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煌教授解析仲景原文---桂枝汤

 老计1 2018-07-15


                              【仲景原文】
阳浮者,热自发;阴若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12)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13)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15)
外证未解,脉浮弱者。(42)
病常自汗出者。(43)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54)
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234)
病人烦热……脉虚浮者。(240)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387)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执执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历史场景回顾】
        一群从战场上下来大批士兵,他们在野外的搏击十分激烈,汗水早已湿透了盔甲,这汗水,是惊恐的冷汗。几天中连续的行军作战,没有好好吃过饭,寒冷的冬夜几乎消耗尽了他们的体温。他们已经疲惫不堪,他们十分虚弱,面色是那么的憔悴苍白,他们蜷缩在一起,十分地怕冷,厮杀时的恐惧感尚未消除,心悸阵阵,眼神里依然是恐惧的目光。
        张仲景接待了他们。处方是现成的,他擅长使用这张配方,名称就是方中的主药桂枝命名的——桂枝汤。这是一张非常古老的配方。相传是伊尹发明之方,是古代汤液之祖方,凡汤液家都知道。
        药煎出来了,散发出桂枝的香气。同时,每人面前上一大碗糜粥,刚熬好的,热腾腾地,冒着热气。按张仲景的用法,服用桂枝汤以后,是必须喝一碗热粥的,这样才能助药力。战士们喝下这微辣微甜的桂枝汤,又喝下那热粥后,便安排在营帐中盖被睡觉了。热汤、热粥;、热被窝,战士们很快全身温暖起来,并开始微微出汗,随着汗出,战士们感到从未有过的舒适感,疲劳恐惧在微汗中消除。

【原文解析及临床应用】
汗出:指气温不高,也没有服用发汗药,而自动出汗;往往伴有畏风感,关节疼痛等,得温可解。
------桂枝汤可治疗出汗异常为表现的病症,如产后或术后自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发热:除指体温升高外,也指一种自觉的发热感,如烘热、躁热、出汗等。有的可以出现他觉的面红,其红如妆,或暗红无光。
------桂枝汤可治疗以自汗为特征的疾病,如感冒发热、持续性发热、手术后低热等。

气上冲:一是指心脏血管的搏动,如心悸动、气促、脐筑、脐下悸;二是指胃肠道的异常蠕动等,如腹时痛,欲作奔豚;三指精神状态。如易于激动、烦躁、不安,甚至出现晕厥、脸红等。
“气上冲”状态的原因:极度疲劳、体质虚弱时再加上精神高度紧张时发生,或误用发汗攻下的药物也易出现。
------以心悸、腹痛、头晕为特征的疾病,如过度发汗后、低血压、胃炎、过敏性紫癜、排尿性晕厥、心脏病、贫血等。

鼻鸣:鼻塞伴有鸣声。
------以鼻鸣为特征的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

脉浮弱、脉迟、脉虚、脉洪大:脉浮弱或迟缓,是桂枝汤证的客观指征。此脉搏多见于瘦弱的人。大多心率偏慢或血压偏低。有时,桂枝汤证的脉象可以变得洪大,如“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但应该空大无力。
------易出现桂枝汤证的体质大多柔弱、体型消瘦者为多,肤白而缺乏红光,湿润而憔悴,腹部平,腹肌较硬而缺乏底力,如同鼓皮,严重者腹部扁平而两腹直肌拘急,如同纸糊灯笼状。其人脉浮易得,脉缓或有结代。舌质淡红或暗淡,舌体较柔软,舌面湿润,苔多薄白。其人常常易于惊恐、动悸、失眠、多梦,易于出汗、自觉发热而又恶风,对寒冷敏感,对疼痛敏感,常表现为关节痛、头痛、腹痛或少腹拘急,并易有脱发、昏眩、失血、咳喘等。

摘自《黄煌经方沙龙网》--《仲景原文》栏目

作者:黄波    发表日期:2015年2月6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