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最新公布:汝窑的七大误区

 洲upi6oofv9q93 2018-07-14


 


  文化传家,富过万代!                      慧眼识宝,点石成金!               

     古玩鉴定技术培训,承办各类展会,交换,交流,推广,寻宝,找古玩艺术品管家式服务,商务合作,文创项目开发合作

尽可在禾璧典藏留言搞定   



  误区1:

有一天宋徽宗做了个梦,梦醒之后吟出“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 来”的  诗句,指示工匠按照雨后天空的颜色烧造汝窑瓷器。

  这大概是关于汝窑瓷器最经典、最美丽的错误。“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这两句诗,最早出自明代人谢肇淛(音浙)的《五杂俎》。

▲《五杂俎》,吴航宝树堂藏板,明刊本

  《五杂俎》卷12记载:“(柴窑瓷器)世传柴世宗时烧造,所司请其色,御批云:‘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文中的柴世宗就是后周世宗柴荣。传说他命人烧造的一批瓷器,仿照雨过天青色,被称为“柴窑”。

  很遗憾,不是。

  误区2:

  汝窑的烧造年代只有宋徽宗时期的20年。

  这种说法也是宋徽宗赠送的粉丝滤镜在作祟。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南省的考古人员对宝丰清凉寺窑址进行了多次发掘,基本上肯定宝丰清凉寺窑址始烧于宋初,在北宋晚期达到鼎盛,金、元时期继续烧造,约停烧于元末。

  而严格意义上的天青釉瓷器,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汝窑瓷器,创烧的时间约在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停烧于北宋晚期,可能是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间。

▲ 清凉寺窑址分期表

宋哲宗:没想到吧!

  误区3:

  汝瓷在宋代只有皇宫里的人能用,其他人不能用!

  这种“贡瓷”的制度,与明清时期御窑厂“落选品一定要打碎埋起来”的做法大不相同。正是依靠贡瓷制度,天青釉汝窑瓷器才能够进入市场,自由流通。

  南宋《百宝总珍集》里还收录了一首佚名诗作,直截了当地说出汝窑很值钱:“汝窑土脉偏滋媚,高丽新窑皆相类,高庙在日煞直钱,今时押眼看价例。”

  误区4:

  汝窑的釉里到底有没有玛瑙?

  再来说说汝窑以玛瑙末入釉的话题。

  宋代的汝州本来盛产玛瑙,宋史中有很多关于汝州进贡玛瑙的记载。在清凉寺窑址2015年的发掘中,更出土了废弃的玛瑙矿石,成为汝窑“玛瑙入釉”的有力证据。

▲ 玛瑙矿石,2015年清凉寺窑址出土

  2017年,丁银忠等人将清凉寺窑址出土的汝瓷样品磨成薄片进行显微观察,在样品中也发现了结构与玛瑙相似、疑似玛瑙的物质。

▲ 左图为样品的显微结构图,右图为玛瑙的显微结构图,可以看出二者有相似之处

  误区5:

  汝窑瓷器只有天青色一种颜色。

  很多人一提到汝窑,就条件反射地想到天青色。至于天青色是一种什么样的颜色,大概只有拿博物馆藏品或图录来举例子了。

  如果这个“汝窑”指的是宝丰清凉寺窑址,那么这种说法简直是大错特错。清凉寺的窑场从宋初一直营业到元代,除了烧造汝窑瓷器,还生产了大量的民用瓷器,什么青釉白釉青白釉黑釉,通通都有,跟其他地区的窑场没有什么两样。

▲ 青釉菊纹碗

▲ 青白釉菊瓣纹盒盖

▲ 青釉菊瓣纹盘,以上三器均为宝丰清凉寺窑址出土,图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官网

  即使把范围缩小到天青釉汝窑瓷器,它们的颜色还是非常丰富。烧造温度、窑内氧气含量等多种因素的差异,使得同一种釉料最终呈现出不一样的颜色。

  这是窑址出土、处于探索阶段的汝窑瓷片:

▲ 鹿纹盆底,宝丰清凉寺窑址出土

  这是1987年在窑址附近窖藏坑出土的鹅颈瓶(图自河南博物院官网):

  馆藏的传世品,在背景色相似的情况下,依然有肉眼可以分辨的色差:

▲ 大英博物馆藏汝窑笔洗

▲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汝窑三足樽承盘

  这是考古出土的成熟期汝窑瓷器圈足(图自《宝丰清凉寺汝窑》彩版七三):

  就连用作科技分析样品的汝窑瓷片,也不能保证发色的完全一致:

图自《清凉寺汝官窑青瓷釉料的科技探讨》

  可见天青色也是色彩斑斓的天青色呢。

  所以,现在关于汝窑的研究论著中,有很多都采用“天青釉瓷器”的说法,把重点转移到釉料的成分上,避开了瓷器发色不同的问题。

  误区6:

  汝窑瓷器都是小巧精致的,没有大型器物。

  在我们的印象中,汝窑器物走的都是“小而美”的路线,器物的尺寸一般是十几二十厘米的袖珍款,但窑址发掘的成果又双叒叕刷新了我们的认知!比如说高30多厘米的龙纹大瓶:

  ▲ 汝窑龙纹瓶,高30.4厘米,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大家可以比一下这个器物实际有多高

  据参与窑址发掘的人员表示:窑址里还出土了很多高度超过30厘米的熏炉、套盒等大型器物哟~有没有感觉汝窑的人设从娇小文静的贵族少女秒变粗犷女汉子……

  误区7:

  每件汝窑瓷器都晶莹明澈、毫无瑕疵。

  汝窑在烧造工艺上的缺陷,不要太明显啊!

  比如说一眼就能发现的开片,是由于胎和釉的膨胀系数不同、在烧造冷却时的收缩率不同导致的。也许有人会说开片是缺陷美的典型,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它首先是一种缺陷,然后才能谈得上“缺陷美”。

▲ 台北故宫藏汝窑莲花式温碗局部,可以看到明显的开片

▲ 同样是台北故宫收藏的纸槌瓶,不放局部也可以看到开片

▲ 北京故宫收藏的汝窑器物也同样有开片哟

  如果再多看几眼还会发现,很多汝窑器物上都有小黑点,学名叫做缩釉点:

▲ 莲花式温碗的俯视图,看见碗底的一个小点了吗?那不是手机屏幕上的灰尘而是缩釉点

▲ 大英博物馆藏汝窑盏托,从这个角度看能看到3个缩釉点

▲ 台北故宫藏汝窑椭圆小洗,左下角那一大块缩釉已经不能用“缩釉点”来形容了

  缩釉点的形成,是由于釉料中有灰尘或配方不够完善,烧造时形成大量气泡,从熔融的釉中逃出;如果釉的流动性不好,不能及时流到气泡逃离的地方填平釉面,烧造完成的瓷器上就会出现小坑,看起来是个黑点。而在瓷器制作水平总体较高的清代、近现代,瓷器上不常出现缩釉点这一类缺陷。

  汝窑瓷器如梦似幻的釉色给了我们巨大的遐想空间,关于汝窑的各种故事更是因文艺皇帝宋徽宗的插足而染上了文艺的色彩。然而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大量的事实证明,汝窑与其他的宋代瓷窑一样,有着从模仿到创新、从幼稚到成熟的发展历程。

  它所在的宝丰清凉寺窑场,既不是因宋徽宗的一个梦而横空出世,也没有在靖康之变中烟消云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