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超尘:伤寒论溯本求源考证记

 鉴益堂 2018-07-16

北京中医药大学钱超尘教授

到了王叔和以后,有一本书《小品方》,这个《小品方》是东晋之末,东晋以后就是南北朝,就是说东晋的末年,南朝的刘宋元贞元年,有一个医学家叫陈延芝,陈延芝写了一个《小品方》12卷,这个唐朝末年以后《小品方》在中国丢失了。但这个书传到了日本。日本80年代,在天日和图书资料中心发掘出了《小品方》的手抄本。这个手抄本是什么时代抄的呢?在唐朝以前抄的。日本把这个手抄本用高度的放大的拍摄技术拍摄,这个拍摄技术比较好,连皱了的都可以拍摄出来。就是在这个《小品方》仍然是12卷,现在只存在卷1的序言和卷1的全部。这个《小品方》我根据的是《辨伤寒》9卷,一定要记住这个辨字,还有《杂病方》8卷,他是东晋人,这个时候,《伤寒论》16卷已经分成了两部分,一个是《杂病方》,一个是《辨伤寒》。那个《伤寒论》不是辨“三阴三阳”,辨什么?所以当时的口头语就是《辨伤寒》。大家看,它的名不是10卷吗,后来怎么变成6卷呢?怕有一些去掉了,这个没有关系啊。这个《辨伤寒》9卷就是《伤寒杂病论》的16卷。在东晋之末南朝、刘宋之初,它完全地保存了。这个古代的卷,变成第三声就是卷,现在把书的卷与把书籍卷起来的卷看成同一个意思。把那个字数多的整理成两卷就两卷。所以卷数不一样。可见《伤寒论》从西晋16卷就已经开始分家了,到东晋再独立。

然后,到了梁朝有个阮孝绪,他写了一本书叫做《七录》。他说我做记录整理这个七录的数目的时候我见到了《辨伤寒10卷。这个《辨伤寒》10卷就是来自于陈延芝的《辨伤寒》9卷。这一段话,我这个分两个路线来讲。左边《辨伤寒》10卷见于隋书《经籍志》,隋书《经籍志》是二十四史里边的正史的目录。在我们考证古书进行文献研究的时候它具有极端的权威。《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金华录经籍志》等等。他说《辨伤寒》10卷后来变成两个途径在流传。第一个流传到了隋朝,隋朝的时候把坚的“坚”字改成“硬”。把那个宋本《伤寒论》的“坚甲”改成“固甲”。“大便坚”就改成“大便硬”,这个隋本一直传到了唐朝,唐朝乾元三年,公元760年,列为医师入仕考试教材,就像现在大家进行医师资格考试那样。当时使用的这个考证几本书,书本出10道题,《脉经》出2道题,《伤寒论》出2道题,反正最后的要求是“通六以上留”,就是这个试卷的分数里边你到了百分之六十以上你就留下来,这个资格考试通过了,不满六十分以上的话你下次再考。这使用的教材、材料,就是从隋朝传下来的这本。然后再往下传,这个本就传到了荆南国。荆南国就是现在湖北的江陵,传到了高级同堂之下,然后荆南国被北宋给灭了。没有采用武装斗争的方式,采用了政治的压力,最后的皇帝叫高继冲,高继冲金银财宝都没了,最后想起来我还有一本书,而这本书一直在我们老祖宗那里保存;献上来之后就有好日子过了。所以这种情况下高继冲把他们家里面五代传流的这本书、从隋朝留下来的这本书献给了北宋,然后到了北宋这个他哥哥死了以后,死了的第二天,他弟弟就当皇帝了。那么当皇帝没过几年,所以编了一本书叫《太平盛表》。这个宋开宝中进献给北宋朝廷。在北宋朝廷进行校正医书局的时候,这个就刊行为大字本。这个就是左边的,大家来看右边的。阮孝绪的《辨伤寒》10卷他这个著作往下传,分出来两本,左边的叫做隋本,右边的叫做梁本。梁本就是阮孝绪传下来的这本,梁本传到了唐朝初了。

