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轩易医脉法》 张润杰 著 结合《易经》 建立象思维 剖析26部脉 以下为本人在阅读 《岐轩易医脉法》时 对其26部脉象的笔记整理 如有错误 还请指正 写在前面 ——以下思维导图皆由本人创建 浮脉类 1、浮脉:脉势上浮,脉位浮 2、洪脉:脉大而来盛 3、虚脉:无力 4、散脉:(脉形变化+脉之来去)散而不收 5、芤脉:脉体大而内空 按之中央空,两边实 6、革脉:芤弦合革 (脉中缺少精血+脉管紧张度高) 7、濡(软)脉:极软 8、微脉:脉形体极细小,似有似无 沉脉类 9、沉脉:下沉之势 10、牢脉:不移、不动、不散 沉而有力,实大弦长 气血聚之极:气聚成形 11、实脉:有力 (脉体长满三部,微强,愊愊然) 12、弱脉:沉细而极软 13、细脉:脉体细 迟脉类 14、迟脉 来去迟为迟之渐:举之来急来促为数之渐;举之来迟来缓为迟之渐 15、缓脉:紧张度低 热邪必兼来势盛:热胀冷缩 风邪必兼浮:风性开泄,营弱而缓 湿邪必兼脉体边界不清:湿为阴邪,黏腻而濡,浸淫脉体 平脉:常人之脉 16、涩脉:往来艰涩,不充实 17、结脉 来去之结:结之渐 结阴:气机出入阻滞 至数之结:结之甚 18、代脉:脉形不均匀 代:变更、替代 责之于脾:脾脉代 死:病情严重不易治 数脉类 19、数脉 火之渐:来去急促、薄急 火之盛:来盛去衰 火之极:至数六至 20、滑脉:往来前却 (如气裹雾,进而又退,原地辗转) 21、紧脉:紧张度高; 如切绳,如转索,左右弹手 ![]() 22、促脉 23、动脉:跳动,跳突,厥厥动摇如豆,无头尾 ![]() 长弦短 ![]() 24、长脉 上部超过寸(溢):脉气之升太过 下部超过尺(覆):脉气之降太过 长则气治:长脉能上下贯通,是人体阴阳能够上下升降之象 辨长不能忽略脉之粗细:长脉虽主气机升降,但气之升可由气血之壮或敛而升 ![]() 25、弦脉 举之不来:来去振幅偏小 26、短脉 轻取脉体,寸和尺短缩:浅层气机升降失调 轻取脉体即于三部,重取而见某部脉体不及本位:深层气机升降失调 心得 1、《岐轩易医脉法》是《岐轩易学丛书》系列中的一本。 2、《岐轩易医丛书》是一套由“理论-脉法-药物-验案”为思路,整体全面的一系列书籍。 3、以《易经》、《黄帝内经》为基础建立的立法方药,与教科书上对脉法的理解不同,对临床指导意义深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