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隐《自遣》赏析

 江山携手 2018-07-14
《自遣》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罗隐仕途坎坷,十举进士而不第,于是作《自遣》。这首诗表现了他在政治失意后的颓唐情绪,其中未必不含一点愤世嫉俗之意。这首诗历来为人们传诵,除反映了旧时代的知识分子一种典型的人生观外,尤其不容忽视的,是诗在艺术表现上颇有独到之处。
这首先表现在诗歌形象性的追求上,乍看起来,这首诗无一景语,而全属率直的抒情。但诗中所有情语都不是抽象的抒情,而能够给人一个具体完整的印象。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一有机会便唱否则即罢休,愁恨全然不理照样乐悠悠。
首句说不必患得患失,倘若直说便抽象化、概念化。而写成“得即高歌失即休”那种半是自白、半是劝世的口吻,尤其是仰面“高歌”的情态,则给人具体生动的感受。情而有“态”,便形象化。次句不说“多愁多恨”太无聊,而说“亦悠悠”,也就收到具体生动之效,不特是为了押韵而已。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小诗的后两句是说,今天有酒就喝个酩酊大醉,明日有忧虑就等明天再愁。
这两句更将“得即高歌失即休”一语具体化,一个放歌纵酒的狂士形象呼之欲出。这,也就是此诗造成的总的形象了。仅指出这一点还不够,还要看到这一形象的独特性。这里取象于放歌纵酒,更带迟暮的颓丧。“今朝有酒今朝醉”,总使人感到一种内在的凄凉、愤嫉之情。这样的情感既有普遍性,其形象又有个性化,所以具有典型意义。
这首诗艺术表现上的成功之处,则在于复迭中求变化,从而形成绝妙的咏叹调。一是情感上的复迭变化。首句先括尽题意,说得时诚然高兴,失时也不必悲伤;次句则是首句的补充,从反面说同一意思:倘不这样,“多愁多恨”,是有害无益的;三、四句则又回到正面立意上来,分别推进了首句的意思:“今朝有酒今朝醉”就是“得即高歌”的反复与推进,“明日愁来明日愁”,则是“失即休”的进一步阐发。总之,从头至尾,诗情有一个回旋和升腾。二是音响即字词上的复迭变化。首句二、六字(即)复迭;次句是紧缩式,意思是多愁悠悠、多恨悠悠。三、四句句式相同,但三句中“今朝”两字复迭,四句中“明日愁”三字复迭,但前面的“愁”属于名词,后面的“愁”是动词,词性有变化。可以说每一句都是复迭与变化并行,而每一句的表现又各各不同,把复迭与变化的手法运用的尽情尽致,在小诗中是最突出的。
由于这首诗的独到之处,千年以来一些穷愁潦倒的人也许不能背诵它的全诗,也许忘记了作者,唯独“今朝有酒今朝醉”一句冷不旁的会冒出来。
附录《自遣》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译文

一有机会便唱否则即罢休,愁恨全然不理照样乐悠悠。
今天有酒就喝个酩酊大醉,明日有忧虑就等明天再愁。

注释
得:指得到高歌机会。失:指失去这个机会。
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
今朝:今日。

名家点评

《带经堂诗话》:"恶诗相传,流为里谚,此真风雅之厄也。如'世乱奴欺主,时衰鬼弄人',唐杜荀鹤诗也。'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当',罗隐诗也。……'闭门不管庭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张',南宋陈随隐自述其先人藏一警句二为真西山、刘漫塘所赏击者也。"

罗隐《自遣》赏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