这个唐朝初传下来的时候,孙思邈他写的书挺多的,其中写了《千金要方》,在《千金要方》卷9里面说“江南诸师觅《仲景要方》不传”。“仲景要方”是书名号。这个南朝医师里边有张仲景的书,他传男不传女。“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这是孙思邈60多岁写的《千金要方》。过了30年,他90多岁了,快100了,他写《千金翼方》,大概是在卷28这边,他现在说我90多岁了,很快我就长100了,我这个要把《千金翼方》写完。我现在收尽了“伤寒大论”,他把《伤寒论》加入了一个大字,无限的崇拜,无限的信服。《伤寒大论》前边有一个小序,这个序言就是孙思邈得到了阮孝绪的这本,收进了《千金翼方》的卷9卷10。《伤寒论》本来是10卷,他为什么在《千金翼方》里边改变成了卷9卷10呢?分两卷呢?因为这样,《千金翼方》就像个翅膀一样。为什么叫“翼方”呢?我是辅佐着药方来的,是辅佐的。所以,这个《千金要方》卷9是《伤寒论》的残卷,所以最后发出来;“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他《千金要方》卷9书张仲景的42个方。《伤寒论》、《千金翼方》、《千金要方》的卷10基本上是杂病的方。因此得到了张仲景的这个《辨伤寒》以后,他仍然把它编在两部分,卷9卷10,构成了一本《千金要方》平衡的格局。所以就把10卷改成了2卷。那么这个就叫做梁本。

我在90年代出了一本书叫《唐本伤寒论》,现在重新加以研究,很快就要出版了。这个书非常重要。我研究《伤寒论》啊,大家都是临床家,从张仲景的方子里边,得其神思妙用而对于版本的用校读的方式,平时书读不懂,这个功夫有待进一步的投入。这就是研究《伤寒论》、《脉经》、《千金翼方》的。那么《千金翼方》跟宋本《伤寒论》,基本上宋本《伤寒论》的条文他都有,逐条对比可能少了11条。其中宋本《伤寒论》没有的4个方法它有,宋本《伤寒论》有4种方法它没有,而《千金翼方》它有。这正是我们研究宋本《伤寒论》必须紧密地对照着《千金翼方》。

举个例子,宋本《伤寒论》的第一百四十一条,寒实结胸,一派寒流,无热症者,予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原话,一派寒相,予三物小陷胸汤,三五物小陷胸汤,一派寒药,下面还有啊,白散亦可服,白散也是温热药。从清代就这条路变乱,实际上你要对照着《千金要方》卷轴那个一百四十一条看,人家《千金要方》就讲,寒实结胸,无热症者,三物小白散,就没有小陷胸汤,而小陷胸汤,那是研制问题。从这里边就可以看出,研究《伤寒论》必须得对照这个版本来进行研究,

再往下看,北宋校正医书局,把这个《千金要方》啊,给它校了,那个前面有个前言,现在我就找不着有更好的本儿,所以现在这个孙思邈最为名家,进行校正,这本书传到了那个元朝大德,传到了梅溪书院,从此以后,咱们国内的《千金翼方》这个版本还没了,这个中华民族特别的善于创造知识,但是不善于保护,所以我们有多少好书啊,都丢了,比如《隋书·经籍志》,那里边的书现在统计,85%、90%都丢了,而三分之二以上的《隋书·经籍志》里边记录的那些个书籍,三分之二以上在日本,所以日本的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延长,但是他们善于保护中国的书籍,从中国的书籍进入了日本,古代叫做请来书目,请来之书;就是说,我们现在今人所写的著作日本人他也收入现今的目录,我们现在的这个,由于科技进步,我们书籍目录还是比较概括,特别是到了中国的封建社会的后期啊,这个对于书籍的保管还是比较马虎。那么,到日本文政十二年,日本又加以翻刻,这个后来,日本的梅溪书院的这个雕版,木板雕刻呀,咱们把它把给买回来了,然后在日本的雕刻的木板上我们又重新印刷,所以后来,这个人们现在看到的版本就出来了。

所以1994年,我写了一本书叫做《唐本伤寒论》,那么这个,大家应该看着,梁朝阮孝緖的《辨伤寒》10卷,这个他是一个关键,再往上推,根据这个表,你可以推到《汤液经法》,往下看,分两条路,一个是梁本,一个是这个隋本,隋本传到了唐朝,传到了金南国,传到了北宋,宋开宝中。大家看这个,北宋治平二年刊行为大字本《伤寒论》,北北宋到了中间这个时候吧,这个时代很畸形,军事机务事、没有抵抗力,所以北宋的有契丹、女真、辽,都跟它是一个对立的;而北宋的文化,有产生一些全新力量,出现了许多的科学家与文人,那么医学在这样一个环境之下,已有长足的大踏步的发展。所以在北宋嘉祐年间的朝廷就建议对这些古代的医书进行整理,进行了校定,那个“定”字不是“订”,是确定的定,固定的定。我这个朝廷给你校定完了就固定在这儿了,这定本就是我朝廷承认的本,所以宋本上边叫做“定”,确定的定。

