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认识与治疗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18-07-17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   

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溶血?   

对常见的ABO血型不合来说: 第一种情况为:母O型,胎儿A或B型;第二种情况为:母A或B型,胎儿B、AB型或A、AB型,其中前一种情况多见,后一种情况少见。对于Rh血型系统:当母Rh阴性,胎儿Rh阳性时,会发生溶血。

ABO血型不合可见于第一胎,临床溶血症状较轻,个别较重。Rh血型不合在我国较少见,第一胎不发病,临床表现的症状较为严重。   

新生儿溶血如及早诊断治疗,治愈率较高,比较少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未及时诊断治疗者,可发生严重并发症核黄疸则会遗留智力低下、听觉障碍、抽搐等神经系统后遗症。故及早诊断、治疗是关键。

 

    

症状体征:   

1、ABO血型不合多于生后第二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以中度为主,少数为重度。Rh血型不合多于24小时内出现黄疸,2-3天达高峰,多为重度黄疸。   

2、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3、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肝脾肿大。   

4、黄疸严重者可有拒食、反应差、尖叫、角弓反张、惊厥等核黄疸症状。   

诊断依据:   

1、母亲有过流产、死胎、输血史,或兄姐患过新生儿溶血病者,母婴血型不合,尤其母为O型者。   

2、新生儿先天性水肿,面色苍白,生后数小时至36小时内出现黄疸,呈进行性加重,呼吸急促,心跳增快,肝脾肿大。   

3、黄疸严重者可出现嗜睡、尖叫、反应差、角弓反张、惊厥等核黄疸症状。   

4、血像异常。   

5、胆红素升高。   

6、母婴血型不合,抗人球蛋白试验或三项试验(改良直接法、抗体释放法、游离抗体试验)阳性可确诊。  

治疗原则:   

1、防治严重贫血和心力衰竭。   

2、降低间接胆红素,预防核黄疸。   

3、保证供给正常营养。   

4、控制感染,忌用磺胺药、氯霉素、新生霉素。   

5、严重贫血者可输血。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