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鱼是一个美好的意象,“鱼藻图”也成为中国绘画中常见的题材。探其原因,鱼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有生殖繁盛、福泽绵绵的含义,后世更取“鱼”的谐音“余”,迎合人们向往生活富余、安定的心理,而在文人士大夫的心目中,鱼悠游自在,是精神自由的象征。 鲤鱼,色彩缤纷,游于江河,景相生动,赤鳞耀金,吉祥富贵之相,自古深得人们喜爱。《芥子园画传》中的画鱼诀写到:‘画鱼须活泼,得其游泳象。见影如欲惊,噞喁意闲放。浮沉荇藻间,清流姿荡漾。悠然羡其乐,与人同意况。若不得其神,只徒肖其状。虽写溪涧中,不异砧俎上。’强调画鱼要画出鱼在水中悠然自若,生动活脱之游弋神态,以表现鱼之生动景象,切勿将鱼画成干鱼! 想要画好水墨鲤鱼,手法上需注重意在笔先与水墨效果的追求。一幅好的水墨鲤鱼画,灵动传神,其蕴含的美在水墨和线条中振荡交响,充盈着国画的灵动。 画鱼,虽然只有几笔,它却包含了中国画用笔之中锋、侧锋;运笔之疾、徐、顿、轻、柔;用墨之焦、湿、浓、淡、清;技法之点厾、工写;及其绘画中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色、色破色、墨破墨的多种技法技巧的综合运用。特别作画是用生宣纸,对所持笔内所含之墨色浓淡及水分饱和程度,必须把握到有数在心。 说完为什么中国的画家喜欢画鱼,而不是画狮子,老虎之类的,再来说到那些画鱼的出名的人。 马文麟 (清代中后期宫廷画家,约在同治、光绪间供职于如意馆。)此册绘鲫、鲤与各色金鱼悠然栖止水草间,生动和谐的自然情趣。画鱼鳞片虽以交叉弧綫表示,略显图案化,但用笔沉稳,并以墨或色层层渲染。金鱼色彩鲜豔,鲫鱼、鲤鱼墨色淡雅,配景水草以富透明感的植物性颜料作没骨法画成,浓淡有致,虚实交替,明丽与清雅兼备。 八大山人(明末清初最著名的画家)“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最著名的画家,朱耷是明室后裔,出身贵族,明亡清兴,他内心是不平衡的,所以他对社会不满,并在他的绘画当中表达了这种情绪,并主要反映在所画动物的眼睛上,比如他画的鹿、鱼、鸟,都是翻白眼的。 他的鱼,是意象派的,充满想象。 人气水彩画家子青左说完这些个古代的,我在列举两个现代画鱼比较火的画家,子青左,本名陈静,成都人,80后画家,毕业于江南大学服装设计专业,进修于清华大学书画高研班,师从水彩画家黄有维,是一位喜欢吃鱼且专门画鱼的美女画家。 高其恒1932年生於广东信谊,自幼酷爱艺术,生性诚恳勤旧,二十岁,於军旅发现自己有绘画天份,即与绘画结下不解之缘,在艰困的环境 中,工作之余勤加学习,参加美工,广告设计,及国画等函授,并获多位名家指导,具有影响最深的是画鱼大师刘狮教授。 玩转文化生活知识,关注【东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买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