北宋成立了校正医书局,领衔的是高保衡,他的女婿是林忆,还有个孙奇,孙奇是高保衡的徒弟,这个北宋校正医书局就是家族的,但是古人举贤不避亲,虽然是用我的亲戚,但是他确实是贤人,他确实是有能力,确实办事公开公正,那我举荐林忆有何不好呢?所以北宋校正医书局在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的医学文化传播和培养人才方面意义大矣,所以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勘、校定《伤寒论》的时候分两种字形来进行雕刻。一个是啊,叫做大字本《伤寒论》,这大字本多大啊?就相当于现在的二分钱硬币那么大,这个字它清楚,竖行的每个格啊,那个蓝线也很清楚,字句之间也很宽松,那醒目,但是不便于携带,纸太贵了,一般的老百姓都买不起。于是,这是1065年,这年代大家应该熟悉,老百姓买不起了以后,过了23年,到了1088年,朝廷才发现就是一般的人,包括医生在内,都买不起这个书。咱们现在就雕刻小字本上面,于是,在1088年,雕刻成小字本上,于是北宋这个大字本的《伤寒论》逐渐的被小字本《伤寒论》所替代了。

先说大字本《伤寒论》,这个元、明、清大字本《伤寒论》都没有刊刻过,那个费钱。咱们清朝末年,有一个大的藏书家,叫徐仿。请大家翻开讲义的第八页这个小字本中间,小字本题记末尾签盖“榘翁”、“大徐”两枚朱章。中国中医科学院、沈阳中国医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图书馆所藏《伤寒论》无此题记。这个下边啊,有一个是徐坊;这个徐坊,是一个著名的藏书家,他当过京师大学堂的图书馆管理员;他这么写:“《伤寒论》世无善本,余所藏治平官刊大字景写本而外”;北宋治平二年,也就是1065年,他就是大字本,注意这句话“惟有我藏着大字本以外,惟此赵清常本耳”。赵清常是明朝人,江苏常熟人,著名的科学家,他几乎用尽、费尽心力,他把小字本给他翻刻了,由于是小字本,它也没有带着注解,不便于人家给人们的使用注解《伤寒论》,所以这个时候,到了清朝,小字本也快丢失了。所以徐坊他家有一个大字本,有一个小字本,“惟此赵清常本耳,亡友宗室伯兮祭酒曾悬重金购此本不可得”。购小字本,但是买不着,“仅得日本安政丙辰覆刻本”,就是日本的覆刊本,这个“今夏从厂贾(gǔ)魏子敏得此本”,那么我这个小字本《伤寒论》从哪儿得到的呢?是从一个书商叫魏子敏,从他的手里买下来的,“完好无缺,惜伯兮不及见矣”我的好朋友也是藏书家,他写了这么一本题记,这本题记,这个书法非常好,非常好。“坊记”,就是徐坊。“时戊申(就是1968年)中秋日戊辰”,再看“北宋人官刻经注皆大字,单疏皆小字,所以别尊卑也。治平官本《伤寒论》乃大字,经也;《千金方》《外台秘要》皆小字,疏也。林亿诸人深于医矣。南宋已后,乌足知此?矩庵又记”。这个就是徐坊,写的这个墨笔题记,在那个台湾故宫博物院,我为了探访这个古本,2008年我随着那个旅游团到台湾,就奔这本书去的,看到了这个徐坊,徐坊他家里就有;徐坊,这个时候大家一定有关心这个大字本《伤寒论》的,假如你家要有大字本《伤寒论》你就富了;这本书啊,是徐坊死了以后,徐坊他爸爸,是一个武将,在过去的镇南关的跟藩国打仗,第一仗赢了,皇帝给他封个大官;第二次打仗,打败了,黄帝给他判死刑,后来大官保他,战争总有胜有负的,那皇帝说不杀他,发配到新疆伊琳,没多久就不在了,所以徐坊特别的伤心,扶着他父亲的灵柩就回到了山东,不久也就死了;他老伴住在北京,有一天夜里啊,书房这儿叮当响,开始以为是风吹,再说响声大了,女同志又不敢出去,第二天早上一看看书柜的们打开了,书不少的也丢了,其中那个大字本《伤寒论》还没了,那么丢失了以后,这个估计是一个读书人给偷的,而且可能是徐坊的朋友,有人想过。那么是不是能够躲过这个文化大革命,那咱就不知道了。(刚才有同学提议搞个征文启事、寻书启示,我这财力能给人家多少钱,这个国家的财务要征收这是笑话),所以这个书是不是还在人间还不知道。

