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拉肚子也能要命!从腹泻到死亡,不过12小时!

 天方夜谭吧 2018-07-17

夏天拉肚子很正常,也很常见,而且很多人都把腹泻拉肚子简单的归根于“吃坏东西”。近日,就有一位因拉肚子大意死亡的案例,引发关注。这个案例——从腹泻到死亡,不过12小时的距离!


一位65岁的男性患者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到了急诊。“医生,我肚子痛,拉肚子,可能吃了过期的绿豆糕”患者说,七个小时前他开始出现上腹痛和腹泻。

“医生,能输点消炎药吗?”患者的妻子打断了医生问诊的话,急切的想知道答案。

患者有些苍白的面色引起了医生的重视:“你的血压现在只有80/46mmHg,已经休克了,要做份心电图检查,抽血化验,然后输液治疗。”

“检查不用做,就是吃了绿豆糕,拉肚子。”患者妻子说。

患者腹泻乏力,感染程度如何,电解质情况如何?患者休克,有没有合并其它情况?患者腹痛,真的只是胃肠道痉挛性疼痛?这些疑问都是未解的,然而其家属仍在坚持说:“我们没有什么病,就是吃坏了东西!”家属喋喋不休、不肯配合,有些人不愿意检查是因为费用,有些人是因为想尽早治疗。

在医生的坚持要求下,患者第一时间被送去做了一份心电图,并没有明显的异常。然而,我还没有开完医嘱,就在距离我做完第一份心电图不到四分钟的时间内:患者的病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室颤了。

按压、除颤、呼吸机、深静脉、多巴胺、去甲肾、肾上腺素、利多卡因、艾斯洛尔、氯化钾、硫酸镁......谈话、下病危、签字、汇报......

在距离患者第一次腹泻仅12个小时之后,这位“拉肚子”的患者就被吞噬进了死神那巨大的张着獠牙的口中。

拉肚子也能要命!从腹泻到死亡,不过12小时!

你或许会问:“为什么患者的病情会突然的恶化,又怎么会突然出现如此严重要命的心室电风暴?”。

因为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的患病,更加不会莫名其妙的突然出现病情变化。我们之所以会这么觉得,是因为没有人注意到那些发生在患者身体内的细微变化和身体早已经发出却被所有人忽视的求救信号罢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腹泻的致死率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之后,高居各种疾病死亡率的第四位

而这位年逾六旬的男性患者,常年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大多数情况下心脏便存在或轻或重的问题。

在出现腹痛腹泻之初,患者和家属都没有在意,只不过认为这只是普通的拉肚子而已。只是在腹痛不缓解,乏力明显后才抱着到医院输液的目的出现在了医生的面前。

然而,

很少有人知道:特别是对于那些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来说,发热、腹泻、呕吐、纳差、大量出汗后的电解质紊乱往往可以诱发严重的恶性心血管事件。

也很少有人知道:有些不典型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是会以腹痛为首发的临床表现。

对于这位患者来说:最大的可能便是,多次腹泻后电解质紊乱,加之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存在,最终诱发了心脏异常。

拉肚子也能要命!从腹泻到死亡,不过12小时!

腹泻三大误区千万别再犯了!

误区一:腹泻了就靠吃止泻药

大多数人在腹泻时,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立即吃止泻药,但这并不可取。夏季腹泻多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若一腹泻就吃止泻药,也就意味着体内的“有毒物质”滞留,会加重对肠道环境的损害,威胁有益菌,很可能再次出现更严重的腹泻甚至诱发肠道疾病。建议一般情况下,一天腹泻不超过3次,不必急着吃止泻药、消炎药等药物,适当多喝些水,吃点粥,补充淡盐水。

误区二:任何腹泻都吃抗生素

肠道中的有益菌、有害菌、中性菌三类细菌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以维护肠道健康。但抗生素会同时杀害有害菌及有益菌,不仅会导致有益菌死亡,还会造成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病菌大肆繁殖,破坏菌群环境,反而加重病情。如果病情严重,建议到医院进行化验,明确致病菌种类,再遵医嘱选用药物治疗。

误区三:出现腹泻不采取任何措施

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有自愈的可能,但若毫不在意,也可能出现更大的隐患。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会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肠毒素、神经毒素等有害物质,若不加以干预,被人体吸收后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如:腹痛、头痛甚至肌肉麻痹、呼吸衰竭。

建议腹泻时,应兼顾“排毒”与“止泻”,以减少对身体的伤害。对于轻微的腹泻,一般专家都会建议加强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同时,腹泻刚好转时也不应掉以轻心。

生命只有一次

再小的“毛病”

都要重视!

来源:青春湖北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实习生 许湛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