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交通安全教育小组怎么做?完整小组案例与你分享

 汐钰文艺范 2018-07-14


 

“小小安全出行家”交通文明小组



1

 小组基本情况


(一)小组名称:“小小安全出行家”交通文明小组

(二)服务对象:创业路社区青少年

(三)参与人数:8人

(四)工作员姓名:关杜娟


2

 小组目标


(一)整体目标:

普及社区青少年交通安全知识,并养成安全出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二)具体目标:

1、100%的组员都能习得三条及以上的交通法则

2、100%的组员都能习得三种及以上的安全出行方式

3、100%的组员都能认识三种及以上交通标志图

            

3

 小组理论的内容及运用


(一)理论内容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有使用符号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人不是消极地接受外界刺激,而是积极地对这种刺激做出选择、组织和转换,据以调节自己的行为。社会学习论还特别强调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而且也受到观察的影响。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称为观察学习。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的,正因为人类具有观察学习的能力,所以人们能很快学到大量的复杂行为模式。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以观察学习为核心而建立的。


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这种角色扮演能力包括:

(1)理解常规姿态的能力;

(2)运用这一姿态去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

(3)想象演习各种行动方案的能力。

 

(二)理论运用


社会学习理论:本次的小组运用播放交通安全教育宣传片和演讲绘本故事这两个手法,让组员在观看交通安全教育宣传片和绘本故事的过程中,通过对影片的中的片段和老师演讲,让组员观察了解交通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学习如何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角色扮演理论:本次小组设计的角色扮演环节其作用在于帮助组员获得运用和解释有意义的姿态的能力,即意味着组员可以通过在本次小组中其他人发出的姿态来解读这些人的意向和行为,有利于组员更好的理解交通安全行为并运用在实际的生活中。


4

 小组过程


(一)小组计划


节次/日期/时间

目标

主要内容

所需物资

第1节

2018年3月3日

9:30-11:30

(认识我、认识大家)

1、组员知晓本次小组的目的及内容

2、组员相互认识、营造良好的小组气氛

1、社工的自我介绍(5分钟)

2、活动的内容介绍(10分钟)

3、组员自我介绍,相互认识(10分钟)

4、破冰游戏(30分钟)

5、制定小组规范(20分钟)

6、儿童教育动画片——交通安全一(10分钟)

7、分享观看感(20分钟)

8、小组总结(10分钟)

9、预告下节活动(5分钟)

签到表

横幅

A4纸

椅子

表情包

投影设备

U盘

剪刀

胶带

第2节

2018年3月10日

9:30-11:30

(踏进绘本世界)

1、组员了解不遵守交通规则所带来的危害。

2、组员掌握三种安全出行方式

3、组员掌握三种交通标示图

1、回顾上节活动(5分钟)

2、本节小组活动的目标及流程介绍(10分钟)

3、儿童教育动画片——交通安全二(10分钟)

4、针对不遵守交通安全的危害行为组做分享(10分钟)

5、绘本故事演讲——出门我会更小心(看懂交通标示、过马路时要注意什么、预防交通事故的好习惯、如何安全的骑单车,30分钟)

6、结合自己对绘本人物的行为认知做出分享(20分钟)

7、学习交通标志图(20分钟)

8、小组总结(10分钟)

9、预告下节活动(5分钟)

签到表

横幅

投影设备

U盘

椅子

交通标志图

胶带

剪刀

展板

第3节

2018年3月17日

9:30-11:30

(踏进绘本世界)

1、组员掌握三种安全坐车的方式

2、组员掌握三种交通法规

1、回顾上节活动(5分钟)

2、本节小组活动的目标及流程介绍(10分钟)

3、儿童教育动画片——交通安全三(10分钟)

4、分享影片中人物正确出行的观后感(10分钟)

5、绘本故事演讲——坐车我会更小心(安全带和安全座椅及相关法规、搭乘公交车及相关法规、搭乘地铁及相关法规,30分钟)

6、结合自己对绘本人物的行为认知做出分享(20分钟)

7、学习交通法规(20分钟)

8、小组总结(10分钟)

9、预告下节活动(5分钟)

签到表

横幅

投影设备

U盘

椅子

交通标志图

展板

剪刀

胶带

第4节

2018年3月24日

9:30-11:30

(初尝认知与行为转换的甜果)

1、组员从小组中获得新的人际交往

2、组员把认知转变为行动

1、回顾上节活动(5分钟)

2、本节小组活动的目标及流程介绍(10分钟)

