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上海人们!这17种小吃,小时候都有吃过没?在杨浦区都能找寻到记忆~

 cxag 2018-07-15



从老弄堂里飘来的那些小吃的香味

当然是老上海人的脑海中不可或缺的记忆,

生煎、汤团、八宝饭、

馄饨、锅贴、排骨年糕

......


每一样都是上海人的心头好,

每一样也都深深刻进了骨子里!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找找

杨浦区的这些记忆中的老味道

我们一起来怀念一下旧时舌尖上的温情吧~


儿时小吃之:生煎



很多上海人把生煎叫做“生煎馒头”,个头浑圆,底黄脆香,是最具代表性的小吃,也最为广大上海人民魂牵梦绕。


推荐店铺:大壶春



大壶春是沪上享誉盛名的老字号,也的确是可以代表老上海的生煎,其生煎表皮松软厚实,面有弹性,汤汁较少,特别符合上海人的口味。


地址:邯郸路600号万达A座第一食品3楼


儿时小吃之:小笼包



小笼包像是小家碧玉,褶子分明,精致可爱,里面是盈盈汁水,一屉屉冒着热气,老上海永远吃不够!


推荐店铺:苏小柳



苏小柳自创立之初就崇尚工匠精神,发扬手工匠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就是从招牌小笼开始。


苏小柳的小笼自始至终都秉持着两个简单的标准:一是1毫米的擀皮,二是25个褶子,也正因为如此,它的小笼口感、外观都是上等的。


址:淞沪路333号1楼


儿时小吃之:锅贴



皮薄底脆肉香汤汁美,没错!说的就是锅贴了,尤其是汤汁,咬一口会飚得老远老远,米道老好!


推荐店铺:水丰特色锅贴



一下口就知道不是一般的点心店,锅贴超级大个,汁水丰富,底子也特别脆。周边不少阿叔阿娘都是他家的死忠粉喔!


地址:延吉东路557-7号


儿时小吃之:汤团



软软糯糯胖胖乎乎,馅料丰富,尤其是冬天,煮汤团的大锅永远冒着热气,暖心又暖胃,小编一口气可以吃4个!


推荐店铺:上海第一食品



很多上海人小时候过年买零食啊什么的第一反应就是上海第一食品了,过年前和爸妈去第一食品采购就好像朝圣一般,也成了过年必备的习惯,可见第一食品在上海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当然除了满满的情怀感,第一食品里面点心的味道也一直是一级棒的了。


地址:邯郸路600号万达A座


儿时小吃之:四大金刚



大饼、油条、粢饭、豆浆,哪个上海小囡没吃过?!每一口都是阿拉上海宁的腔调。有了它们的陪伴,每一天都会感到踏实和满足。


推荐店铺:安图路早餐街



这条藏匿于杨浦的一条小街,每天一到凌晨3点就开始弥漫烟火气。整个杨浦也在这烟火气中慢慢被唤醒,米饭饼,炝饼,粉丝汤,糍饭糕,麻球......早餐种类非常丰富。


这条街每天9点就收摊,去晚了还真就什么都买不到了。浓浓的烟火气、人声鼎沸的叫卖声,这不就是生活该有的样子嘛!


地址:安图路靖宇东路(118终点站)


儿时小吃之:馄饨



阿拉上海宁的大馄饨尤其注重馅料,皮子里一定要塞得扎扎实才罢休,一只只整整齐齐的,就像一个个金元宝。



而小馄饨则注重皮,又薄又透,沸水一滚即起,撒点葱花,极简极美味,还能看到里面粉嫩嫩的鲜肉!


推荐店铺:耳光馄饨



小时候,可吃的东西不多,但恰恰是小时候吃的东西的味道,往往能让你记忆好久。耳光馄饨,就是一代人的记忆。


在曾经老上海人的记忆中,肇州路上的那家耳光馄饨让许多人无比怀念。现如今老店已经开了多家连锁店,在杨浦区五角场的这家,简单的白色基调装修,干干净净。


一碗简单的馄饨,就能让你回忆起儿时的幸福。


地址:四平路2500号悠迈广场4楼


儿时小吃之:青团



上海人对青团的喜爱,简直到了疯狂的程度!每年春天,就算排队3小时,也要等到这一口鲜嫩软糯。


推荐店铺:乔家栅



说起百年老字号乔家栅,在上海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它传承了老上海的传统美食文化。


上海乔家栅始创于宣统元年(1909年),历经明朝、民国及当代,已成为传统糕团、粽子等节令糯米制品的行家,被尊称为“糕团世家”。


地址:靖宇东路220号


儿时小吃之:粢饭团



粢饭团的米饭有白米饭和血糯米,包热油条捏紧,会吃的上海人,咸蛋黄和肉松是一定会加的!又软又韧又脆!


推荐店铺:小桃园



十分接地气的一家小餐馆,里面都是老上海人常吃的餐食,除四大金刚外还有鸡蛋饼、炒饭、排骨年糕、粽子等等,品种相当多。除了味道正宗,店里的装修也是非常干净整洁的。


地址:政民路382号、眉州路300号


儿时小吃之:罗宋汤



每一个老上海人的记忆里都有一份“罗宋汤”情结,它是海派西餐里不可少的一角儿。上海人习惯往汤里厢加上红肠、牛肉,凝稠香浓,酸酸甜甜。


推荐店铺:泰晤士西餐厅



泰晤士西餐社开在杨浦控江路深处,餐厅整体设计布置风格老派,卡座和灯光都是满满怀旧风。


这里的老式西餐仿佛是上海特有的餐饮形式,当年的口味和洋气也被保留至今,撇开情怀,光说味道也是极符合上海人的喜好。


15元一份的罗宋汤价格很是亲民,用料也实在,是老杨浦熟悉的味道,成为了熟客们的必点菜之一。


地址:控江路766号


儿时小吃之:排骨年糕



这道传统小吃在上海至少也有个七八十年历史了!面粉酥脆,排骨鲜嫩多汁,年糕软糯,嚼在嘴里就一个字——嗲!


