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植和使用枸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诗经·小雅·北山》云:“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云“久服轻身不老、耐寒暑”;有延衰抗老的功效,乃平补之良药。作为历史悠久的养生良药,唐朝诗人刘禹锡有诗曰:“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年”,道出了枸杞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宋代苏东坡在《小圃枸杞》一诗中曰:“根茎与花实,收拾无弃物”,可见古人对枸杞的根、茎、花、果都视为宝物。
道地的枸杞子呈类纺锤形或椭圆形,长6~20mm,直径3~10mm。表面红色或暗红色,顶端有小突起状的花柱痕,基部有白色的果梗痕。果皮柔韧,皱缩;果肉肉质,柔润。种子20~50粒,类肾形,扁而翘,长1.5~1.9mm,宽1~1.7mm,表面浅黄色或棕黄色。气微,味甜。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枸杞子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甜菜碱、枸杞多糖、B一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具有非常好的抗氧化、抗衰老、增强免疫的功效。
枸杞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内蒙、河北等地产量较大,但自古以宁夏中宁一带出产的 “宁夏枸杞”为道地药材,药用价值最高、质量最优。素有“天下枸杞出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的美誉;而目前道地中宁枸杞早已供不应求,周边产区的枸杞亦作为中宁枸杞在进行销售。而宁夏枸杞和其他地方枸杞有何区别呢?明医空中药房带您认识道地的宁夏中宁枸杞。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果实呈红色时采收,热风烘干,除去果梗,或晾至皮皱后,晒干,除去果梗。
【质量评价】 枸杞以宁夏枸杞、粒大饱满、色红无硫、气香、无杂质者为佳
【引申】 青海枸杞和中宁枸杞鉴别方法: 宁夏枸杞:多为纺锤体,两头尖,一端有明显白点,长约6-18mm,直径约6-8mm,颗粒相对青海枸杞小,含糖低,不结团,不易吸潮,且吸潮容易分开。 青海枸杞:多为卵圆形,长约6-21mm,直径约8-11mm,颗粒比宁夏枸杞大,含糖较高,味道相对较甜,易吸潮,且吸潮后粘连一起不易分开。
吸潮后青海枸杞和宁夏枸杞对比
另有新疆枸杞,相比青海和宁夏的枸杞偏向圆形,多为椭圆形,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闷热,防潮,防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