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是一种有自限病程的急性传染病,自然病程不超过3到6周。只要根据病情给予适当休息、营养和对症支持疗法,防止继发感染及其他损害,即可迅速恢复健康。 1、休息在肝炎症状明显时期均应卧床休息。恢复期则应酌情渐增活动,但要避免过劳。卧订休息阶段,特别要注意到每次进食后平卧休息,严格禁止饭后散步。住院病人出院后,仍应经过半休、全休、轻工作,这样一逐步过渡阶段,可根据病人的身体情况适当调整。这样一个过渡阶段是重要的,可以巩固疗效,防止反复。 2、住院轻症和中等症的甲型肝炎病人,如果家庭有适当的疗养条件,可以留家疗养,定期到门诊复查。病情较重者,如血清胆红素超过180μmol/L,血清ALT>33400nmol/(S·L)或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或缺乏家庭疗养条件者、则宜住院。重症病人住院后,经治疗病情好转,症状基本消失,即可回家继续疗养。 3、饮食应根据甲肝患者的食欲、病情、病期及适当营养情况适当掌握。 饮食以适合病人口味的清淡饮食为宜(避免过多进食)。病愈后禁酒1-3年。有恶心、呕吐不能进食者,可静脉滴注葡萄糖液。 适当的药物是需要的,但用药过多,可能反而增加肝脏负担,弊多利少。抗病毒药物中,干扰素是近年来受到重视的药物,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有目的地使用,切勿滥用,药物在应用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发热、关节酸痛、脱发等不良反应。 急性期肝炎病人应住院治疗或在家隔离。甲肝隔离期自发病日算起至少30天;戊肝隔离期与甲肝相似。病人的排泄物和污染物应彻底消毒。乙肝病人和病毒携带者应加强个人卫生,进行适当的隔离,如饮食和漱洗用具专用。同时还要做到饮水消毒、食品卫生、粪便管理,这些预防措施对切断甲肝、戊肝的传播有重要意义。对乙肝、丙肝重点在于防止通过血液或体液的传播。对易感人群,应及时注射疫苗。特别是乙型肝炎疫苗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对婴儿的保护率明显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