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移情系列]之三 I 自体心理学中谨慎的使用

 传说xlghy6q6fm 2018-07-16

导语

百家争鸣,各取所长。徐钧老师看了上上一篇,建议好好阅读一下自体的反移情。


关于反移情,经典自体心理学是很谨慎的,现代通常会比较谨慎的使用。一般把情结性的感觉称为反移情,这和弗洛伊德的观点是相同的,而将与分析家自己无关而出于人性的一般情感体验称为“分析家对来访者的情感体验”。在临床或者督导中,对反移情,一般都是作为咨询师个人情结问题,一般稍加关注,如过于严重,通常建议咨询师在自我体验中解决。所以对来访者,自体心理学一方面很重视体验的出现和追踪,一方面又强调对分析家自身情感的谨慎性。



分析师对病人的体验


科胡特以来的自体心理学经典学派,其实开始更严格。1990一2000后才开始出现谨慎的运用,并与反移情区分,称为分析家对来访者的体验


如果咨询师出现反移情,一般更多是和自己的体验师讨论的。所以比较节制。可能和大家所想象的自体心理学有一些区别。


弗洛伊德强调分析师的个人分析,希望分析师成为“空白屏幕”,但后来发现反移情无法避免,最终研究并作为工具。


一些人错误的理解了“空白屏幕”,一些人则以误解理解“空白屏幕”。或许 . 但这个就不是精神分析.而像人际关系的认知行为治疗,所以这点上,差异不小的。


科胡特是某种意义上是继续强调“空白屏幕”的,弗洛伊德之后一些观点对“空白屏幕”的理解是有很大误解的。


“空白屏幕”并不是指隔离性的运用自己的内心,而是要以基本人性展开自己的状态去出现自由联想. 在科胡特那里称为分析家的 ''共情--内省'模型.'


插画来自网络 


自体


自体心理学不认为来访者把咨询师当成自己重要的内在客体去互动,从而咨询师产生了跟来访者内在客体相同的感受甚至行为,就够了。

 

自体心理学会进一步询问,来访者把咨询师当成自己重要内在客体的动机是什幺,这是要被解释的。


对自体心理学而言,关系只是表现,关系背后的动机才是关键。

 

另外,现在国内精神分析圈在临床中对反移情运用有些过多了,更接近激进的使用的学派。我个人认为是不适当的,有时候甚至是庸俗和粗暴的。


福斯吉建议使用“分析师对病人的体验”,以更好的区分,使用反移情一词所带来的混淆。这种混淆不但是词汇的混淆,同时会引导的运用中的误解。


现在对于反移情,其实国际上有四类观点:


*是严格的弗洛伊德的观点


*是海曼的反移情观点(更接近人性的情感体验)


*是温尼科特和早中期比昂所发展的观点


*是后来主体间学派和人际关系学派十分激进的反移情观点


自体心理学在科胡特时代是很严格的遵守弗洛伊德原则的。


直到1990——2000年后,自体心理学才比较谨慎的打开一个小口子,同意分析家的小部分情感讨论可以被纳入


但应该被十分谨慎的运用,或者说不应该被至于首先运用的位置。为了区分过去反移情差异,而使用“分析师对病人的体验”类似的词汇。


经典自体中的反移情

在经典自体心理学、经典自我心理学、拉康派中,这些反移情讨论相对不被鼓励,但这些学派在工作中并不是遭遇撞墙结果,而是继续能够顺利工作,治愈和分析来访者。我开始意识到经典自体心理学派的工作时对反移情是比较谨慎的。

自我界定

使用人际间模型的反移情观点是有转换压力和发展来访者的内在领悟的部分,特别是人际间的互动部分,但有自体心理学家提出,这种人际间的观点,是有现实行为矫正技术的意味在里面,而和潜意识意识化的精神分析本质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距离。


