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功用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只有通过合理的配伍,调其偏性,制其毒性,增强或改变原有功能,消除或缓解其对人体的不良因素,发挥其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综合作用,使各具特性的群药组合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才能符合辨证论治的要求。黄芪与防风相配,就是临床上常用的一个药对,治疗许多疾病确有神效。正如《本草衍义》所云:“黄芪、防风,世多相须而用”。黄芪与防风配伍后发挥着多方面的功效,对这些功效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 l宋代以前黄芪、防风相配多用于治疗外科病证及风疾 对黄芪、防风功效的认识,可追溯到秦汉时代。《神农本草经》谓黄芪“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疾,鼠瘘,补虚,小儿百病“,谓防风“主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肓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痹,烦满“。而现存将黄芪、防风相配应用的文献,则首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刘涓子鬼遗方》,这是一本外科专著,书中用黄芪治疗痈疽的方剂有39首之多,而黄芪、防风相配的方剂也达5首,如以甘菊膏治金疮痈疽,止痛生肌;以松脂贴方治痈疽肿。从唐宋直至明清及现代,黄芪、防风相配仍用于许多外科疮疡的治疗,《和剂局方》《外科正宗》《外科大成》中的一些方剂也体现了这一点。分析其机理,因为外科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形成了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营气不从,脏腑失和等病理变化,其中气血的盛衰,直接关系着外科疾病的起发、破溃、收口等,对整个病程的长短有着一定影响。后世医家针对外科病证早、中、后期的不同特点,提出分别以消、托、补作为其内治的三个总则。外证早期,邪气炽盛,气血凝滞,在对因治疗、理气活血的同时,配伍黄芪、防风,二药偏于走表,一补一攻,既可散邪解毒,又可益气扶正,以免正气不支,邪毒内陷,此期黄芪用量宜小,多生用,防风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其用量,且多与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等清热解毒药,以及桃仁、红花、赤芍、乳香、没药等活血化瘀药相配,加强其治疗作用,如《外科医镜》降痈活命饮(金银花、当归尾、生黄芪、甘草、乳香、没药、白芷、防风、黄明胶)。外证中期,由于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达,宜扶助正气,托毒外出,而黄芪、防风相配,可扶正托毒,透脓溃邪,此期黄芪用量宜大,多生用,且多与桔梗、穿山甲、皂角刺等溃脓活血之品合用,如《外科发挥》排脓散(黄芪、当归、金银花、白芷、防风、连翘、穿山甲、瓜蒌)。外证后期,气血不足,余邪未尽是其病变特点,黄芪、防风相配,既可益气补虚以培本,又可祛风散毒以逐邪,此期多配以人参、当归等补气养血之品,如《和剂局方》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黄芪、人参、当归、厚朴、桔梗、桂心、川芎、防风、甘草、白芷)。当然,三期的界限在临床上并不是截然可分的,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其治疗方案。 《神农本草经》谓黄芪、防风皆治“大风”,为黄芪、防风配伍应用治疗风疾奠定了基础。仲景时代乃至唐代以前,黄芪、防风配伍用于治疗内科疾病应用并不广泛。但迄至唐代,黄芪、防风的配伍却广泛地用于临床。《千金要方》中黄芪、防风相配的方剂就有50多首,多用于治疗内科杂病,其中有10余首方剂是治疗与“风”相关的疾患,如以黄芪汤(黄芪、防风、当归、桂心、炙甘草、白术、乌头、川芎、生地黄、前胡、生姜)治疗八风十二痹,手脚疼痛,气不和,不能食饮;以人参汤 (人参、黄芪、防风、白芍、独活、桂心、白术、当归、麦门冬)治疗风眩屋转,H艮不得开。宋代对黄芪、防风配伍的认识也基本上从唐代沿袭下来,广泛地用于治疗风湿、风眩、风痹、风痰等疾病。当然,对风疾的认识,唐宋以前主要以“外风”学说立论,实际上黄芪、防风相配治疗的一部分风疾却相当于后世所说的“内风”,如《本草衍义》记载唐代许胤宗以黄芪、防风煎汤熏治柳太后病风不能言,就证明了这一点。清代《医宗金鉴》也以防风黄芪汤(黄芪、防风各等分)治疗中风不能言,脉迟而弱者,并引柯琴语谓:“夫风者,百病之长也,邪风之至,急如风雨,善治者治皮毛,故用防风以驱逐表邪。