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钟耕略 悠荡在真实与虚渺之间的杨得聆水彩

 泊木沐 2018-07-14

杨得聆的水彩作品,澄明轻快、洒脱空灵。

她娴熟地驾驭水的流走性,把光和色在大气中的感觉融化在收放自如的笔触之中了……她的水彩,是从她斑斓沉稳、充满光色愉悦的油画中派生出来的具有实验前瞻性的艺术。

杨得聆以一种介乎具象与意象之间的概念来统御画面的形象,在大笔挥洒的写意表述中,又于聚焦处营造细微的肌理来捕捉观众的视觉。那水色交融下生成的形象所呈现的偶然效果,揭示了她以扎实的造型能力来掌控艺术的随意性。杨得聆的水彩,是从她斑斓沉稳、充满光色愉悦的油画中派生出来的具有实验前瞻性的艺术。

《巴厘岛·游记》NO.1 38x38cm 2016

《巴厘岛·游记》NO.2 38x38cm 2016

《巴厘岛·游记》NO.3 38x38cm 2016

水彩和油画本来就有着姐妹般的关系。然而,杨得聆的水彩与她的油画走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她的油画最早受印象派着色的影响,尤其对波纳尔的风格深入研究。其作品光色层次和谐丰润,她在借鉴波纳尔绘画特色的同时,努力寻求开拓个人的发展方向。

杨得聆在艺术探索路向上,水彩看来是她作为实验先锋的称心媒材。她的油画虽然在追求一种朦胧虚松的画面效果,但基本仍在具象的范畴。可是她的水彩却超越了现实形象的羁绊,在概略色面的溶合中,在水渍流痕的交织中,试图探索一种超乎象外的境界。

《巴厘岛·游记》NO.4 38x38cm 2016

《巴厘岛·游记》NO.5 38x38cm 2016

《巴厘岛·游记》NO.6 38x38cm 2016

杨得聆的水彩绘画不同于我们常见的两种水彩画风类型:

其一是上世纪初最早源自广东李铁夫先生留美归国时带回的水彩画风,他把中国传统艺术的水墨写意笔法融汇到萨金特水色交融、潇洒悦目的湿画法中。虽然其运笔偏于写意,但描绘仍离不开写实的视象。其后,一些留欧学艺先驱以及在国内衍生的相类水彩风格,均发源自李铁夫这一脉,俨然成为中国水彩艺术发展的主轴。

其二是源自广州美院教授王肇民先生的干画法,王先生的画风显而易见地受塞尚平面色块和形体分解的理念所启迪,与铁夫的淋漓尽致相径庭。上世纪八十年代伊始,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源源涌进,促成了王肇民水彩画风被广泛地开拓与继承的机遇,嗣后在南方画坛形成一可观的板块。

杨得聆的水彩作品,在水色淋漓的概略挥写中把真实的形象融化为一种意象表述的风格,在上述两种代表性的画风之间开垦出一片个人的天地。它具有西方现代水彩的语言特色,又有中国传统艺术泼墨式的淋漓视觉效果。它带给观众一种澄怀愉悦、超脱浮生的安适感。

《匆匆》NO.1 76x56cm 2016

《匆匆》NO.2 76x56cm 2016

《匆匆》NO.3 76x56cm 2016

水彩虽然是一独立画种,但某些作品在特定的情形下又可归入素描一类,西方当代素描艺术经常把水彩媒材的作品包括在内。如果我们追溯西方早期的水彩,大都是在铅笔线性的素描稿上着色,水分不多,色调比较单一,甚至让画面留下许多铅笔线条的痕迹,可见其与素描关系之密切。素描艺术除了它所特有即兴性、亲昵性之外,其实验性和探索性则是不可忽视的功能。杨得聆的水彩与油画并行不悖,然而她的水彩是走在前面的,它的角色就如一位艺术的探索者和实验者,其搜索的资讯和试验的成果自然反馈到油画创作之中。

