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誠長老 | 走出第一步叫成佛,走完最後一步也叫成佛

 愚人道缘 2018-07-13

一诚长老语录

    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离金刚宝座,实为七日成佛。故事大家看得都老了,觉得修行容易,自己却难,发大愿都不成。殊不知走入佛道也是勇敢至极。佛陀出家前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子,离开王宫之后找到一个修道人修行的地方学习禅定,王子学得很快,不久就证得禅定境界,但王子发现这样的禅定解决不了他的疑惑,于是决定自己苦修。从此每天只吃一麻一粟,这样过了六年之久,仅仅剩下一张皮包着骨头,虚弱得不行了,还是没有解决问题。王子决定放弃苦行,到尼连禅河边洗了一个澡,接受了牧羊女送的羊奶,喝下之后终于恢复体力,找到一棵菩提树,(禅坐)七日终于修成佛。

   大家看佛祖在修行前早已经历万苦千辛,等到成佛后带着弟子四处修行,依然经历千百劫难毁谤,受尽沧桑,始终不改初衷。可知走出第一步的时候便已成佛,走完最后一步的时候也是成佛。

    出家人自称比丘,是为怖魔,每多一个比丘,魔王就少了一个信众,因此出家需要很大的勇气,多不容易。比丘们是佛的弟子,把一切都舍了、布施了,什么都没有,连衣服都穿到处是洞的,饭也吃不上,真是比穷人还穷,个个都非常艰苦,受不住的还俗去,受得住的都有小成,正是从头到尾有始有终的结果。

    禅宗公案里有关于奕尚禅师的故事,他从禅房中出来,听到阵阵悠扬的钟声,立刻被与众不同的钟声吸引了,他仔细聆听,神态极其专注。钟声停了以后,他找到敲钟的新来的小和尚,问他:“今天早上你敲钟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小和尚想了想,说道:“我没有刻意要想着什么,在我还没出家以前,师父告诉我说:‘做什么事都要用心,敲钟的时候想到的只能是钟,因为钟即是佛,只有虔诚斋戒,敬钟如佛,才配去敲钟。’”奕尚禅师称赞他:“你若每日保有今天早上敲钟的禅心,以后你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后来这个小和尚苦修精进,成为著名的悟由禅师。

    人的一生,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从头到尾坚持做完,不要轻易中断。和尚当年在湖南出家时,剃度师脾气不好,经常遇事便拿我出气。有一回,就因为基建的一块石头没有摆正,剃度师骂了我整整二十四小时。我快要受不了了,但还是忍住了。现在想想,谁的烦恼能持续二十四小时啊!师父那样不停地骂我,不是因为心中有气,原来都是为了磨练我。修行要耐得住磨,要有头有尾,才是修行。

    平日里大众生活的环境都很好,没有那么多苦难找过来,再大的磨难不过是短暂的不如意,一时的损失,只要保持正道的心,不去做非法勾当,从头再来又如何。前一阵有位居士的工厂着火了,烧了几千万的物资,来看我的时候依然面带微笑,竟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如此乐观怎能不成事,他那是懂放弃啊。

    生命没有结束之前,成功是不分时间地点、天时地利的,认真的付出,有始有终地做好本分事,终归是有成功的契机在等大家。

                  ——《容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