同时,一旦当一个人使用广义反移情这个概念时,对分析过程的节制会下意识的放松开来,而这种放松或者人际关系间的现实成分,会让来访者的潜意识的浮现被阻挡,同时也容易被分析家自我的投射所迷惑。这是经典自体心理学和现在主体间学派关于“自我界定“这个概念上的争论。


在经典自体心理学中,“自我界定”、“自我暴露”“反移情”被认为适合存在在自体派所定义的边缘人格水平(也就是精神病水平)的互动中运用,因为这样可以协助病人建立足够的现实框架,而在边缘水平之外更健康的人格水平中,节制还是第一位的。

谨慎的使用

在陈述和理解来访者体验时,我们会使用“分析师对病人的体验”类似的词汇,来替代反移情这个词汇可能所产生的诱惑和混淆。


这有点像一种味道,当你知道糖是甜的时候,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本能会激起我们反复尝试的欲望(分析家的欲望);但一旦我们了解,糖可能会引起糖尿病,我们对糖的使用,就是变得谨慎。我们可能只是在调味剂水平或者健康水平使用糖,而不会在任何时刻都使用糖了。以此类比“反移情”的运用。


在当代拉康派、经典自体派,还有经典的一些自我心理学里,他们的临床工作继续或重或轻的拒绝反移情的使用,但并没有导致他们实际临床做不下去,或者案例没有进展。反而,因为坚定的节制,反而有些案例的进展更加清晰和顺利。


反移情这个东西,有点潘多拉的盒子的味道,一旦打开,里面正反两面都可能有。所以自体心理学在当代,也不是彻底反对打开,而是说打开要有尺度和情境,要看来访者的人格水平,最后看,打开的必要性。同时如果涉及打开,应该区分,真正的分析家自己的未完成情结分析家对来访者的体验之间的严格区别。


我们无法否认,即便操作再严密,关系中必然会有现实的部分存在,而不可能完全潜意识意识化。更何况基于此去放开的使用反移情的后果可能是什么了。


那些自体心理学家的老年人,他们保守有他们保守的意义在,而且他们的工作成色不见得降低,我们认为用新观点解决的问题,他们照样也可以使用老方法和经验来解决,有时候甚至更好。


节制的度,在经典自体心理学里,节制是要包含人性的,也就是基本人类情感的,所以科胡特说,倾听是关键,以来访者为中心的倾听是关键。

 

至于在当代,大家被来访者打磨了很多次之后,也发现,对于精神病结构的来访者,单有倾听是不足够的,还需要有他者中心的边界框架。


外显的程度和范围,其实就取决于来访者的人格结构。神经症节制一点,来访者会有大量的幻想和投射,但基础连接是有的。


所以当代自体心理学,认为对于神经症结构、自体疾患结构,以来访者为中心及禁止反移情是好的。对精神病结构,建立框架去矫正和影响是必要的。

 

在所有的这些过程中,分析家对来访者的体验,不称为反移情,而称为“分析家对来访者的体验”,这联接于科胡特的“共情--内省”的工作方式。


科胡特对神经症结构的咨客也反对使用反移情。科胡特延续弗洛伊德的观点,基本认为反移情就是分析家自己要去解决的情结问题。

共情

共情并不是对外的过程,而是分析家自己在倾听中内心的自由联想、体验、反思的过程。


有意共情是科胡特反对的,他认为这其实是阻挡了来访者的幻想。在神经症结构和自恋结构都是如此。


外显的在自体心理学叫反应技术,也就是诠释、共情性回应技术。


有意共情来访者,会将来访者自由联想的愿望和投射直接覆盖,这样的话,来访者潜意识向意识浮现的内容就消失了。这种做法是反精神分析的,或者是压抑潜意识浮现的,所以科胡特延续弗洛伊德的观点不同意。其实自体心理学是十分靠近经典精神分析的。

 

不要把“反精神分析”和“错误”联系在一起。反精神分析的做法未必是错误的。认知行为疗法就是反精神分析的,但不是错误的,而是不同来访者的情境中的有效方式。


HelenI海宝宝之自由落体

微信ID:15375520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