咱们往下看,这个小字本《伤寒论》,元祐三年(1088年)刊行的小字本《伤寒论》,这个小字本《伤寒论》在咱们国家存在五部。开始发言的时候,我说了我从那个1984年4月13号就找那个小字本《伤寒论》,我真下力量,几乎是费尽移山心力,跟着就自己去,仿书的结果,宋本《伤寒论》在中国,都在中国。何谓宋本《伤寒论》?这个定义得清楚,我们今天说的宋本《伤寒论》,不是北宋的大字本,不是北宋刊刻的小字本,这大字本、小字本都没了!

赵开美本《伤寒论》:明朝万历年间,江苏常熟有一个著名的学者,叫赵开美,这个好读书啊!他就以小字本《伤寒论》为底本,找那个当时非常优秀的刻工,叫赵应期,他那个雕刻的水平,就如同克隆一样,照相一样,所以这个书就一直往后传,但是呢,传了不久,这本书丢了!为什么呢?它没注解《伤寒论》,所以就逐渐地被成集的注解《伤寒论》所掩盖,再清朝编《四库全书》的时候,雍正下了死命令,又得往下做啊。没有文献,所以在《四库全书》里面没有宋本《伤寒论》的踪迹,没有这个书啊,都到哪里去了啊?所以一直不知道,那么不知道,对咱们中国而言,在明代、清末以前那么咱们中国人学习《伤寒论》学什么啊?第一个是注解《伤寒论》,第二个日本堀川济的《安政本伤寒论》,这个在我的《宋本伤寒论》台湾故宫本考,这是一个《伤寒论》的简史,那么传到了堀川济这儿,我们中国人看见的这是日本的堀川济本;看第三个本,是张清紫、张清辰,他也叫做《仲景全书》,主要的看这三本,那么在清朝都没有见过赵开美刊刻的《仲景全书》。赵开美刊刻的《仲景全书》包括四部书,第一本书就是《宋本伤寒论》的小字本,第二本《注解伤寒论》,第三本《伤寒类证》,第四本这个,这个书到了清代灭亡以后,陆续出世,经过我的访问和调查,向同志们汇报。

现存有这五本书,存在以下图书馆:第一,存在的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这书呢,中国中医科学院,当然这个中医古迹出来之后,已经影印了,影印了,第一次影印,五十部,第二次影印,五十部。很珍贵,如果你们能够在古书之房,在哪儿能买到,你别舍不得钱啊,这能培养你一辈子和你儿孙,能买得到,八百八十块钱,那是八十年代影印的,那是我还是教授呢,我就一百二十块一钱,我节衣缩食半年,买了一套,所以这个我有;第二,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三,上海图书馆;第四,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第五,台湾故宫博物院文献大楼。我为了寻访这五本书,都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现在发现了秘密,这五本书不是同一个版幅,分为初刻本和修刻本两本,初刻本有错字,就挑出来,这个初刻本有这个几个,中国中医科学院这个初刻本,这个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这个初刻本,上海图书馆的这个初刻本,这个三个本我都对照了,这个字都一样,他们是同一个板印刷的,在木板上雕正字,雕成反字,然后拿那个纸给他接上一刷,那就叫做印刷,那字就印上了。错字,然后那个赵开美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不允许错字存在,然后呢又修,就是在原来那个板木上拿小刀把那个错字把它抠掉,补成正字,这叫做修刻本。然后呢,就有两本,沈阳中国医科大学这个修刻本,台湾的这个是修刻本,修刻本的价值,就修订本、修刻版吧,其中的价值高于初刻版。要买的话能买到,但是现在,无论是修刻版还是初刻版,已经都成国宝了。研究院的这个影印这一百本我估计他还不印了,幸好我买了一本。这个日本人早就盯上这五本了。