3、儿童教育动画片——交通安全四(10分钟)

4、分享对影片中各人物行为的认知(10分钟)

5、角色扮演体验——安全过“十字路口”(组员每人先选定自己所要扮演的人物形象,例如交警、机动驾驶人员、路人等,模拟在“十字路口”中,各人物的任务,工作人员会在组员进行扮演的过程中,出现交通标志图、红路灯、斑马线等,考验组员的处理能力,30分钟)

6、分享自己在体验安全过“十字路口”的行为认知和转换(20分钟)

7、小组总结(10分钟)                   8、预告下节活动(5分钟)

签到表

横幅

交通十字路口绘制图

警戒线

剪刀

胶带

A4纸(白色6张、绿色四张)

2套交警服及配套装备

 

第5节

2018年3月31日

15:00-17:00

(做自己的小小安全出行家)

1、处理组员的离别情绪与感受

2、协助组员保持小组经验

1、回顾上节活动(5分钟)

2、本节小组活动目标和流程介绍(10分钟)

3、儿童教育动画片——交通安全五(10分钟)

4、分享观后感(10分钟)

5、复习交通标志图(20分钟)

4、交通知识竞答(20分钟)

6、颁发奖品(5分钟)

5、分享自己的收获(20分钟)

6、小组总结(10分钟)

7、填写意见反馈表(10分钟)

签到表

横幅

胶带

剪刀

交通标志图

展板

交通知识竞答题

奖品

意见反馈表

 

 

(二)小组发展状况


1、小组初期阶段的发展状况(第1节)


在小组的初期阶段,由于初入小组,组员往往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一些什么,在行为上比较的对社工的依赖比较强,只知道按照社工布置的任务去做。因此组员在相互介绍自己的过程中,表现的是比较腼腆的。在做自我介绍阶段,起初组员都是比较沉默或是观望其他组员的自我介绍,在社工的介入后,小组组员都一一对自己进行了介绍。破冰游戏阶段,考验的是团队的合作能力,也是增进组员相互认识、消除陌生感的重要环节。


组员玩破冰游戏的时候都是比较的积极的,破冰游戏的趣味性是吸引组员快速积极参与的重要因素,在考验组员相互协作的时候,组员之间也是相当的投入,对自己的队友更是抱有比较高的期望,组员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也比较的多。通过前期的磨合,小组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结构。

 

2、小组中期阶段的发展状况(第2节、第3节、第4节)


小组中期阶段,组员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会比小组初期有明显的提高,对小组具有较强的认同感,在小组活动的分享体验环节中能够做到主动地发言。随着组员与组员、组员与社工、组员与绘本老师的互动增强,在参与互动环节的时候,组员能够在小组里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但是在此过程中,根据小组内部也会发生权利、地位的争夺。在绘本故事演讲环节中,一些组员就会争先表现自己,不给他人表达的机会,一旦约束了这种行为,该组员就会表现出不配合的态度或是继续我行我素的态度,通过社工增进该组员自我了解和对他人处境的敏感度,该组员的行为和思想也是得到了改善,给其他组员一下表达的机会。在角色扮演环节中,有的组员为了优先获得交警角色的扮演,就会向社工提出要求,如果社工不满足该组员的要求,就会在互动环节中表现出不配合或是不参与的态度,抑或是影响其他组员的参与。


为了是使小组正常开展,社工承诺每位组员都会有机会参与交警的角色扮演,另外社工也会用赞赏来强化年纪大一点的组员先让年纪小一点的组员先行扮演的行为,可以为其他组员提供学习的榜样或者前车之鉴,协助组员解决由冲突带来的紧张情绪和人际交往关系紧张。对小组中比较内向或是容易害羞的组员给予支持和鼓励,让他们获得勇气和信心参与小组互动。经过组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学习,小组关系慢慢趋向紧密化,大家逐渐形成“同路人”。


3、小组后期阶段的发展状况(第5节)


 小组后期阶段,组员之间的互动频率和强度相对降低。社工带领组员回顾小组历程,让组员分享自己在每节小组活动中的感受,大家也都很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想法。当发表自己在小组中的收获时,其他组员也能积极回应,纷纷回答自己在小组中收获到了哪些知识,也知道在日常的生活中应当要遵守交通规则,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防治交通意外发生。社工在此阶段也通过交通安全知识竞答的方式,协助组员保持小组经验。

