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如何治疗小儿呕吐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18-07-15

中医认为小儿呕吐病因,多由于伤食、胃热、胃实、肝气犯胃,惊恐等引起。可以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小儿呕吐,下面将具体的为大家介绍中医如何治疗小儿呕吐。

中医治疗小儿呕吐一:乳食积滞

主症:呕吐暖馊、乳块,胃口不好,腹胀,夜睡不安,便秘或泻下酸臭,舌质红,苔厚腻,脉滑有力,指纹紫滞。

治法:消食和胃。

方药:保和丸加减。

山植6 克,神曲6 克,陈皮6 克,半夏8 克,茯苓10 克,连翘10 克,莱菔子10 克,谷芽15 克,麦芽15 克,竹茹6 克。

中医治疗小儿呕吐二:脾胃虚寒

主症:食久方吐,或者朝食暮吐,吐出物多为清稀痰水,或不消化乳食残渣,伴面色苍白,精神疲倦,四肢欠温,食少不化,腹痛便溏,唇舌淡白,脉细无力。

治法:温中散寒,和胃降逆。

方药:丁莫理中汤加减。

丁香5 克,吴莱莫4 克,党参10 克,白术10 克,干姜1 克,甘草3 克。

方解:党参、白术、甘草扶脾益胃,补益中气;干姜、丁香、吴茱萸温中散寒,降逆止呕。

中医治疗小儿呕吐三:肝气犯胃

主证:暖气频频,呕吐酸水,胸胁胀痛,易怒易哭,精神郁闷,舌红苔厚腻,脉弱。

治法:疏肝理气,降逆止呕。

方药:解肝煎。

白芍10 克,苏叶8 克,砂仁3 克,厚朴6 克,陈皮3 克,法夏6 克。

方解:白芍缓肝之急,合苏叶舒肝之郁气,砂仁、厚朴调理脾胃气机;陈皮、法夏和胃降逆止呕。

中医治疗小儿呕吐四:胃阴不足

主证:干呕无物,时时发作,口干,口燥,烦躁不卧,胃纳减少,手足心热,两颧潮红,午后低热,尿量可,大便于结,舌红干光剥无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养胃,降逆止呕。

方药:益胃汤加减。麦冬10 克,沙参10 克,石斛10 克,玉竹10 克,花粉6 克,竹茹6 克。

方解:麦冬、沙参、玉竹、石斛、花粉均为养阴生津之品,竹茹清热止呕。如有健康疑问,可到全球医院网公众号(webQQYY)咨询。(责任编辑:coco)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