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境开阔,独标高格—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赏析

 轻风无意 2018-07-1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王勃的一首送别诗。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统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辅:扶持、拱卫。三秦:泛指当时长安附近的关中之地。古为秦国,秦亡后,项羽分其地为雍、塞、翟三国,故称三秦。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这两句是说,三秦之地护卫着都城长安,你将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

首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气势雄伟,点明送别之地。第二句点明杜少府宦游之地,而“风烟”、“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联系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阻,微露伤别之意。上路的杜少府显然是郁郁不得志的,从城阙崔嵬、畿辅广阔的京都长安,离别亲友,独自去风烟迷茫,路途遥远的蜀川,此情此景,自是难堪的。诗的发端,不但点明地点,也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两句是说,我和你都充满着离别愁意,因为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外出做官的人。

因首联已对仗工稳,为了避免板滞,故此联以散掉承之,文情跌宕。写惜别之感,欲吐还吞。意绪怎么样,没有说;立即改口,来了个转折,用“同是宦游人”一句加以宽解。以同情为安慰,已暗用”知己“二字。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内:四海之内,指全国各地。天涯:天边,比喻极远的地方。比邻:近邻。这两句是说,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好似亲密的近邻。

三联推开一步,奇峰突起。高度概括的道出了古今中外上下几千年人们的共同心声,这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歧路:古人送别常在大路的分岔口告别。这两句是说,我们不要在分手的岔路上因离别而感到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的流泪沾湿佩巾。

尾联紧接三联,以临别不效儿女态作结,格调极高,使友人的精神也为之振作。

南朝的著名文学家江淹在《别赋》里写了各种各样的离别,都不免使人“黯然消魂”。古代的许多送别诗,也大多表现了“黯然消魂”的情感。王勃的这一首,却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附录:《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阙(què)辅三秦①,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huàn)游②人。

海内③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④。

无为在歧路⑤,儿女共沾巾⑥。

注释

1、城阙(què)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辅,护卫。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现在的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

2、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译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全句是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3、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

4、君:对人的尊称,这里指"你"

5、宦(huàn)游:出外做官。

6、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7、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8、比邻:并邻,近邻。

9、无为:无须、不必。

10、歧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11、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

译文

三秦之地护卫着都城长安,你将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我与你都充满着离别愁意,(因为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外出做官的人。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好似亲密近邻。(我们)不要在分手的岔路上因离别而感到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流泪沾湿佩巾。

王勃像王勃像初唐四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