这个我上次,去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那看书去,我是这么看,因为我有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影印本,影印的,我就拿着这个影印本还是初刻版,我一页页的对照那个修刻板,还区别不好,我都写过文章的。然后上台湾的话,台湾那个保护书做的挺好的,看这个书戴口罩、戴手套、手套前面这四个手指头露出来,好翻页,不许使用圆珠笔、使用铅笔、不许拍照。这个本有什么特点呢?前边有一个朱章,朱印在上面,朱章是赵开美的这章,明代1599年,差一年就1600年了,就是1599年,赵开美把这个修刻版修刻完了以后,在这个书上“啪”一声印了个朱色章,朱章是什么朱章呢?大家看这个(钱老此时拿起了手边的讲义翻了起来。)看这个,看第十二页,看第十二页啊,“东海仙蠹室藏”,东海藏书那属于东海的地理范围,仙蠧,这是神仙的仙,蠹,蠹鱼的蠹,这蠹鱼就是藏在旧书里边的长翅膀的,那个翅膀上还掉黄沙、黄粉,这个是书鱼。古人到这个五月份,晒书目,晒的就是它,古人认为这个书鱼挺有意思,它要对古书,它咬书,它如果把你那个书里边这个神字,能咬这么一口,好嘞,你这个书就升级了,连着你这个书啊,这个神字,要你三个神字,那你由科级干部到部级干部,升得快,所以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仙蠧,你不是蠹鱼吗?你蠹鱼成神仙了。东海下面有藏着书籍,这个啊,就是赵开美子在台湾这个本上盖这个。我很器重它,就因为这是赵开美亲自手摸过的书啊,盖了章的书,这个书啊,同时这个书还有徐坊的墨笔题记。这个就是五本书。

这五本书,日本人,日本人有钱,他想这个书,上这个沈阳图书馆,他想上沈阳图书馆,看这本书,花钱让他照相,他买你的使用权,这个版本还是你们中国的,还是你们沈阳图书馆的,我在日本。我找咱们图书馆馆长问问,我也不同意卖给他,国宝啊,再有钱也是我们中国的。图书馆说不行,给多少钱也不让照。但是,台湾让他拍照了,你说台湾挺有钱,你图这点钱干嘛呀。人家照了以后,还在日本影印了,影印了的话还不公开发布,只是在日本医学会内部会员、内部人员,不是像你们中国人这样子看到的。幸好我有一个朋友上日本去了,跟日本关系还挺好,人家还送他一本,后来就照着这一本还复印了一本,所以这个书啊,这就是日本这个,同时这个台湾的这个本还有更加曲折的经历,1941年,日本鬼子已经占领了北京了,日本鬼子早就盯上了北京图书馆的善本书籍了,那么大,北京图书馆的爱国人们在一个深夜里,把那些正本、善本,好好挑,挑了又挑,挑了又挑,挑出了两千七百多本珍贵的图书装箱子了,秘密地运到了上海;而这时候,事先跟美国的大轮船说“我们有点东西,想装进这轮船”,然后呢,秘密的运动到了美国的国会图书馆,这什么事都有机缘,佛家讲缘、缘分的缘。这个从北京图书馆运到了美国,正在这个时候,运到了没几天,中国有一个目录学家叫王重民,北京大学教授,版本目录学家,在英国那是留学,不是那个研究工作的。1903年,斯坦因从敦煌抢走了那里许多的文献,他在那登记,来考察,这个抗日战争正是如火如荼的时候,要回国抗日。跟着他的夫人刘秀叶,坐着船到了美国国会图书馆,那个国会图书馆:“老王也来了”,我们叫他老王那是亲切的说法,你们国家又搞了些好书了呀,你是不是看看,这王重民说:“确实太好了这个,听说你们哪位有最好的相机啊,拍照,拍照!”“可以啊”这两千多套都拍照。这个《伤寒论》也拍到了,那个缩微胶卷,拍照完了以后就,输给了北京图书馆,现在北京图书馆保存的那个《伤寒论》就是缩微胶卷本,我去了两三次。那个缩微胶卷本不像现在拿那么容易看,还得拿手摇,摇摇以后,但是他摇得就轻松,这个北京图书馆的这个缩微胶卷本就是王重民从美国拍回来的,这对保存中华民族的文化贡献很大。然而这个原书在哪儿呢?原书现在还在台湾,1965年美国把这个书运到了台湾去了,就没运到大陆来,当时咱们中美还没建交呢!所以这个书现在就在咱们中国台湾,中国台湾!这些年啊,我这个写了不少专门谈这个版本问题,也引起了台湾的重视,他们的图书馆的人员也对这个版本进行了考证。

