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商隐《天涯》赏析

 江山携手 2018-07-15
《天涯》李商隐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李商隐的这首绝句,“意极悲,语极艳”,在表现手法上很有特色。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这首小诗的开头两句是说,繁花似锦的春天独在天涯,天涯的红日又在渐渐西斜。
首句平直叙起,蕴藏着极深沉凄惋的感情。“春日”写时光之美好,“天涯”喻飘零之遥远;两词并用,便将旖旎的春光与羁旅的愁思交织在一起。第二句使用“顶针”格,重复“天涯”儿子,再点题意。但两个“天涯”含义不尽相同,前者是泛指遥远的天边,后者是特指具体的天边,回环往复,更见低徊缠绵之致。春日越是美好,落魄江湖,远在天涯的诗人越是感到惆怅。“春日在天涯”已经使人黯然伤神,而“天涯日又斜”更递进一层,就更加渲染了在天涯海角,踽踽独行,穷愁漂泊的悲凉气氛。“日又斜”是说时间向晚,一天又将过去,这就给艳丽的春景笼罩了一层慵倦凄暗的阴影。繁花似锦的春光,与西沉的斜日,纵然掩映多姿,但无多时,终将淹没于苍茫暮色之中。日复一日,春天也将落尽红英,悄然归去。韶光易逝,繁花之必将凋谢,与诗人人生道路上的失意蹉跎,泯然相合。着一“又”字,则日暮途穷,寥落孤独,空漠无依之痛,尽在言外。这两句既饱含着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留恋珍惜之意,也包含着生命必将凋零之可悲。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小诗的后两句是说,美丽的黄莺啊你若有泪水,请为我洒向最高枝的娇花。
转句在宛曲回环中见奇警,结局余音袅袅,更为哀艳动人。“莺啼”本来是非常婉转悦耳的,可是由于此时此地,诗人却觉得好像在啼哭。这是因为诗人蜡炬成灰,泪已流干,只有托啼莺记恨了。诗中“啼”写听觉,看花写视觉,“湿”是触觉,为我而湿最高之花乃是意觉,这就把诗人敏锐的联想和深切的感受全都写出来了。诗人移情及物,使黄莺感伤悲啼而垂泪;而泪水所湿之花,自然泪痕斑斑,凄然欲绝。莺花之娇艳,最足以代表阳春盛景,然而春归花落,总不免于凋零寂灭,是莺花为诗人而悲者,正所以自悲也。耐人品味的是,这“最高花”为什么会引起诗人的如此深情关注呢?这是因为树梢顶上的花,也就是开到最后的花,意味着春天已经过尽,美好的事物即将消逝,莺儿的啼声也倍觉哀切了。同时,也因为树梢顶上的花,上无庇护,风狂雨骤,更容易受到摧折,这和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容易遭到损坏的命运多么相似,和我们这位有才华、有抱负而潦倒终身的诗人的命运有时多么相似!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唐王朝已经到了崩溃的前夕,诗人对国家和个人的前途深感绝望,因而生命的短暂,人生的空虚,使诗的伤感气氛更加显得沉重。诗人的悲痛已经远远超过了天涯羁旅之愁,深深浸透着人生挫伤和幻灭的痛苦。这首艳而凄的绝句可以说既是春天的挽歌,也是人生的挽歌,更是诗人那个时代的挽歌。
附录《天涯》李商隐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译文
繁花似锦的春天独在天涯,天涯的红日又在渐渐西斜。
美丽的黄莺啊你若有泪水,请为我洒向最高枝的娇花。

注释
天涯:一指此处泛指家乡以外的极远之地。
天涯:二指此处特指具体的天边。
斜:古音读xiá,今音读xié。可以读古音,也可以按现行中小学语文教学通例上读今音。
莺啼:莺鸣。宋辛弃疾《蝶恋花》词:“燕语莺啼人乍还。却恨西园,依旧莺和燕。”“啼”字语意双关啼叫和啼哭。
最高花:树梢顶上的花。也是盛开在最后的花。

名家点评

清代学者冯浩《玉溪生诗笺注》:田兰芳曰:一气浑成,如是即佳。杨守智曰:意极悲,语极艳,不可多得。

清代诗人屈复《玉溪生诗意》:不必有所指,不必无所指,言外只觉有一种深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