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在A股市场到底贵不贵?

 巴拉拉皇家书摊 2018-07-15

 


从指数的角度来说,上证指数,今年出现比2691明显更低的价格的概率基本是100%。

指数是所有指数成分股的组成,对指数成分股的判断便能够一定程度判断指数的运行。

上周的反抽,来源于(注意,这是重点)很多此前横盘震荡的蓝筹短暂跌破了横盘震荡的下沿(请参考海康威视、格力电器等的日K线),很多此前持续下跌的蓝筹短暂跌破了下行通道的下沿(请参考建设银行),极少数略向上运行的蓝筹,也短暂跌破了通道下沿(请参考小天鹅A、爱尔眼科、安琪酵母、涪陵榨菜)。

[集体性]的跌破原有的通道下沿,容易引发反抽。

 

讲到这里,很多人会以为我是在做技术分析,实则不然。

图形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达,其背后是市场整体对其估值和价格的常态性理解。

 

我们举一个老生常谈的例子,

16-18年,很多蓝筹走了一个漂亮的上升通道,很多人解释是说由于其业绩的增长带来的。从表面上看是这样,但是其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

很多蓝筹在2018年业绩也是在增长,为什么他们的价格不涨了呢?很多公司在2014年2015年业绩就在涨,为什么那时候他们涨得不如创业板呢?

 

这是因为业绩增长等于市值增长,需要一个充要条件:

那就是估值体系稳定。

比如说一家公司今年利润10个亿,明年利润20个亿,市场必须都给他比如说10倍的PE,他才能够从100亿市值长成200亿市值。

 

那么估值体系的稳定从何而来呢?

两方面,

第一是公司发展阶段的稳定;第二是特定资金环境的稳定。

这两方面相互交织,互为影响和补充。

 

所谓公司发展阶段的稳定,是指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处在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优秀的公司在较小的时候,其成长速度往往很快,因为公司之所以建立起来,大概是创始团队看到某些机会,或者具备某些特定技术/资源。一开始大家都相信这样的增速会维持,所以给予很高的估值。

而当公司从小型公司成长为中性公司,由于竞争压力以及市场空间有限等原因,增速比以前慢一些了,那么市场就会给予较低的估值;而当中型公司成长为大型公司、超大型公司估值会进一步降低。

这是一般规律。

 

所谓资金环境的稳定,是指市场合力对于公司认识的稳定,这与市场的结构息息相关

对于同一家公司,所有人都会有不同的认知:有些投资者认为他处于成长期,给他很高的估值,有些投资者则认为他的黄金时间已经过去了,所以就不给他很高的估值。那么这些投资者在这家公司达到某个价格的时候就会发生分歧:一个觉得还挺便宜的,一个觉得已经很贵,进而发生交易。而大量投资者的分歧带来的交易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k线图。这里面“大量的投资者”就是市场的结构——如果市场结构保持稳定,那么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信息环境下对于公司的估值状态就相对稳定(数学的意义上讲,公司业绩折算到公司市值的函数是稳定的),便形成形态意义上的“通道”。

 

我们回到近期的市场,近期的市场所展现的,是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和市场情绪原因,短暂的改变了市场结构,导致绝大多数的运行“通道”的斜率发生显著改变。

然后又由于外部环境,特别是政策性的暖风频吹,让投资者认为此前的市场结构可能会回来,进而认为现在是一个抄底的时间,于是很多公司的股价又回到了原有的通道下沿,优秀的公司甚至走上了通道的上沿,甚至创出新高。

 

这里提一下风之刃新时代,这一批风之刃新时代从目前的表现看,可以说是大大超过我的预期。

本期风之刃新时代指数是以6月29日的收盘价作为1000点初始进行计算。

7月2日10:11分向订阅用户发送了完整名单(25支)。

至今(周五收盘),所有市场上的指数,只有创业板指上涨了10个点,也就是不到1%,其他指数是下跌的(上证指数、沪深300、上证50)。

而新时代指数上涨了+6.4%(周五收盘),最高一度达到+7.9%!

在10个交易日里跑赢市场6个点以上,作为一款指数(25支成分股),我想已经到了极致。

 

新时代指数的成分股是邮件订阅用户专享

订阅的方式和介绍我会附在文章后面。

 

我不认为我们能够准确预测任何一件事情,无论是作为结果的指数数字还是作为底层基石——市场结构,它当然有可能变得更加有风险偏好。

未来不可预测,但我认为我们仍然应当根据目前所有的信息做出一个判断,哪怕并非绝对的概率,相对的大小也是重要的。

 

市场结构恶化的概率大于市场结构优化的概率。

风险偏好降低的概率大于风险偏好提高的概率。

经济进一步下行的概率大于经济维持良好运行的概率。

这是风之刃站在2018年7月的时点向后看半年的判断。

孰是孰非,由君决策。

 

插一段话,

似乎这些对于超长期投资者而言会觉得这些都是渣渣,他们说我们拥有无限的资金,资金成本很低,而且也没有投资者压力。这就应当毫无顾忌的投资现在看来优秀的公司了么?

我认为不一定。

因为那些上面被看起来“渣渣”的因素可能会深刻影响现在看来很优秀的公司的未来发展,也许他们会因为上述因素的某一个没有控制好而没有挺过一轮周期甚至消亡——这样的案例在历史上比比皆是。

尽管没到那一步,那么一个更低的价格也值得考虑。

 

在以上判断的基础上,风之刃认为现在市场风险仍然很大,甚至比3500点、3200点的风险还要大,因为从2700点再跌500点的幅度显著大于从3200点跌500点。简单的数学,不是么?

中期持有的空单是坚决不能平的,绝大多数蓝筹是万万不能买入的。

特别是从横盘运行变为震荡下行的——这不一定完全是短期情绪,也可能意味着一种市场结构的恶化,即离开的资金正是那些维护原有“估值函数”的资金,那么未来蓝筹将不会有那么高的估值。风险清晰可见。

 

经济下行的信号在我来看已经非常明显,这里我点一句话,有一点工作经验的投资者都能明白:

很多时候我们把A股称为“政策市”,但比市场对政策甚至政治更为敏感的是经济体本身;而现在交织的各种实体经济政策(包括对贸易战的回应),“错综复杂”——这会相当程度影响执行层,而他们才是真正中国经济增长的动能。

作为耳熟能详的“戴维斯双杀”,不过是之后的配套出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