼球的直径(眼轴)也是由短变长的。从光学原理解释,人在出生时高度远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球不断变大、变长,视力在18-20岁时才会由远视逐渐变为正视状态。



也就是说,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储备“远视度数”,随着年龄的增大,加上近距离用眼习惯的养成,远视度数被消耗完,就进入了近视的高危人群。例如一个4-5岁的孩子应该有200—225度左右的远视储备,但如果查出来只有100度的远视,那就要采取有效措施好好保护眼睛,因为一不小心近视就来找他了。


“生理性远视储备值不断减弱,是符合正常发育过程的。”程凯解释说,如果孩子的储备值很大,意味着近期可以不用去干预;如果储备值突然减弱,但孩子还没发生真正的近视,这时就要迅速介入,在这个时点进行物理性训练,通过中医穴位刺激使储备值不再继续降低,一旦发现易感的孩子还有下降的趋势,就要加大干预力度,让孩子的视力永远处在临门一脚的状态,不变成近视。


过去,人到了成年时,眼睛发育成为正视眼定型,保留轻度远视度数。但现在,我国青少年大多在还没有成年时,甚至在小学毕业前,远视度数就已经耗尽,“中国青少年整体人群的屈光度数已经严重向近视方向漂移。”程凯表示,孩子在12岁之前都是生理性远视,但不少孩子在小学体检中显示视力正常,说明他们的眼球已经过早发育了。“学生的视力问题在学龄前已埋下隐患,儿童近视预防不仅要监测小学阶段,更要前伸到幼儿园阶段,建立该阶段儿童的视觉发育监测管理体系。”



每天户外运动2小时是良药


尽管近视眼学生的增多与遗传、环境、饮食、用眼习惯等多种因素相关,“但近视的发生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看完一本书,或者过完一个假期就近视了。”在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携手程氏针灸共推的“暖心工程—护眼计划”公益活动上,“爱心护眼计划”专家组组长、眼科专家覃晓漓主任强调,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并未抓住正确的观测时点,及早发现近视趋势,及时开展预防工作。


目前针对近视,除了预知还要预防,主要是从改变一些环境因素入手:


首先,要减少近距离用眼,近距离用眼被认为是影响近视发生发展的首要危险因素;其次,应该尽量减少持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尤其是在车内刷手机、看iPad等,因为在昏暗、晃动的环境下看电子产品,对视力的损伤更大;同时,保证户外活动量。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证实,每天2小时或每周10小时的户外活动能有效降低近视的发病率。因此,倡导青少年积极进行户外活动,沐浴阳光,预防近视。



最关键的是要改正不良的读写习惯:努力做到“一拳一尺一寸”。一拳,说的是看书写字时胸口离书桌一拳。一尺,说的是眼睛要离课本一尺(33厘米)。一寸,说的是握笔手指离笔尖约一寸(3.33厘米)。


覃晓漓建议,3岁及以上孩子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规范的视光学检查,并进行科学的视光学评估。通过对孩子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视力状况的检查,监测出孩子的“远视储备”情况,判定近视高危人群,即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延缓近视的发生或增长速度。


一旦视力异常,要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详细检查。已经近视的青少年,应该尽早到医院进行正规的散瞳验光配镜,不要使用劣质及不合格眼镜,不要轻信网上流传的治疗近视方法。“事实上,真性近视是不可逆转的,发生后只能延缓近视度数增长速度。”



预防近视应社会合力


其实,防治近视也一直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


2016年,国家卫计委、教育部和体育总局曾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关注、缓解青少年近视问题。为此,作为北京市政协委员的程凯在《关于在北京市幼儿园、小学校统一开展视觉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工作》的提案上,呼吁尽快建议青少年视觉监测发育健康档案,从根本上控制近视的发病率。


那什么是视觉发育健康管理档案呢?“近视防治”又如何落实到更加广泛的人群中呢?


记者注意到,近视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高发这件事儿上,并未引起家长们真正的重视。除了弱视、斜视的患儿家长会重视治疗,很少有家长会因为孩子的近视去看病,最多了“配副眼镜就可以了。”



青少年近视“一定要医治”,尤其是高度近视中,会有一部分发展成病理性近视,出现致盲的眼底并发症,而这种情况,眼科医生们认为是“灾难性的”。“大多数患者只会在视力已经非常差的时候才寻求治疗,但情况往往已经不可逆转了。”作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程氏针灸”“第三代传承人程红锋教授,在几十年儿童近视治疗中发现,眼睛与全身多条经脉相联系,“通过梅花针结合耳穴贴敷的方法,疏通经脉,刺激穴位,调整脏腑平衡,从而达到润目明目,缓解视疲劳,维持屈光状态稳定,预防近视发生,控制近视加重的目的。”可惜的是,大多数家长对此并不在意。


程红锋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这项研究不仅得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部、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的支持,同时还用于空军飞行员苗子班学员的视力保护,曾为北京市十几所小学的孩子治疗近视,治疗出了“无近视班集体”。



“干预青少年近视不是单纯的任何人问题,既不是孩子问题,也不是家长的,更不是学校的,是社会综合因素的问题,必须形成社会合力,多部门协调,共同进行干预工作。”程凯也强调,只有抓住儿童近视干预的关键时点,才能取得最大的疗效,产生最大的长远社会效益。


为了让更多的5-12岁的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进行视觉监测和干预,不再受近视的困扰, “程氏针灸”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签订捐赠协议,捐赠50万元人民币作为该项目的资金支持,率先在北京地区开展“暖心工程—护眼计划”儿童视觉发育监测及中医干预公益活动,项目将搭建儿童视觉发育管理线上系统,收集儿童视觉发育监测数据,用梅花针、中医穴位保健等手段未病先防。启动仪式后,家长即可在”程氏针灸“的公众号上申请预约。


“儿童近视的预防不仅是家长重视,更应该引起社会重视。”中国福利基金会健康科技健康公益基金管委会执行主任兼秘书长蔡君翼说,今天的启动只是开始,希望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到这项爱心公益活动中。




来源:科技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