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塞下曲·玉帛朝回望帝乡

 李明旭 2018-07-15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
​【注释】  
  ①玉帛,指朝觐时携带的礼品。《左传·哀公七年》云:“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此以“玉帛”代指使者。持玉帛上朝,是一种宾服和归顺的表示。  
  ②帝乡,即京都长安。  
  ③乌孙,古少数民族名,西汉时活动在伊犁河谷一带,其所建乌孙国是西域诸国中的大邦。据《汉书》记载,汉武帝以来朝廷待乌孙甚厚,双方聘问不绝。武帝为安抚西域,遏制匈奴,曾两次以宗女下嫁,订立和亲之盟。从此,乌孙与汉朝长期保持着和平友好的关系。
  
  【译文】  
  手持玉帛朝觐天子而回的乌孙国使者,屡屡回首遥望帝京长安,其归去之后,乌孙再也没有反叛称王。天涯边关寂静和平,了无征烟战尘;天上的战争云气早已烟消云散,化为日月光华,朗照着大地。
  
  【句解】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句意为:手持玉帛朝觐天子而回的乌孙国使者,屡屡回首遥望帝京长安,其归去之后,乌孙再也没有反叛称王。玉帛,指朝觐时携带的礼品。《左传·哀公七年》云:“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此以“玉帛”代指使者。持玉帛上朝,是一种宾服和归顺的表示。帝乡,即京都长安。使者在朝贡归国的路上,犹频频回望长安,眷恋不忍离去,可见其对汉王朝感情之深重。此处“望”字,用得精妙。乌孙,古少数民族名,西汉时活动在伊犁河谷一带,其所建乌孙国是西域诸国中的大邦。据《汉书》记载,汉武帝以来朝廷待乌孙甚厚,双方聘问不绝。武帝为安抚西域,遏制匈奴,曾两次以宗女下嫁,订立和亲之盟。从此,乌孙与汉朝长期保持着和平友好的关系。开头两句即写此事。“不称王”,意即乌孙归顺,边境安宁。这“不称王”是“望帝乡”的延续和发展。诗人开篇截取使者回望这一镜头加以叙写,虽着墨不多,却追述了一段史实,可谓融千里于咫尺,颇见其大手笔风范。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句意为:天涯边关寂静和平,了无征烟战尘;天上的战争云气早已烟消云散,化为日月光华,朗照着大地。“天涯”,上承“归去”。乌孙、长安,相隔万里,故称“天涯”。此二字既写出了乌孙使者归途的遥远,又突出了安宁和平地域之广大。自古边关塞外,干戈几何,战火丛生,给人民带来了无比巨大的灾难和痛苦,人们每每记忆犹新。而如今,天涯皆静处,万里无征战,普天之下尽享和平生活,此乐何极。此处“静”字,写得极有份量。三句写地,四句转而叙天。兵气,意即战争之象。“兵气销”,照应前“静处”。地上和平宁静,天上的战争阴霾也消散净尽,日月的光华照彻寰宇,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理想境界!而这一切都是化干戈为“玉帛”所换来的。与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唐玄宗穷兵黩武,连年征战开边,国库亏空,人民不堪重负,苦不堪言,给人留下了无尽的思索。
  
  【鉴赏】  
  边塞诗大多以词情慷慨、奇丽的边塞风光、豪情报国的忠贞或深沉的乡愁为特点。常建的这首塞下曲却独辟蹊径。  
  这首诗既未渲染军威声势,也不慨叹时运,而是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自古以来中央朝廷与西域诸族的关系,就阴晴不定,时有弛张。诗人却着力对团结友好的关系加以热情的赞颂,让明媚的春风驱散弥漫一时的滚滚狼烟,赋予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  
  诗的头两句,是对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友好交往的生动概括。“玉帛”,指朝觐时携带的礼品。《左传·哀公七年》有“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之谓。执玉帛上朝,是一种臣服和归顺的表示。“望”字下得笔重情深,乌孙使臣朝罢西归,而频频回望帝京长安,眷恋不忍离去,暗示恩重义浃,相结很深。“不称王”表明乌孙归顺,边境安定。乌孙是生活在伊犁河谷一带的游牧民族,为西域诸国中的大邦。据《汉书》记载,武帝以来朝廷待乌孙甚厚,双方往使不绝。武帝为了安抚西域,遏制匈奴,曾两次以宗女下嫁,订立和亲之盟。太初间(前104—前101),武帝立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为公主,下嫁乌孙,生了四男二女,儿孙们相继立为国君,长女也嫁为龟兹王后。自此,乌孙与汉朝长期保持着和平友好的关系,传为千古佳话。诗人首先以诗笔来讴歌这段历史,虽只寥寥数语,却以少括多,用笔之妙,识见之精,难能可贵。  
  一、二句平述史实,为全诗铺叙。三、四句顺势腾起,形成高潮。“天涯”上承“归去”,乌孙朝罢西归,马足车轮,邈焉万里,这辽阔无垠的空间,就隐隐从此二字中见出。“静”字下得尤为有力。玉门关外的茫茫大漠,曾经是烽烟不绝的兵家要塞,如今却充满和平宁静的气氛。这是把今日的和平与昔时的战乱作明暗交织的写法,于无字处寓有深意,是诗中之眼。诗的结句雄健入神,情绪尢为昂扬。诗人用彩笔绘出一幅辉煌画卷:战争的阴霾消散净尽,日月的光华照彻寰宇。这种理想境界,体现了各族人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崇高理想,是响彻入云的和平的颂歌。“兵气”,用语字新意炼。不但扣紧“销”字,直贯句末,且与“静处”切合,将上文缴足。环环相扣,沈德潜诩为“句亦吐光”,可谓当之无愧。  
  这首借古讽今诗,通篇只叙古事,在叙写的过程中自然流露出对这种“和平”政策的欣羡、赞颂之情,构思精巧,别具一格。全篇言浅意深,承接紧密,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堪称难得之佳作。无怪清人毛先舒称赞诗人道:“常建七言古,格意轻隽,而下语粉绘皆别设,虽在盛唐,隐开温、李乐府一派。”(《诗辩坻》语)
  
  【作者简介】  
  常建,唐代诗人。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2年)进士,与王昌龄同榜。曾任盱眙尉。仕途失意,后隐居于鄂州武昌(今属湖北)。其诗多为五言,常以山林、寺观为题材。也有部分边塞诗。有《常建集》。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