这就是,中国的五本书,都在中国,我们感觉到无比的骄傲,所以《伤寒论》这个书,它是真正的中华民族宝贵的精华与灵魂,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中国的繁衍生息、生生不息与中医所有的工作,尤其这《伤寒论》所做出的贡献密切不分啊!所以,我们给《伤寒论》怎样高的评价也不过分。然后咱们再看,这个小字本《伤寒论》,有一本书吧,在日本的红叶山房收藏,日本有一本书叫做《宋本伤寒论》。日本的学者不断的写文章,说“你们中国虽然藏着宋的大字本,我们大日本,大大的也有,在这个叫做枫山秘府,也叫做红叶山房,然后就这个翻刻了,看看翻刻,寬文八年,这个翻刻,日本有一个,内位学家,叫做xxx,他就说这个宽文本不是好本,一大丢字,错字。然后大家看,日本的宽文本是1668年,赵开美,就是《宋本伤寒论》,是1599年,差一年就是1600年。那么从赵开美1600年吧,这时候好记,一直到宽文八年1668年,相隔六十九年,这个虽然说这个书刻板的质量不太好,但是对于推动《伤寒论》在日本的流传很有价值,这是我们中国人严重忽视的,所以《伤寒论》始终是应该注意之巨作。

在日本安政三年1856年,丹波元坚,他的弟子堀川济,堀,这念堀,翻刻了红叶山房这个,红叶山房这个本是盗版本!没有资格跟我们中国的五本《伤寒论》平起平坐,你们坐在台下都没有资格。这个堀川济雕刻也很精美,把红叶山房的这个盗版本的错误改正了不下三四十(万),但是他没有更好的说可以做参考,他没有见过中国这五本《宋本伤寒论》,所以仍然保留着错误、缺了一篇后续、还有一页呢。他改错来着,还有一页没改,仍然保留着错误。所以这个书从总体来看,在我们《宋本伤寒论》正式出版以前,他对日本和中国影响非常巨大。巨大到什么程度,大家看,1923年恽铁樵,中医文献学家恽铁樵,根据这日本安政三年这个本给他照相影了印,这个日本人这个安政本啊,它是竖行的喔,那个书的右侧都有日文的标点符号,这标点符号表示那个词序的,表示词序。咱们中国的话,动词后面是宾语,宾语,那么吃苹果,苹果在吃的后边。日本人说苹果吃,那个他用日文标点符号表示念中国,所以的话,应该注意语法。这个恽铁樵运用照相机就把这个堀川济本给他照相了,日本的标点符号给他抹掉了,然后就在书名上写上“赵开美刻《仲景全书》”,赵开美刻《仲景全书》那不就是《宋本伤寒论》了吗?这个是恽铁樵在中医文献的贡献上是很大的。但是有意作假,真正的有意作假,那么有意作假干嘛呢?就是卖钱,那个时候买它的钱啊,大洋六块钱,能挣这六块钱现在合人民币多少?我不知道,反正照我估计大概挺挣钱的,就是恽铁樵本,影响太不好了。所以这个做学问,必须得实事求是,你自己呈快于一时,腰缠万贯,总有被人家识破的那一天,被后人识破就不好看了。你看,1955,这个四川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新辑宋本伤寒论》,《新辑宋本伤寒论》,他前边儿附题,我这个书所使用的底本是赵开美本。经过我详细的对证,他使用的是恽铁樵伪造的。可以证明,第385条,385条,那个恽铁樵版本第385条就可以看出的。那么《新辑宋本伤寒论》第385条也是个大错处;再有,1959年,南京中医学院出版了一个《伤寒论译释》,这本书好,他所使用的底本仍然是恽铁樵的伪造本,但是他前面说我使用的那本书的底本是赵开美本。这呢,我们不是说这个南京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所写的《伤寒论译释》是故意说假话,没有这个意思,而且这本书一直到现在具有巨大的生命力。我说的这个版本的问题,那不在他们,这是科学水平使他们不能够分辨出真宋本还是假宋本。

因此,我们研究《伤寒论》需要注意版本!占用大家很多时间,谢谢大家!

来自:古道岐黄>《中医理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