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切尔航空研究所提出有人无人平台组队概念

 昵称m5Gu5 2018-07-16

在与近乎匹敌的竞争对手发生冲突时,面对攻击机短缺的困境,或可以组合数架有人驾驶飞机和能高度自主行动的无人飞编队,进行协同作战。

概念提出

这一概念由米切尔航空航天研究所于7月10日提出,与建造数量相近的有人驾驶攻击机相比,这一想法可节约成本,降低人类风险。

米切尔航空航天研究所、美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以及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官员近日表示,想要完全实现此类复杂的有人无人平台编队,目前的技术还不够完善,但数十年中无人机和遥控飞机(RPA)的作战行动经验以及机器学习自主技术的发展,实现这种能力指日可待。

米切尔航空航天研究所官员引用了大量记录,包括美空军MQ-1和MQ-9无人机所执行的情报、监视和侦察(ISR)以及攻击任务记录;一系列日益复杂的机器学习和有人无人行动实验记录;美海军X-47B舰载无人机系统以及陆军AH-64攻击直升机、“灰鹰”无人机协同作战所取得的进展记录。

概念背景

自1990年海湾战争以来,全球安全局势日益紧张,轰炸机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二,空军战机减少了近50%。在此背景之下,米切尔航空航天研究所官员提出了联合作战中有人无人平台编队的概念。自1990年冷战结束以来,美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攻击机也在减少。

具体方案

米切尔航空航天研究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是给退役的F-16战机装备先进的计算机、传感器和通信系统,使其能够作为半自主的无人攻击机。据估计,每架飞机的改装成本约为170万美元。

方案评价

AFRL司令威廉·库里少将赞同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概念,并指出了机器学习和自主技术的进步。电传飞控技术和自动地面避碰系统等计算机辅助飞行技术的进步使飞行员对其广泛使用的技术更有信心。

DARPA战略技术主管蒂姆·格雷森指出了该机构在机器学习方面的工作,表示关键在于机器之间相互沟通的能力以及机器与人类沟通的能力。

但是,库里对将退役的F-16战机改装成无人攻击机的这一“商业案例”提出质疑。他指出,AFRL正开发一种低成本的“可消耗”无人机,可执行自主攻击任务。而且损失也比一架全尺寸飞机更小,也不会危及人类生命。

来源:美国《海上力量》杂志/图片来自互联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