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荀鹤《自叙》赏析

 江山携手 2018-07-14
《自叙》杜荀鹤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这首七律,诗人写自己身处黑暗世道、有志难伸,怀才不遇、走投无路的困境和内心的烦扰。通篇夹叙夹议,评论时事,申述怀抱,满纸韵味,生动感人。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首联是说,酒瓮琴书终日与日渐衰病的身体相伴,虽然我熟知世道人情但也乐于孤寂清贫。
诗的首联概述自己的处境和处世态度,首句新颖活脱,逼真的勾画出一个当时封建社会失意潦倒的知识分子形象。他只有三件东西:借以浇愁的酒瓮,借以抒愤、寄情的琴和书,诗人是多么贫寒、孤寂啊!可是诗人对这种贫苦生活所抱的态度,却出人意料,他不以为苦,反以为“乐”——“熟谙时事乐于贫”。原来他乐于贫是出于对晚唐社会的昏暗现实非常熟悉。“熟谙”一词,概括了诗人的长期不幸遭遇,也暗示出上句“病身”是怎样造成的。“乐于贫”的“乐”字,表现出诗人正直的性格和高尚的情操。这样正直、高尚的人,不能乐于为国施展才华,而只能乐于贫,这说明统治已经黑暗到了极点,世事不可为,旧社会体制处于大崩溃的前夜,统治者的丧钟已经敲响。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颔联是说,我宁愿安守穷困,做天地间一个隐逸的诗人,决不投身官场,窃取俸禄。
在颔联中,诗人进一步表明乐于贫的心迹。这一联警句,上下对仗,一取一舍,泾渭分明,斩钉截铁,震慑人心。这种掷地作金石声的语言,进一步表现出诗人不同世俗同流合污的冰清玉洁的品格。
“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颈联是说,吟诗作赋时不忘济世救物,可叹的是,世道黑暗,人情深险,不能容忍正直本质。
诗人说宁愿作“闲吟客”,“吟”什么呢?第五句作了回答。诗人困于蒿莱,也并未消极避世,而是始终不忘国家和人民所遭受的灾难。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救物济世的热忱。正因为他的诗“多主箴刺”,而不能为世所容,以致“众怒欲杀之”(见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所以诗的第六句深深慨叹:“世情奈值不容真”!“真”,指敢于说真话的正直有见之士。“不容真”三字,深刻揭露了人妖颠倒,是非混淆的当时社会生活的本质。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和高潮。诗人单刀直入,揭示志士仁人和黑暗社会之间的尖锐矛盾。
“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尾联是说,平生肺腑之言无处诉说,如今老矣,苍颜白发,只能循身世处,做一个隐逸之人。
诗的最后两句,以苍凉悲愤的语调作结。诗人一生,怀才不遇,壮志莫酬,内心的痛苦,无处诉说;祖国唐朝虽大,却没有正直之士容身之地,无奈只好遁身世外,做一个隐逸之人。读到这里,我们仿佛看到白发苍苍的诗人,忧国忧民,愁容满面,仰天长啸,老泪纵横。
这首诗以议论为主,但议而不空,直中见曲,议论同形象相结合,并且议论中饱和着浓郁的感情,字字句句沛然从肺腑中流出,充满着悲愤和激情。在谋篇布局上构思精巧,结构层层推演,环环相扣,步步深入。随着层次的推进诗人的形象越来越鲜明;诗人感情的波涛,后浪催前浪,逐步推向高峰;诗的主旨也一步一步开拓、深化,进入佳境。
附录《自叙》杜荀鹤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译文
酒瓮琴书终日与日渐衰病的身体相伴,虽然我熟知世道人情但也乐于孤寂清贫。
我宁愿安守穷困,做一个天地之间的者,决不投身官场,成为世间利禄之人。
吟诗作赋时不忘济世救物,可叹的是,世道黑暗,人情深险,不能容忍正直本真。
平生肺腑之言无处诉说,如今老矣,苍颜白发,只能遁身世处,做一个隐逸之人。

注释
⑴乾坤:天地间。
⑵窃禄:盗窃官俸,犹言尸位素餐。
⑶诗旨:作诗的意旨。
⑷救物:拯救百姓。
⑸值:遇。
⑹吾唐:唐人称本朝。
⑺逸人:避世隐居者。

杜荀鹤《自叙》赏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