小组工作

作者:张洪英 主编

当当 广告
购买


5

 小组评估


(一)评估方法


1、问卷测评法,在小组的最后一节活动中,通过开展意见反馈表的填写,并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组员对小组活动的满意度以及小组目标的达成度,从而总结出本次小组的活动成效。

2、社工在小组的活动过程中,通过观察和分析组员的参与程度进行评估

3、通过每节小组活动中组员的分享及意见进行评估

4、通过与小组组员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对小组活动的感受和收获。


(二)组员评价


通过对组员的填写的意见反馈表的进行汇总分析可知,组员对小组活动内容的打分平均值是4.9分,由此可见组员对小组活动内容的满意度很高;组员对小组活动形式的打分平均值是4.9分 ,由此可见组员对小组活动形式的满意度较高;组员对活动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打分平均值是5.0份,由此可见工作人员的工作是很认可的;组员对自己在活动中投入程度的打分平均值是4.9分,由此可见组员参与小组活动的投入度是很高的;组员对本次小组活动的综合评价的打分平均值是5.0分,说明组员还是很满意本次小组活动的开展。


(三)目标达成

     

通过对组员填写的意见反馈表中对问题3(参与本次小组活动后,您学习到的交通法则有?)、问题4(参与本次小组活动后,您学习到了那几种安全出行方式)、问题5(参与本次小组活动后,您学习到了那几种交通标志图)填写情况的统计的分析,针对问题3有100%的组员掌握了一条及以上的交通法则;针对问题四有100%的组员在参与本次小组后,掌握要了一种及以上的安全出行方式,其中有50%以上的组员是掌握了三种及以上的安全出行方式;针对问题5有100%的组员参与本次小组后,学习到了三种及以上的交通标志图。根据以上的统计结果可以得出,本次的小组目标达成。


(四)存在问题


由于本次的小组组员都是6-8岁的社区青少年,大部分都是1-2年级的学生,在填写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并且组员在参与小组活动的时候,家长也会在现场陪伴,不仅是小组组员会学习交通知识,家长也能学习相关的交通知识。因此在填写意见反馈表的时候,大部分的组员都是在家长的指导下填写的,虽然家长在填写的过程中是以孩子的回答为主,但不排除个别年龄较小的组员家长会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回答,这就导致评估可能会存有一些不真实性,所以在过程评估的时候,会过多关注年级较小的组员对知识的掌握度,通过过程评估、观察以及意见反馈表的回收和统计,确保小组活动成效的真实性


6

 专业反思


本次的小组活动运用了班杜拉的社习学习理论和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作为理论指导,通过观看交通安全教育宣传片、演讲绘本故事以及模拟在十字路口中的角色扮演,引起组员对交通安全的重视、分析绘本人物的交通行为以及学习相关的交通法规和交通标志图、体验模拟在十字路口的中人物角色扮演并让组员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练习他们学习到的行为规范,从而协助组员保持和巩固在小组中所获得的经验。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落实好小组规范,在此过程中,组员会因角色的争夺以及体验的优先次序发生矛盾,所以在前期要先跟组员协商好角色的选择以及体验的先后次序,保证小组的有序开展。透过过程评估、组员的自评以及意见反馈表的填写情况分析,组员在参与完本次小组活动后,掌握了三种及以上的交通法规、安全出行方式以及交通标志图,达到小组活动开展的目标及目的。最后,我们也做好小组的后续跟进工作,通过电话访问和实际面谈,了解到了组员在实际的生活过程中,将在小组中所获得的一些经验运用到实际中来。


例如:有些组员会跟家里人述说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并且还会提醒自己身边的人要遵守交通法规;有些组员说到在过马路的时候就会想到在小组中的一些画面,谨记安全出行的方式,要等到绿灯亮了的时候才会过马路;有些组员在乘坐家长的私家车时,也会提醒各位佩戴好安全带,教弟弟妹妹认识一些交通标志图;有些组员在与家人乘坐公共车辆时,也会提醒身边的人要抓好扶手、先下后上等。通过后期的跟踪访问,了解到了小组的延续性以及组员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情况。

     

7

 督导评语


本小组类型为学习型小组,小组除了教授的方式,还融入了角色扮演的形式,丰富了小组的形式,工作员在小组过程中非常注重小组组员的互动和表现,在发生小组冲突及时处理,很好的运用的社工的倾听、鼓励等技巧。本小组组员的安全意识得到提升,部分家长也有参与,那么小组结束之后,如何能提升小组后续的影响力是工作员思考的问题,比如通过小组组员组建一支安全小宣传员团队,定期开展交通安全宣传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