因此,杨得聆近期油画艺术的突进,正揭示了她在水彩领域中努力获得的新成果。

我们在观赏她的水彩画作时所获得的快感,犹如在观赏一泓澄澈透底的湖水,那光色折射时所产生的影象,悠然荡漾在真实与虚渺之间。

钟耕略:著名旅美艺术家、评论家、策展人

《流淌的时光》NO.2 40x35cm 2016

《流淌的时光》NO.3 40x35cm 2016

《流淌的时光》NO.4 40x35cm 2016

《流淌的时光》NO.5 40x35cm 2016

《流淌的时光》NO.6 40x35cm 2016

《流淌的时光》NO.7 40x35cm 2016

《帕劳游记NO.140x80cm 2016

《帕劳游记NO.240x80cm 2016

《觅》之一77x45cm 2016

《觅》之二77x45cm 2016

《觅》之三77x45cm 2016

《觅》之四77x45cm 2016

《屋檐一角》19x29cm 2010

《风景之二》29x32cm 2010

《夏日的巴厘岛庭院》27x25.5cm 2014

《微观小野花》26x22.5cm 2015

《新绿》27.5x34.5 cm 2012

《静物之三》19x25.5cm 2011

《角落》19x24cm 2010

《影》35x25cm 2015

《清晨》35.5x22.5cm 2015

《雨将至》39.5x24cm 2015

《晨光》40x40cm 2015

杨得聆|我与水彩

我的水彩作品表现手法是意象的、朦胧的。

每当我面对景象的时候,自然地对气氛有着一种莫名的敏感。然而,光有感性是不足以驾驭画面的,在下笔之前,我还需要理性的思考作铺垫,简化景象中的形与色,提炼主与次的关系;然后随兴运笔,在看似大片的纯色域中寻找微妙的变化,营造水色交融的空气感。

这一切都得益于过往在学院中油画写实的严格训练,那是“工”的积累。我的水彩写生多以“意象”的绘画观来呈现具象的内涵,表面上看两者截然不同,而内里却是相关联的。因此,“意”与“工”实质上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

杨得聆艺术简历:

1981年生,200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广州美术学院专业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第二、第三届广东青年画院画家。

2016

入选“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展(写实展)”

入选“第四届中国写实油画邀请展”

入选“广东第六届当代油画艺术展”

2015

获“亚洲美术双年展” 优秀奖

入选“广东省第七届水彩粉画展”

入选“品象——广东小幅油画邀请展”

2014

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 优秀奖

获“中国梦·南粤心——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优秀美术作品展” 优秀奖

入选“广东第五届当代油画艺术展”

2013

获“传承文化 翰墨中华”五省市青年书画作品巡展 最佳作品奖

入选“绘画的品格-2013中国油画展”

入选“意·境——中国当代油画作品邀请展”

入选“广东省第五届水彩粉画展”

2012

获“广东青年美术大展” 优秀奖

入选“鼎新华南——吾土吾民油画邀请展”

入选第三届“挖掘·发现——第三届中国油画新人展”

获“广州第二届速写展” 优秀奖

2010

入选“现实·超越--2010中国百家金陵画展”

入选“广东第四届当代油画艺术展”

2009

入选“庆祝建国60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

2008

获“第三届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创作大赛” 优秀奖

入选“中国油画写生作品汇展”

入选“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

入选“广东第三届当代油画艺术展”

2007

获“第二届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创作大赛” 优秀奖

获“中国岭南油画·雕塑2007巡回展” 优秀奖

入选“2007首届中国青年百人油画展”

2006

获“广东美协成立50周年·广东美术大展” 金奖

获“第六届广州美术学院王嘉廉奖学金” 一等奖

2004

获“第十届全国美展” 优秀奖

获“第四届广州美术学院王嘉廉奖学金”二等奖

2003

获“第三届广州美术学院王嘉廉奖学金”二等奖

收藏

作品被中国油画学会、广东美术馆、广东画院、岭南画院、莞城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及私人收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