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迟到530年的葬礼,名画背后的故事

 老骆驼4753 2018-07-14


2015年3月24日的中国日报有这样一条新闻:

 英国理查三世是金雀花王朝的最后一位国王。1485年,理查三世死于和亨利·都铎的交战中,随后被匆匆埋在一个荒废已久的修道院中,连棺材都没有。在逝世530年后,理查三世终于迎来了他的国王葬礼。

3月22日,英国莱斯特郡上百人走上街头,见证这位中世纪国王的迟到的葬礼。当天,一辆灵车运载着装有理查三世遗骸的棺椁,穿过莱斯特郡的乡村地区抵达博斯沃思,也就是理查三世的战败之地。车队两旁人群簇拥,现场鸣放21响礼炮以表达对王室的敬意。


一队人员护送载着装有理查三世遗骸的棺材的灵车


这位理查三世为什么葬礼迟到了530年?

且看《名画之谜·历史故事篇》是怎么解读的:



 

消失的少年们


 2012年2月,一个重大发现震惊世界。英国莱斯特大学的研究小组于前一年在当地停车场地下发现的遗骨——具有明显的脊椎侧弯症状、脊椎骨间刺插着金属质地的箭头、头盖骨上有裂缝——经过DNA鉴定,被确认属于理查三世(Richard Ⅲ)。
  理查三世是世界史课本中也曾提及的“玫瑰战争 ”(1455~1485)的中心人物。这场战争是金雀花王朝的两个旁系家族[兰开斯特公爵(Duke ofLaneaster)与约克公爵(Dukeof York)]为了争夺王位而引发的内战,这场自相残杀的丑陋闹剧从爷爷辈一直延续到曾孙辈,前后长达30余年。


要说这场战争为何会被冠以如此优雅的名称,那是因为敌对的双方,兰开斯特家族与约克家族的家徽分别是红玫瑰和白玫瑰。两方势力在不断拉拢有实力的贵族入伙、你争我斗相持不下的过程中,英格兰的王位好似比赛场上的足球一样,在两支队伍的脚下传来传去。战争的后半段,约克家族的德华四世(EdwardIV)摘掉了之前戴在兰开斯特家族头上的王冠,并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君临英格兰。在他病故后,弟弟理查三世很快登基继位。


  然而1485年,就像一战定天下的关原之战一样,在决定成王败寇的博斯沃思战役中约克家族最终落败,玫瑰战争至此结束。据说理查三世的遗体被剥光衣服运到莱斯特郡示众后,就被草草埋葬在圣方济各教堂的圣歌队座席下面。不久,这座教堂被夷为平地,一代君王的葬身之处几乎成了无法解开的世纪之谜。


佚名画家《理查三世》


  不过当地大学的研究小组根据古代地图挖掘了莱斯特郡的一个停车场,并在此处发现具有明显特征的骸骨。

  一位500多年前只在王位上待了两年的英格兰国王的遗骨为何会让爱好历史的英国人甚至全世界雀跃不已?其实这全都是大文豪莎士比亚的功劳。这位伟大的剧作家在戏剧中将理查三世塑造成魅力十足的反派角色,令传奇的玫瑰战争更添芬芳异香。戏剧《理查三世》(Richard Ⅲ)是莎士比亚初期的作品,虽然内容不免有些粗糙草率,却与后期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的影响力不相上下,剧中台词也被其他文献著作频繁引用。
  这是一个充满节奏感的故事,也是一次经典台词的盛大宴会。
  在第一幕开始时最先登场的理查如此独白道:“我既被卸除了一切匀称的身段模样,欺人的造物主又骗去了我的仪容,使得我残缺不全,不等我生长成形,便把我抛进这喘息的人间,加上我如此跛跛踬踬,蛮叫人看不入眼,甚至路旁的狗儿见我停下,也要狂吠几声。……既然无法由我的春心奔放,趁着韶光洋溢卖弄风情,就只好打定主意以歹徒自许,专事仇视眼前的闲情逸致了。” 真是让人不住期待接下来情节发展的恶人宣言啊!与自嘲自怨的台词不同,理查不但拥有不可撼动的强烈自信,还具备幽默感。除了脑袋灵光外,从最终一幕的战争场面也能看出他是一位勇猛果敢、不负骑士之名的勇者。在战争场面中,著名的“一匹马!给我一匹马!”的台词也让观众热血沸腾。“我已经用我这条命打过赌,我宁可孤注一掷,决个胜负!我以为战场上共有六个里十满(指日后的亨利七世)呢,今天已斩杀了五个,却没有杀死真正的他——一匹马!给我一匹马!我的王位换一匹马!”而后,理查轰轰烈烈地死在了战场上。


  在第一幕与第五幕之间的段落里,莎翁悉数列举 了这位残疾君主凶残暴虐、厚颜无耻的斑斑劣迹:他毫不犹豫地将长兄克拉伦斯公爵(Duke of Clarence)浸入酒桶溺死,暗算一直协助自己为非作 歹的手下,把自己的母亲视为淫妇……然而,如此没有节操的人居然能一直获得他人的信赖,就连公公、 丈夫都死在他手里的女人,一开始虽然也对他深恶痛 绝,甚至对着他吐口水,但最后竟然答应了他的求婚 。不久这位悲催的王妃因为成为理查的绊脚石而被毒杀了。
  不过,另一桩冷酷恶事才是理查三世最令人发指 的罪行——暗杀年幼的侄子们。作为兄长的前任国王爱德华四世未能看破理查的邪恶本性,因而在死前指 定他为王储的监护人。理查立即答应让兄长的长子爱德华未来登基成为爱德华五世,同时却下令请王储移居伦敦塔直至继承大统,爱德华的弟弟也一 同前往。
  起初王子们非常不情愿,表示哪儿都可以去就是 不去伦敦塔,然而势单力薄的年幼王储被隔离起来, 无法见到能够保护他们的人,最终只好屈从于叔父的安排。剧中两位王子的形象聪明可爱,而理查则在一 边幽幽地说出这样的旁白:“俗话说得好,幼时聪明 的人总是短命。”还说:“春天来得越早夏天就越短 !” 就这样,13岁的哥哥与11岁的弟弟被一起监禁在伦敦塔中。


《塔中王子》是德拉罗什用爱德华五世 和其弟弟失踪的题材创作的画,

生动地再现了被囚困在伦敦塔内两兄弟面临死亡时的恐惧与无奈的心情。


不久理查安排杀手残忍杀害了两兄弟,并 将尸体秘密埋藏在塔内。然而奉命行事的杀手对自己 的行为非常后悔:“他俩的枕边放着一本祈祷书,让 我险些心头软下来,然而可恶!那魔鬼忽然出现了! ”“我们把开天辟地以来前所未有的美丽人儿、天公 的精心杰作,竞一手给闷死了。” 

不过这一切对理查来说,不过是“良心这种话只 有胆小鬼才说”罢了。


处理了两名侄子后,他立即为 自己戴上王冠登基成为理查三世,并向议会提出已故王兄的儿子们都是私生子,从一开始就没有王位继承 权,这种谬论最终得到了议会的认可。同时,理查想纳死去两兄弟的姐姐,也就是他的侄女伊丽莎白为新妃,因而恬不知耻地前去游说伊丽莎白的母亲(王兄 的遗孀),不仅篡夺王位还妄图霸占美人(结果后来 丽莎白成为博斯沃思战役的胜者——亨利七世(下图)的王后 )。

  ……


英格兰国王亨利七世画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