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猫野给你介绍的第173种味道:云吞面 一家餐厅活的好好的, 需要些什么?
出众的口味?食客的认可? 精致的食材?讲究的做法? 明星的推荐?网络的宣传? 大牌的背书?悠久的历史?
但香港有家小馆子, 以上八条全部具备。 但哪怕拥有顶级的资源, 最后,依旧难逃倒闭的命运。
论口味论匠心, 它从来不怕。 在高地租高人工的香港, 从开业之初到现在, 68年来都坚持用竹昇擀面, 即便产量低人工成本高,也不曾放弃。 只因为:不用竹昇擀的,面就不对! 资历最老的朗哥, 活脱脱就是一个面痴: 做面不厌,吃面不倦。 讲起做面的门道, 他开了口就很难停下。 “最关键的是用料, 要用靓的加拿大面粉, 如果实在没有,美国的也行。 越冷越干爽的地方, 生产出来的面粉越有筋度, 用这样的面粉打出来的面才有韧性。” “再用咸鸭蛋加点水、盐, 配上碱水一起和面, 6尺的油竹打面, 还要用80天走碱。” 发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 做面的师傅骑在竹竿的一头, 用自身的体重碾压着面团, 一边压打一边移动, 直到面团可以揉拉成细细的面条。 这样出来的面条外头爽口弹牙, 面芯柔软顺滑, 最大程度上保证了面条的口感。 面在上,清汤底, 云吞留在最下方。 上桌先吃面,防止面条泡软; 云吞铺底,用汤水保温; 汤水鲜甜,最后清口。 除了专门做面的朗哥, 还有专门做糖水的师傅。 将红豆仁煮成沙, 加上25年以上的陈皮, 口感细滑,回味甘甜。 用好食材肯花时间, 哪里会怕食物没有好味道。 煨好的竹笙放入砂锅, 奶白的竹笙汁水充沛, 菌菇咬起来特有的“嘎吱”声 也显得分外动人。 即便是桌上一份不起眼的咸酸, 开胃、增鲜, 几颗下去就让人胃口大开。 论名气, 它有顶级资源自发站台。 连续上了3年米其林推荐; CNN吃完这里的云吞面, 立马将它挂上了“最佳云吞面榜单”; 连口味刁钻的网友, 也大赞这里的云吞面是全港TOP3。 它从不缺流量, 那些对它爱得深沉的明星, 不时就会在自己社交媒体上, po出自己对永华的爱。 甚至在香港媒体眼里, 永华总是和郭富城挂钩:
“永华?边间永华?” “郭富城开法拉利去宵夜果间呢!” 不止郭富城, 陈奕迅也时常抗拒不了这里炸酱捞面的诱惑。 一边是理智的自制力和身材管理, 一边是美味入口时的满心欢喜, 每次,他都选了后者。 哪怕是普通食客, 也难挡美食的诱惑力: 中午时分, 永华就是周边上班族的食堂。 一碗云吞面,配上一份蚝油青菜, 就是顿再舒服不过的午餐。 偶尔奢侈点, 加多份捞面,亦或一份糖水, 口口满足莫过于如此。
当永华宣布, 将于2018年8月31日正式结业时, 网友们都炸了: “以后去哪里吃宵夜?” “永华都能倒闭,证明世界上没东西可以永恒的啦。” “超突然!早两日路过的时候还闻到了面味?” “气味会议,店里浓浓的碱水味。” “两个字,好吃、好贵。” 在香港, 一直流传着一个米其林魔咒: 入选米其林, 就是得到了死亡之吻。 凡是入选了米其林的店家, 都会面临涨租的难关, 而大部分的餐厅都扛不住涨租的压力, 纷纷倒闭!
而光环加身的永华, 也没能逃出这样的诅咒。 据店家第三代传人感叹: 随着湾仔写字楼的大量搬出, 周边上边族减少了近5000人, 对生意是个很大的影响。 年过半百的员工们, 每日从早上做到凌晨2点, 都没办法解决租金问题, 无奈之下,只得宣布结业。 得到恶魔之吻, 而诅咒应验的店家, 自然不止永华一个。 2014年, 阿鸿小吃入选米其林餐厅, 随后房租上涨6成, 被迫歇业。 2015年,祥兴记入选, 房租上涨5成, 被迫歇业…… 哪怕是这些拥有顶级资源的店铺, 尚且过得如此艰辛, 更别提日常中那些美味小店, 且吃且珍惜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