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有的孩子不沉迷游戏,而你的孩子却视手机为命?这几位大咖将告诉你答案 | 直播预告

 xiaotunwh 2018-07-13


“玩完这局,我就写作业!”家长们,是不是经常听到孩子说这样的话?有的家长也表示:“孩子没有手机就跟活不了似的!一回家手机就不离手,吃饭、上厕所、写作业、睡觉都要拿着手机,见到手机比见到爸妈还亲!”

 

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它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问题,低头族范畴中甚至衍生出了“幼儿低头族”。据了解,我国小学生近视比例为45.7%,初中生近视比例为74.4%,连一岁的孩子都不要玩具要手机,家长拿出手机,哭闹就立马停止了,效果立竿见影……此外,也有数据显示,中国网络游戏人口达4.42 亿,中国青少年首次接触网络游戏的年龄呈日益低龄化趋势。15-18岁青少年中近80%首次触游年龄在14岁及以前,11-14岁青少年中45.0%首次触游年龄在10岁及以前……

 

看到这里,你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手机迷”?暑假已经来临,一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手机大战也已经吹响了号角,你是选择将手机拿给孩子支配?还是坚决让孩子远离手机?孩子天天窝在家里玩游戏该怎么办?如何就手机问题与孩子达成“协议”?



恭喜你!这一次轮到你作为听讲的“学生”,为你解答困惑的专业“老师”已赶往现场,7月14日,一波教育专家、名师将为你解答这些疑惑!这是一场给父母的公开课,让你家孩子的暑假不再被手机所主导。


“DN.A网络素养公开课”重磅推出!

本次“DN.A网络素养公开课”由腾讯社会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技术馆共同主办。该项目由腾讯联合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华中师范大学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权威机构共同发起,旨在通过与高校、专家和第三方机构合作,为孩子们提供科学健康的网络素养课程和学习工具,倡导通过亲子沟通与陪伴和先进的学校教育,让孩子在数字时代健康成长,灿烂绽放。课程亮点提前剧透!(见下文)



孩子需要有父母“不插电”的有效陪伴

著名主持人李小萌有一个6岁的女儿,有一次因为工作太忙,分身乏术,她直接把手机扔给了女儿,让她自己去玩手机,后来女儿就开始主动找她要手机。在满足孩子的诉求和要不要让孩子上网这个难题面前,李小萌也经常像很多父母那样感到纠结。直到她发现,每天坚持拿出1小时的时间有效陪伴孩子,女儿就再也没有主动向妈妈要过手机。小萌将在公开课现场对大家说,“孩子沉迷网络可能是因为缺失父母的陪伴,父母的有效陪伴很重要。”

家庭教育研究者:为什么要和孩子一起做约定

多年研究儿童上网行为的张海波老师可能是比父母更了解孩子的人。他说,如果你还只能用过去“抢手机”“拔电源”和“最后通牒”的老套路来解决家庭手机大战,那么你就OUT了,因为00后和10后这一代人是从出生就被互联网甚至电子屏幕包围的数字原住民。


他说,家长要像从小培养孩子文学素养、艺术素养那样培养孩子的网络素养,像重视食品安全、消防安全那样,关注孩子的网络安全。这是每一个家庭的必修课。具体该怎么做?张海波老师带来了他主编的《家庭网络素养教育指南》,并将现场传授家长应该怎样和孩子一起做上网行为约定。


游戏设计师:为什么我的孩子不沉迷游戏

生活里面不能没有游戏,生活里面不能只有游戏。李涛年少的时候,曾经一度因为沉迷游戏和父亲闹僵。后来他成为了一名游戏设计师。他不但鼓励孩子玩游戏,也帮助孩子挑选高品质的游戏。李涛将分享他的人生经历以及为什么帮助孩子选择适合的游戏是家长的责任。慕尼黑大学博士,心理咨询师高璇也将针对李涛的经历现场剖析:“亲子沟通中有哪些不能踩的坑”。


小学校长:给孩子插上飞往未来的翅膀

北京呼家楼中心小学马骏校长发现:“网络帮助孩子打开了认识世界的窗口。如果家长老师引导得当,孩子非但不会沉迷于网络,还能借助网络工具发现自我,发展自我。”马校长的学生们利用移动互联网搭建无边界的阅读空间;把物联网项目研究成果运用到学校温室大棚的温湿度、水循环的控制;一个曾经口吃的小朋友在网上办脱口秀,还走上了《我是演说家》和TED演讲的舞台……公开课上他将带上这些学生来到现场,听听这些同龄的小朋友们如何在互联网上构筑精彩的“我的世界”,相信他们的创造力也会受到激发!

听筒里的心声: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陪伴

除了嘉宾们的精彩分享,现场还有一整天的精彩活动。家长可以带孩子一起走进一个大型听筒装置,不但能看到亲子交流的视频,还可以和孩子说出悄悄话。走出听筒的那一刻,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吧!为你们的勇气,也为你们都更加了解彼此。

 

好啦,赶紧收藏下面海报坐等直播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