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30

 欲高门第快读书 2018-07-15
侠医世家导读:我们学《伤寒论》不能死记硬背里面的药方和病症,而是去理解张仲景的辩证思维,以及他对症组方的思维逻辑,只有领悟到他的思维逻辑,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张仲景一样的中医。

原文:

68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 甘草(炙)各三两  附子 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疑非仲景方。


注解:

发汗后,病不解,反而恶寒,这是津液虚的缘故。津液虚陷入阴证了,自然是要先救津液。阴证用炮附子;炙甘草建中补脾胃津液;白芍收敛而加强阴成形的力量。


这个方子用药虽然简单,区区三味药,但其中包含着一个很重要的法门;以救津液为主的方子,在扶阳发散药之外可以再加一点敛降的药,若不加强阴成形,只是阳化气,津液是很难收敛住

收敛津液还可以用山茱萸和五味子。这也是经方用药和后世用药的一个重要区别:后世补津血喜欢用地黄,麦冬,阿胶等含有黏液的滋阴药材直接去补;经方则是运用阴阳之道,姜附阳化气,化生津血;芍药,山茱萸,五味子阴成形,收敛津血。


原文:

69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 四两  人参 一两  附子 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 二两(炙)  干姜 一两半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注解:

这一条简而言之就是怎么治阴证的烦躁。


津血大虚会转为太阴病。阴证而有烦躁,说明人体还有一点阳气能发动,烦躁事实上是人体在努力亢盛起来以加速津血的化生和运行。


治太阴病用四逆汤,更加人参以速生脾胃津液。前面说过,人参亢奋阴的,在这里很适用,仅是扶阳很有可能助长烦躁,用人参是生津强阴以制阳。


那茯苓有什么作用呢?茯苓是淡渗下行药,下行的力量事实上就是一种降阳的力量,因为能去烦躁,所以不能把药物理解为利水那么简单,要从能量场的本体作用来理解药物。茯苓和人参一样,并不寒凉,用在阴证的方子里很合适。

前面我们学过,如果是一般的津血虚而有烦躁,是可以用寒凉药石膏降阳去烦躁的;这里是太阴四逆汤证了,则用茯苓和人参去烦躁为妥。


原文:

70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方


甘草 二两(炙)  芒硝 半升  大黄 四两(去皮,清酒洗)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煮两沸,顿服。


注解:

恶寒和不恶寒,这是鉴别寒证和热证的主证。在临证上,病人怕热,只要没有其它阴证的反应与之相左,就可以确定为热证。


之前我们学过一个白虎汤是治热证的,这里又有一个调胃承气汤。那这两个方子如何区别呢?


我们看白虎汤的条文,关键词是“烦”,“渴”,“热”,“大汗出”。烦是人体上部的反应;渴是胃的反应;汗出是表的反应。综合来看,这是热偏上偏表。白虎汤的主要生石膏,它擅长清上焦肺胃之热,也有凉散的作用,所以能适用于这种既在中上焦的里,有偏上偏表之热。

那调胃承气汤的热呢?这一条说的很简单,只说了个“实也”。这里的实是肠胃里面有东西堵住了,当然,关于肠胃“实”的证还有很多,不能只凭一个怕热来判断,要综合其它证,这里没有列举太多,是直接说了结论。


《伤寒论》之顺应原则,偏上偏表之病从上从表解,偏下偏里之病从下从里解。这个既然是肠胃实,那自然是从下从里解了,于是用大黄和芒硝。


调胃承气汤所主之实,也不是很实,所以有炙甘草。像那种严重的阳明里实证,腹部会又满又痛,就要用到大小承气汤,大小承气汤里面没有炙甘草,且加了枳实厚朴,因为炙甘草有缓和之性,会缓和攻下之性。


如果中医爱好者学习《伤寒论》,建议参考胡希恕,刘希彦版本《伤寒论》,必会受益匪浅!


人人都可以成中医,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