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玉学步(76):古玉开片几许真 分辨冰裂冰片纹

 昵称5042783 2018-07-17

“开片”是玉石自然老化现象之一,玉器形成开片大约需要经过1900年以上的时间。

玉石内部质地是细密的,新玉器从新料中开出,很少有不明显的裂纹。而当做成玉器埋入土中,重新接受氧化、腐蚀等情况下,玉器表面及内部就会渐渐产生深浅不等,方向不一,长短有别的裂纹,被称为“开片”;这种现象在大型、片状玉器上存在较多,肉眼即可观察到,用灯光照射,更多肉眼看不到的裂纹会清晰地呈现出来。这是玉器老化的特征,广泛存在于出土古玉中。

(一)一般把古玉开片统称为冰裂纹

冰裂纹是因古玉入土年代久远、环境温度有明显差别、地理情况复杂多变或者出土时温差过大而致使玉质内部产生裂变的结果,表面看有明显裂痕,但是,即使用显微仪器观察玉器表面一般也看不到裂纹的缝隙。

以下为一组冰裂纹古玉图片(图1):

古玉学步(76):古玉开片几许真 分辨冰裂冰片纹

图1-1

古玉学步(76):古玉开片几许真 分辨冰裂冰片纹

图1-2

古玉学步(76):古玉开片几许真 分辨冰裂冰片纹

图1-3

古玉学步(76):古玉开片几许真 分辨冰裂冰片纹

图1-4

(二)其实古玉开片还有一种常见的冰片纹

冰片纹也是玉石的自然老化现象,是受热胀冷缩、雪水与雨水、以及土质内所含弱酸、弱碱的腐蚀而行成的,加之沁进之物的催化作用的结果。特别是由于内蒙古地质环境土质一般都呈碱性,以及气候温差又比较明显等原因,红山玉器大多都存在冰片纹。

以下为一组冰片纹古玉图片(图2):

古玉学步(76):古玉开片几许真 分辨冰裂冰片纹

图2-1:西周玉牛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古玉学步(76):古玉开片几许真 分辨冰裂冰片纹

图2-2:红山玉鸟藏辽宁文物考古

古玉学步(76):古玉开片几许真 分辨冰裂冰片纹

图2-3:红山玉鸟藏辽宁文物考古

古玉学步(76):古玉开片几许真 分辨冰裂冰片纹

图2-4::齐家文化玉环现藏定西博物馆

(三)冰裂纹与冰片纹的异同

冰裂纹与冰片纹都是由于古玉入土年代久远、环境温度有明显差别、地理情况复杂多变或者出土时温差过大而致使玉质内部产生裂变的结果,都是玉器老化的特征(图3)。

古玉学步(76):古玉开片几许真 分辨冰裂冰片纹

图3

冰裂纹与冰片纹都是沁之门,有时沁色会沿着裂片纹沁进,也有各个时期冰裂纹呈现在一件器物上的:早期的冰裂纹有明显的沁色,中期的冰裂纹有一些沁色,晚期的或者说出土后的冰裂纹没有沁色(图4)。

古玉学步(76):古玉开片几许真 分辨冰裂冰片纹

图4-1:夏钺现藏国家博物馆

古玉学步(76):古玉开片几许真 分辨冰裂冰片纹

图4-1-1:夏钺局部

古玉学步(76):古玉开片几许真 分辨冰裂冰片纹

图4-2:新石器龙山牙璧国家博物馆

古玉学步(76):古玉开片几许真 分辨冰裂冰片纹

图4-2-1:龙山文化牙璧局部

冰裂纹与冰片纹的形成机理有所差别(图5):

古玉学步(76):古玉开片几许真 分辨冰裂冰片纹

图5

冰裂纹更多的因为长期热胀冷缩的环境差而产生,形成直裂式裂痕,裂纹从玉器表面向内里直接开裂,犹如冰面受到重物突然撞击而形成的裂纹,呈现“物理性”。

冰片纹则更多的因为弱酸、弱碱沁蚀催化而产生,形成斜裂式裂痕,裂纹沿玉器肌理开裂,裂纹多呈片状斜生于器面,呈现“肌理性”。

由于冰裂纹与冰片纹开裂不同的特点,前者的“物理性”相对容易仿制,而后者的“肌理性”难以捉摸,所冰裂纹有仿造而冰片纹则几乎纯自然。

由于冰裂纹是玉器自然老化特征,所以也不乏仿制。仿古玉的冰裂纹一般是将玉器放到冰箱或北方冬季冰雪中长时间冷冻,然后直接放到热水中或微波炉中加热,由于温差突然之间大幅度变化,致使玉器由表及里产生炸裂,所产生的炸裂纹比较冰裂纹更为明显,更为直接深透,与冰裂纹相比较非常不自然、不美观。这是早期典型的仿高古玉“冰裂纹”(图6),如今仿造得更为逼真了。

古玉学步(76):古玉开片几许真 分辨冰裂冰片纹

图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