推荐店铺:鲜得来



排骨年糕是伴随着上海人长大的美食,可能很多老上海人一说到排骨年糕,第一反应就是“鲜得来”了。最早的鲜得来排骨年糕是在云南路上,如今有多家分店,比如在杨浦区的五角场就有一家。


店是新装修的,风格舒适,干净明亮又带有一点石库门风格,在店里吃着排骨年糕也是很享受的一件事情了。


地址:邯郸路600号万达A座第一食品3楼


儿时小吃之:鲜肉粽子



上海人似乎啥食物都欢喜吃肉馅的,粽子月饼汤团,样样都少不了!鲜肉粽子可以说绝对是上海人的心头爱了~


推荐店铺:上海虹口糕团食品厂



这个品牌也是有些年头了,每个店里面的营业员也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阿姨,给人很亲切的感觉。


杨浦区的糕团食品厂开在很有生活气息的国和路上,老式的门头、老式的窗口配上老式的包装,真是让人回忆满满。


店里的产品品种很丰富,除了鲜肉粽子,还有条头糕、水晶糕、双酿团、绿豆糕、八宝饭等很多点心。


地址:国和路1044号


儿时小吃之:鲜肉月饼



小时候天气开始凉爽时,家里就要着手准别做鲜肉月饼了,那时的月饼是真好吃!就连手上掉落的酥皮也要一点点吃光!


推荐店铺:真老大房



近几年上海的网红月饼层出不穷,但无论月饼怎样变换花样,老上海人最爱的依旧是鲜肉月饼。


而说到鲜肉月饼,很多上海人也会不自觉地就想起真老大房吧。刚出炉的鲜肉月饼,鲜鲜嫩嫩,酥脆可口。


地址:控江路1736号环球超市内


儿时小吃之:咖喱牛肉汤



上海最大众的市井小吃,必定是咖喱牛肉汤了。大碗盛汤,汤清见底,汤浓味鲜,牛肉酥烂,超满足。


推荐店铺:小杨生煎



小杨生煎在上海开了很多很多家店,足以可见上海人对它的喜爱了。


合生汇这里的小杨生煎,在时尚的装修风格的基础上加了些沪语宣传,从食物到装饰都透露着上海的气息。几个生煎再配碗咖喱牛肉汤,可以说是很享受了。


地址:翔殷路1099号合生汇B2楼


儿时小吃之:浇头面



大肠面、辣肉面、大排面、黄鱼面、牛蛙面……每个上海人都是面痴!要说阿拉的本帮面条,连续一星期也吃不完!


推荐店铺:220辣肉面馆



杨浦区赫赫有名的辣肉面馆,开了不下二十年的夫妻老店,因为开在220路终点站旁边,就取了这个名字。


220家的辣肉用的是相当入味的肉糜,干拌还是汤面都是红红火火的一碗,微微辣中带着香甜,价格和分量都很实在,吃得超级过瘾。


地址:松花江路2号(近军工路)


儿时小吃之:蝴蝶酥



刚出炉的蝴蝶酥简直香气撩人,张开翅膀的蝴蝶形状,层层酥皮咬上一口酥脆的要掉渣,超级好吃!


推荐店铺:哈尔滨食品厂



上海家喻户晓的一家老牌糕点店,这么多年过去了 ,依旧保持着很高的人气,当然食品质量也是一直很好的。传统的糕点、传统的做法,吃在嘴里也都是满满的回忆。


地址:控江路1736号环球超市内


儿时小吃之:刨冰



就是那种传统老底子纯手工的刨冰!小编已经好久没喝到了。每到夏天,就超级想念控江路街头的长征刨冰,就是儿时的味道!


推荐店铺:长征刨冰



1992年开始,一杯卖了26年的刨冰,曾是一部分上海人夏天的快乐源泉之一。


以前每年只能吃3个月,到了时间爷叔就推着小车过来卖刨冰,甜甜的凉凉的,杯子底下又有满满的红绿豆沙,又糯又满足,一口下去,一下就把夏天的燥热给解除了。


而现在长征刨冰全年营业,从下午两点开始到晚上十一点左右,也一如曾经受欢迎的不得了~


地址:控江路内江路交叉口酷铺门口


儿时小吃之:冰糕



没有老大昌冰糕的童年一定是伐完整的!作为上海第一代冰激凌,让多少上海人念念不忘呀~


推荐店铺:老大昌



老上海人中心的一块老牌子,虽然现在年轻人了解它的并不多,但在老上海人心中还是很有地位的。国营老字号很多吃的是一种情怀,一段记忆


不过老大昌的味道还是一如既往的好,上海老酸奶、冰糕等摆了满满一冰柜。冰糕当然还是招牌了,核桃仁和小麦粉掺和在一起,,吃上去绵绵的很细腻,奶香十足,是真正的老上海味道。


地址:控江路1736号环球食品商店门口



不知你有没有同样的感受,

每当尝到这些熟悉的味道,

心里也格外踏实温暖,

像是找到久违的归属~

那就找个时间,

来一次味觉怀旧之旅吧~


信息来源:杨浦旅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