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入伏 | 灭得心中火自凉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8-07-17





冷在三九

热在三伏

今日入伏,意指进入三伏天。

俗语有云:“热在三伏,冷在三九。”


三伏天分为初伏、中伏、末伏,

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

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今年的伏天特别长,达40天。


“三伏天”的“伏”是“伏邪”之意,

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

“伏”,亦有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之意,

标志一年里最炎热的时期。


今年的入伏时间为2018年7月17日 农历戊戌年六月初五。


初伏10天: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


中伏20天: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


末伏10天: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


三伏天后就不热了吗?


一般来说,出了伏天,天气会逐渐地转凉,这时大多已经是立秋的半个月了,尤其是处暑节气,更代表着暑气告一段落。


虽然还有秋老虎,气温较高,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热,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



入伏食俗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暑热当头,人们往往食欲不振,疲乏无力,


不注意还会发生中暑,百姓说的“苦夏”就是这个意思。


“三伏天”各地食俗很多,这其中颇有讲究。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且头伏吃饺子有“元宝藏福”的寓意,饺子形似元宝,“伏”与“ 福”谐音。

对于南方人来说, 馄饨和饺子几乎是一种食物。

上海人有“头伏馄饨二伏茶”的说法 。



火腿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夏季吃为最佳。

火腿营养丰富,食之不腻,能增进食欲,和冬瓜烧汤,既有营养,又防暑祛病。


“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徐州有一传统节日“伏羊节”,于每年入伏之季,即初伏之日开始 ,在之后的一个月里,吃羊肉,喝羊肉汤,以将冬春之毒、湿气驱除。



入伏读诗





夏日题悟空上人院

杜荀鹤 (唐)


三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竹荫房廊。

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得心中火自凉。






池畔逐凉

白居易 (唐)


风清泉冷竹修修,三伏炎天凉似秋。

黄犬引迎骑马客,青衣扶下钓鱼舟。

衰容自觉宜闲坐,蹇步谁能更远游。

料得此身终老处,只应林下与滩头。






病中苦热

权德舆 (唐)


三伏鼓洪炉,支离一病夫。

倦眠身似火,渴歠汗如珠。

悸乏心难定,沉烦气欲无。

何时洒微雨,因与好风俱。






暑旱苦热

王令 (宋)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三伏不热

郭印(宋)


三伏元无暑,连旬雨复阴。

朝朝閒旧扇,夜夜拥重衾。

日晦浮云翳,天愁沴气侵。

烽烟犹未息,一念一伤心。






山居杂诗

曹勋(宋)


三伏暑可畏,贫富方共之。

雨忽兼飘风,凉与清气随。

一饷涤炎暍,万里失蒸炊。

大哉天地德,好生常所施。






扇子诗

李石(宋)


六月三伏猛火燃,卧龙无雨口生烟。

蜩蝉何事得美荫,聒聒不上高树颠。






偈颂十八首

释如净(宋)


六月连三伏,人间似焰炉。

依稀寒水玉,仿佛冷秋菰。

修竹芭蕉入画图。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宋)


玉砾金沙一迳长,暑中无处可追凉。

独行行到荷池上,荷不生风水不香。






北窗

陆游(宋)


北窗无俗物,三伏有余凉。

玉麈消长日,风漪可一床。

盏分新作茗,炉拨欲残香。

却岸纱巾去,翛然野水傍。






桥南纳凉

陆游(宋)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半落星河知夜久,无穷草树觉城荒。

碧筒莫惜颓然醉,人事还随日出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