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鲍敬亭先生致仕归里序 〔清〕戈 涛 鲍梓,字雘亭,又字敬亭,直隶南宫人。雍正元年(1723)进士,授安徽霍山知县,后出任福建漳平知县。雍正十三年被贬回直隶,任献县教谕达二十年之久,成绩斐然,教出了一大批献县籍名人,翰林纪昀、御史戈涛、进士中书纪昭、举人鲍自清皆出其门。鲍梓博学好古,善文章,尤擅八股制艺,文法高妙而不泥古,许多学子慕名求教。大学士纪晓岚、御史戈涛等对他们的鲍老师礼敬有加,戈涛作此序,深切表达了对鲍梓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作者戈涛,字芥舟,号蘧园,河间人。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历官湖广道监察御史,刑科给事中,工诗书及古文,尤长传记。 南宫鲍先生,司教我邑二十年,甲戌春,将引年归里,邑人群歌诗以送,走使属序於涛。涛拜别先生六七年,每人自里中来,必敬问先生起居奚若,食多少,谈论风采何如。往时,盖先生之系余念久矣。 吾邑试风居郡中下,自先生至,痛诃塾师传习,教人以读书瀹发性灵,故染渐滌,新者颕露,于是文风靡然大变。诸学使试河间郡,必最献邑。初,予谒先生于郡城,持试文为质,先生阅毕,目予曰:“子文有真气,似未染邑人习者。”予时于文本无所解,感先生言,退而思,杂取诸家文相勘较,以求辨。夫真气之云,久之恍然知所别白,因以推之,诗古文辞,先审气而后铢两上下之,此法至今用之不变。 予家郡城,先生以岁科试申郡,居常月余,朝夕遇先生请益。有事至县,必宿先生斋。后予客四方,不得时见先生,而叔鏻及弟济皆以先生造,有声齿列间。凡予家群从出先生门下,先后以十数,惟予受学最早。岁己巳,余教习宗室学,留京师,遂以进士入词馆,先是虽游四方,不三四年或一二年,必返于家,得见先生,以就质所蓄之疑。久不见先生,自己巳始。去年夏,奉命典试江西,过献邑,法不得往谒,归,将拜先生于学,而偕使趋朝命相牵,兼昼夜疾行,晡时过献,又不得见先生,马上怅悒久之。 先生之来吾邑也,自县宰左迁,先生两宰县,皆有惠声。尝忆说任霍山时事,伏蛟乘雨夜,发雷火轰,激水浩浩涌地如崩海,比晓,村堡室庐几尽遗,人嚎呼泥淖中,时先生已闻丧,未受代而令,有司不待奏报,擅发粟食民者,夺职,责以偿。先生目击民待死状,不可缓须叟,毅然启仓赈之,活者数万。予使江西,道出六霍间,询之土人,至今犹户祝先生勿绝也。 先生质古,善谈论,每言事,奕奕动人,须眉状蛟。发霍山,谲怪可怖,时方饮,一座起立,酒为之不行。又言武夷山佳处,六七年常依稀往来予心目间。今先生且归,相见不可预,必追念从游始末,与一时绪论,虽细锁有不能忘者。师友聚散之间,古人所以叹也,故详述之为序,而系之以诗: 扶杖还乡里,囊携种药经。园林春雨后,日日坐南亭。问字曾依搨,砭愚久奉铭。献王宫畔水,柳色向谁青。 出自《坳堂文集》,此文戈涛手稿收录于《戈氏族谱》九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