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用黄芪以鼓舞正气”,说明风疾的发生,多与人体正气不足,风挟它邪人侵所致,黄芪与防风一补一攻,既可扶正,又可驱邪,相须相使。现代药理实验证明,黄芪、防风药对能显著提高断头小鼠急性脑缺氧的耐缺氧能力,能显著抑制体外诱发的大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具有抗氧化活性,从而对神经细胞起保护作用,这可能是用其治疗中风不语、偏枯痿废的机理之一。 2 宋代以后认识到黄芪、防风相配具有升提固摄之功 金元时期,随着脏腑辨证的发展,以及脾胃学说、法象药理学说的兴起,对黄芪、防风相配功效的认识产生了不少独到见解和创新。 第一,在宋代认识到黄芪具有益卫固表功效的基础上,提出再配伍小剂量防风,可加强其固护的力量,治疗表虚自汗的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既为此说的代表方。历代医家均认识到二者相配具有相反相成之功,李东垣谓“防风能制黄芪,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乃相畏而相使者也”。《成方便读》日:“黄芪固表益卫,得防风之善行善走者,相畏相使,其功益彰,则黄芪自不虑其固邪,防风亦不虑其散表,此散中寓补,补内兼疏”。《绛雪园古方选注》日:“黄芪性钝,防风性利,钝者受利者之制耳,惟其受制,乃能随防风以周卫于身而固护表气”。《医方发挥》则谓:“防风配黄芪,一散表,一固表,两药合用,黄芪得防风则固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则祛邪而不伤正”。后世也多以黄芪、防风益卫固表之功,治疗表虚自汗、反复感冒等证,且多配伍白术,以加强健脾除湿的力量,还多与浮小麦、麻黄根、龙骨、牡蛎等固涩敛汗药相配,加强其固表作用。如《产科发蒙》经效黄芪散(黄芪、白术、防风、牡蛎、茯苓、麦门冬、生地黄、大枣)、《古今医统》镇液丹 (黄芪、白术、防风、桂枝、白芍、附子。朱仁康临床上则多以宁荨丸(黄芪、白术、防风、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治疗慢性荨麻疹。还有许多医家运用含黄芪、防风的方剂治疗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患,也多取得良效。 第二,金元时期的医家,特别是易水学派的医家,认识到黄芪、防风相配具有升提之功。一方面,针对脾胃清阳虚弱下陷的病机,黄芪具有益气升阳的作用,而另一方面,配以小剂量风药如防风则可以其升散之性,直接升发脾胃阳气,从而使下流之谷气得以升提,此外还可以风药舒肝,肝舒则有助于脾胃运化及气机升降,且“风能胜湿”,用少量防风还能祛除脾虚后因运化无力产生的水湿。故黄芪、防风相配则益气升提之力愈大。李东垣的升阳益胃汤、升阳除湿汤既为其代表。后世医家也多有发挥,以黄芪、防风升提之性,治疗脾虚下陷所致的下利、脱肛等症。如明代《张氏医通》三奇散(黄芪、枳壳、防风)治疗气虚停湿,气机不畅,痢后下重者。清代《医林改错》黄芪防风汤(黄芪、防风)治疗脱肛。近贤程门雪以三奇散加减治疗病疾后的虚坐努责和痔疾脱肛不收,认为能取得标本兼顾之功,并指出“本”是升下陷之虚气,以治脱肛,“标”是宽肠中之滞气,以治后重,祛肠中之风,以治胀迫。以黄芪、防风相配治疗脏器下垂之症,也是其升提之功的体现,如《济阴纲目》以加味八珍汤(八珍汤加黄芪、防风、升麻)治疗产后子肠不收,现代还有一些医家以含黄芪、防风的方剂治疗胃下垂等疾患亦取得良效。对黄芪、防风配伍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临床使用时必须灵活加以掌握。但实际上几个功效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如升提与固摄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作用方向不同,一个是向上的,一个是向内的。又如外科病证中期的治疗,也不是一味地驱邪解毒,而重在托毒透脓,这也是其升提功效的体现。此外,许多外科疾患的发生与风毒相关,这又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黄芪、防风相配可治疗风疾。 3结语 徐灵胎日:“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药物之配伍,实乃方剂之精髓。正确、全面地学习和掌握有关配伍知识及技能,掌握常用的配伍组合规律,对于正确的遣药组方、灵活运用成方、减少临床运用方药的随意性、提高临床动手能力、保证临床疗效等,均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探讨,将有助于进一步正确理解黄芪、防风合用的意义,为我们临床遣方用药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来自: 中医缘的图书馆 > 《中药杂谈》 |
|
来自: 鉴益堂 > 《36.[杏林医话汇编]》