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头条

 昵称413468 2018-07-17
这种最常见的小儿脱位,大部分是家长“玩”出来的!

桡骨是哪根骨头?

简单的说:前臂有两根骨头,桡骨和尺骨,掌心向上,内尺外桡,就是小指这边为尺骨,大拇指这侧为桡骨。

桡骨小头半脱位,是在小儿骨科甚至骨科中最常见的一种脱位。

好发于5岁以下的小儿

为什么?

不满5岁的小儿,其桡骨尚未发育好。

(桡骨颈部的环状韧带只是一层薄弱的纤维膜,一旦小儿的前臂被提拉,桡骨头会向远端滑移,恢复原位时,环状软骨的上半步不及退缩,卡压在肱桡关节内,称之为桡骨头半脱位。)

随着小儿逐渐长大,以后不再发生脱位。

为什么会脱位?

多为家长所致

多有小儿上肢被牵拉:通常是年轻的父母搀着小儿上街,小儿的上肢上举,父母的上肢下垂,遇有台阶时,父母突然提起小儿之手,帮助小儿走过台阶,此时立刻出现症状。或用强制手段为小儿穿上外衣,粗暴的牵拉力也会出现小儿桡骨头半脱位。

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也可能是爹妈 “玩'坏的

脱位后小儿的表现

哭闹,不肯用该手取物和活动肘部

怎么办?

手法复位

不建议家长为患儿进行手法复位,应医院就诊。

一个真实的例子:几年前还在社区工作的时候,一天夜班,一个抱着孩子的老爷们,后面跟着一大群家属来就诊,原因就是爹跟孩子玩的时候,孩子在没受到磕碰的情况下,突然哭闹,一侧胳膊抬不起来了。简单的手法复位后,我对家长说:好了,回去吧,下次注意别拉拽...........还没说完,孩儿他爹就怒了”什么xx大夫,这就完了是不,你糊弄谁呢,你xxxxxx”,然后他忽然发现孩子的两个胳膊都抬起来在抓东西玩呢~~~~~~

骨科诊室会经常看到一个妈妈抱着孩子,后面跟着爸爸,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甚至七姑八姨风风火火的来看病,大喊:大夫,大夫,给我家孩子赶紧看看就拉孩子一下胳膊就抬不起来了~~~~~今天这篇就是想告诉您,这个时候孩子有可能是脱位了,不要着急,不要慌,大夫在了解孩子的受伤机制后很快会为孩子手法复位的。手法复位一般不会很困难(也有很难复位成功的例子),在复位的时候孩子哭闹,请您不要责骂医生,相信医生。复位成功后,请家长不可再暴力牵拉,以免再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